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默克爾訪華:美國不守規矩 歐盟必須尋求「東方支持」

默克爾訪華:美國不守規矩 歐盟必須尋求「東方支持」

文/光明日報駐柏林記者 田園

德國總理默克爾於5月24日至25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默克爾與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舉行會晤,除北京外,她還將訪問深圳。這是默克爾新近連任德國總理後首次訪華,也是她擔任德國總理以來的第十一次訪華。

默克爾5月19日發布視頻講話表示,她非常期待即將開始的又一次中國之行。她說,德中兩國在二十國集團(G20)「三駕馬車」對話機制框架下有著非常緊密的合作,她此次訪華將與中方討論雙邊關係、國際貿易爭端等共同關心的議題。

德國各界人士及輿論對默克爾此次訪華表示了極大的關注,認為默克爾此訪不僅顯示德中兩國彼此之間要增強互信、擴大經貿合作,更是表明兩國作為國際自由貿易體系最重要的倡導者和支持者,將致力於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自由貿易。

訪華顯示對華信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7月訪問德國時,提出發展中德關係四點建議,主要包括:雙方要密切高層交往,發揮雙邊對話機製作用,提升政治互信,充分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加強對話,求同存異,妥善處理分歧,加強在反恐等多方面的合作;雙方要走開放、創新、共贏之路,開展戰略性合作,攜手做大共同利益蛋糕,支持兩國企業開展「中國製造2025」同德國「工業4.0」對接合作,鼓勵兩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更多務實合作;雙方要深化人文交流合作;雙方要加強中歐層面以及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框架內加強協調和配合,等等。

德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博喜文曾擔任德國黑森州歐洲及國際事務司司長,也是中國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榮譽顧問,他對上述四點建議印象深刻。「如今默克爾再次訪問中國,德中是一對過去已多有建樹的合作夥伴,中國是德國經濟的重要貿易夥伴。德國外交部網站上這樣描述:自2004年起,德中關係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全球責任的夥伴關係』;2014年3月底,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到訪,兩國關係提升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自2011年起,兩國定期開展雙邊政府磋商。」展望未來的德中關係,博喜文非常期待德國新一屆政府能夠維持好兩國關係的發展動力和發展勢頭。

博喜文還表示,結合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局勢,默克爾此訪表達了她對中國的信任。他呼籲,德國應進一步加強對華合作,發揮作用,促成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並在眾多國際熱點問題上與中國開展緊密合作。「特朗普上任短短時間內,就已經接連推出好些個有悖世界共識的舉措。美國先是單方面退出了巴黎氣候協議,而後又不顧一切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關稅政策,現在又違背國際契約,退出伊核協議。對於歐洲來說,懷念歐美舊情無益,歐洲只有一個機會,那就是通過與其他重要夥伴們更加緊密的合作,讓自己獨立於國際政治舞台,而不是淪為美國手中的玩偶。」博喜文對記者表示,相信默克爾能夠抓住此次訪華契機,與中國共同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捍衛國際貿易規則、維護經濟全球化發出明確的信號。

尋求「東方支持」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日前談到,今年3月,中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國家領導人,德國新政府也剛剛成立,中德關係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此次訪問是默克爾總理本屆任期內的第一次訪華,將延續中德領導人之間業已存在的良好工作和個人關係。雙方領導人將為未來幾年中德關係發展指明方向,確定重點,推動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再上新台階。

史明德認為,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德國是歐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雙方在歷史、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不同很自然。在經貿領域,雙方應彼此尊重,既要充分了解對方關切,也要考慮對方國國情、比較優勢。「摩擦是局部和暫時的,而合作是主流和全面的。」史明德強調,中德關係堪稱典範,合作應該進一步發展。只要雙方摒棄零和思維,放棄意識形態劃線,聚焦合作,中德合作的蛋糕一定會越做越大。通過加強中德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讓更多的德國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並分享合作的蛋糕,德國各界一定會進一步認識和體會這一倡議開放、包容及合作共贏的精神實質。

博喜文表示,在干擾中德關係的諸多因素中,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已經成為焦點問題之一。即使德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決定權,但聯邦總理至少能在歐盟發出她「並非無足輕重的聲音」,促使歐盟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最終達成積極決議。在美國不斷給世界帶來不確定性的時候,德國與中國以及歐盟與中國之間清除障礙、加深和擴大相互信任,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

德國之聲網站稱,默克爾將在為期兩天的訪華之行中發出反對單邊主義國家行為的信號。該網站撰文表示,在伊核協議、鋼鋁關稅、氣候協議、多邊主義等問題上,德國與中國有不少共識話題,這些德中雙方面臨的合作議題使得默克爾此次訪問具有特別的意義。如果美國不遵守國際關係中的基本規則,那麼歐盟和德國必須尋找與其他夥伴合作的新道路。

此間有輿論認為,默克爾此前訪美成果並不樂觀,因此在日前她與普京的會面中,默克爾表達了希望俄羅斯支持伊核協議的訴求,淡化了北約與俄羅斯的對立關係,預計默克爾訪華期間也會做出類似舉動,在歐美跨大西洋關係出現齟齬的情況下,尋求「東方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天下眼 的精彩文章:

再打「台灣牌」 特朗普又給美國挖了個大坑
金正恩訪華,國際媒體坐不住了

TAG:光明天下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