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飽受質疑的EOS是否能夠力挽狂瀾?

飽受質疑的EOS是否能夠力挽狂瀾?

一、終極拂曉,內存的分配難題

相信了解EOS的朋友們都知道,與其他通用類基礎鏈在代幣用途上的含糊其辭不同,BM為EOS的代幣設計了清晰的使用場景。擁有EOS,不僅意味著可以給自己心儀的超級節點投票,同時持幣者在EOS網路中還可以擁有兩種重要的資源:

一是網路資源,簡單地說,擁有X%的EOS代幣可以擁有X%的EOS網路帶寬。

二是內存資源,與「持幣即擁有」的帶寬資源不同,Dapp的開發者需要將自己的一部分EOS抵押給系統賬戶後,才可以即時獲得一定的內存資源。

很好,問題來了:既然抵押EOS,可以獲得「一定的」內存資源,那麼這個「一定的」究竟是多少?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EOS的Dapp開發,將永無順利進行之日。畢竟,對於Dapp開發者而言,內存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只有手裡有內存,開發者才有資格使用資料庫資源。

而Dawn的4.0版本,就是圍繞著這個問題而展開的。

二、管制與放開,內存價格的度量與制衡

如果我們要搞清Dawn4.0是如何解決「代幣-內存關係」的,就必須要首先對Dawn 3.0有所了解,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最新出現的4.0,就是為了解決3.0的一系列遺留問題而存在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EOS的項目方對各種投機行為可以說是深惡痛絕,為此甚至不惜冒著「社區中心化」的指責去修改EOS憲法,將記賬節點收益狂砍80%,讓無數超級節點競選者心頭一涼。而在Dawn3.0版本中,EOS項目方提出的EOS網路內存資源分配方案,也非常符合它的一貫作風——一切以防止投機為出發點。具體地說,對於那些內存的交易者而言,他們買入賣出內存的價格都是一樣的。而這一舉措的目標也很明顯,就是為了防止有投機者囤積內存資源,等到市場上內存資源供需緊張、價格上漲時賣出。

如果上面的解釋還不夠讓各位讀者明白的話,那大家不妨回顧一下近年來的一些經濟事件,我們不難發現,EOS項目方所擔心的場景,在我們身邊的生活中曾經多次發生,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些年人們聞之變色的蒜價暴漲事件。在這些事件中,蒜商們或是提前包下蒜地,或是囤積大量大蒜,從而在國內的大蒜市場上形成很大的壟斷權和價格發言權,最後再以壟斷的「不公平高價」賣出,一般來講,其價格可以比往日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之多。導致老百姓罵聲一片,面對這一局面,有關部門解決的方式也是異常的簡單粗暴,乾脆直接設置一個指導價,或是一個價格區間——沒錯,這個例子,和EOS項目方的做法非常相似,根本就不給你漲價的機會。

所以,這就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咯?

對不起,你想多了。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有關部門之所以敢於把蒜價定死,主要的一個原因是由於:中國的大蒜市場已經相對比較成熟,基本實現了供需平衡,即便價格穩定,也能讓所有人都夠吃。而投機商之所以遭到打擊,是因為他們人為地創造出了一個供需失衡的局面,使得原本可以平穩的蒜價被抬高了。然而,EOS的內存市場情況則完全不一樣,它並不是一個供需穩定的的市場,畢竟,由超級節點供應的內存容量是有限的,而潛在的眾多Dapp開發者卻是無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EOS的內存市場很容易出現一種極其尷尬的場面——就是內存被用光。

那麼,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呢?

EOS官方所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所有的Dapp開發者,可以去共享EOS這個大網路上的各種資源,就好像共享單車一樣,你用完之後需要放在街上留給別人用。然而對於Dapp的開發者來說,他們在用EOS抵押,從系統賬戶那裡換來了內存資源之後,實在是沒有什麼動力再賣回去,具體原因參照以下心理活動:「反正賣也是按原價賣出去,掙不來什麼錢,更何況Dapp的開發一直也都需要內存,抵押來抵押去反而挺麻煩,再說我現在抵押的這個內存價格挺低的,未來要是漲價就不好了……」

在這樣的心態下,那些內存的擁有者們,他們向公共網路賣出內存的幾率很小,這就跟某些城市的共享單車一樣,若是監管不力,車很容易都被人扛回自己家上私鎖了,最終你在這個地方几乎找不到一輛能用的共享單車,除非執法部門抓幾個典型殺雞儆猴,這幫人才會拆下私鎖,把車重新放回到公共馬路上。而EOS的網路也是類似的,由於激勵機制的缺位,開發者並沒有動力把自己不用的內存空間釋放出來,結果就是網路上的內存資源越來越稀缺,最後就會跟共享單車被放在家裡一樣,滿大街都找不到一輛。除非你採取一些激勵的手段,才會讓他們願意把用完的內存資源拿出來跟其他人共享。

那麼,EOS項目方採取了什麼模式,來激勵內存擁有者們將手裡的內存資源釋放到公共網路中呢?

答案是:讓內存的交易價格實現市場化。當市場上內存供需寬鬆,價格不高時,Dapp的開發者們愛囤多久就囤多久,反正不會對其他的開發者造成影響。而當市場上內存供需緊張,價格上升時,手裡有富餘內存的開發者們則有動力以市價出售資源,一方面緩解了市場上的內存供應壓力,另一方面也會獲得一定的收益。這就是EOS Dawn4.0所給出的解決方案。

聰明的讀者,你們可能發現了,EOS的項目方轉了一個圈,現在又回到了那個原先的問題上:既然內存的價格實現了市場化,那麼你要如何確保內存資源不會被囤積居奇,倒買倒賣呢?

對此,官方給出的解決方案有三點,具體如下:

1.將EOS網路內存的供應量從32GB在幾個月內逐漸提升到1TB,類似於貨幣大放水一樣,換句話說,EOS網路內存,在最初的幾個月里,是一種貶值的資產,若是以投機的心態去囤積它,那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2.增加內存資源的交易摩擦成本,也就是在交易內存時收取市價1%的費用。

3.允許超級節點將內存的供應量從4TB升級到16TB,通過增加供應量來提高囤積居奇的難度,從而來抑制投機者們的行為。

三、通證經濟學,或僅是EOS精妙設計的冰山一角

至此,EOS4.0 Dawn最主要的內容,到此基本就介紹完畢了。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人眼中也會有有一千個Dawn4.0,對筆者來說,我從中看到的,是EOS項目方與潛在投機者的鬥法,以及其背後複雜多變的通證經濟學。在代幣的其中一個使用場景上,EOS項目方處心積慮地尋找著「絕對市場經濟」與「絕對計劃經濟」的平衡,以試圖實現讓EOS系統順利運轉的目的。整個代幣的經濟體系設計複雜到何等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眾所周知,「區塊鏈是否需要幣」這個問題,一直是金融行業激烈爭論的焦點,在區塊鏈行業人士的口徑中,代幣是鼓勵記賬節點用於記賬的資源,而這個資源的價值,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項目方賦予它怎樣的消費場景。由此逆推,消費場景決定了代幣的價值,從而決定了外來節點記賬的積極性,最終直接關係到這個區塊鏈項目的發展甚至是生存。

然而,當我們縱觀當下的數字貨幣市場,你就會發現N多項目的代幣通證設計非常欠考慮:第一,很多項目方根本就不是區塊鏈解決方案,其代幣並不能起到鼓勵節點記賬的作用,第二,很多代幣的需求場景必要性不大,在網路中的存在意義比較雞肋。可以說,對於這些所謂的「區塊鏈項目」來說,代幣存在的意義真心不大,即便是強行愛西歐,也很容易會給外界留下話柄,最終一地雞毛。

從這點上來看,在通證消費場景的設計上,與那些顧左右而言它的競爭者相比,EOS精打細算的表現簡直堪稱楷模,可以說是「全靠同行襯托」了。在這裡,筆者不敢說EOS的產品會完美無瑕,但在圍繞著通證相關的經濟規則設計方面,EOS可以說是業內的標杆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TCside比特幫資訊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會取代黃金作為避險貨幣?
比特幣十天暴漲120% 斬獲「全場最佳」

TAG:BTCside比特幫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