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手機顏色戰爭的下半場

手機顏色戰爭的下半場

要擱兩三年前,給你兩個手機的硬體配置單,也許你還能對比下配置,權衡下性價比,但現在,市面上的,同價位手機,幾乎都一個配置了。

主流廠商同價位產品性價比都趨同的時候,手機的顏值其實就成為了決定消費者購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受限於供應鏈能力和行業整體的技術水平,智能手機的外觀已經固定這麼多年了,最近兩年最大的創新:全面屏,也讓所有產品正面的趨同來得出乎意料的快。當如今市面上所有的國產旗艦手機擺在一起時候,大家都是全面屏,你真的很難通過正面來區分產品。

這個時候,手機的背面就成了凸顯自己產品特色的唯一窗口。

10 年前,人們談諾基亞時候說「科技以換殼為本」,還都是貶義,如今,在所有手機性價比趨同的大環境下,能把換殼這件事兒做漂亮了,顯然還是能吸引不少消費者的。

在去年,大部分手機都使用金屬材質的時候,想要打色彩戰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為要想為金屬上色,其實技術非常困難,鮮艷的顏色在金屬上難以固色,很不穩定,而且非常難調,再加上做鮮艷顏色的廠家少,技術遠沒有常見的銀色、金色成熟,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攻克,自然成本也很高。

所以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儘管去年很多廠商除了不少鮮艷配色的手機,但是在真正開售的時候,這些鮮艷配色的手機其實很難買到,畢竟成本要遠高於普通的顏色。即使是想做純黑,也同樣非常難。

但換色對於廠商來說,是不是個好方向呢?其實還真的是。相比於改外觀,加入新配色可以說是最能體現新款手機和老款手機的策略,儘管這個策略從「政治正確」的角度來說並不受歡迎,但從市場反饋就能看出來,新配色的手機,一定賣得比老配色強非常多。

而且更重要的,當各大廠商在將手機機身的材質從金屬換到玻璃的時候,儘管玻璃上色的技術難度也不低,但是整體上還是比給技術上色更好做了,而且玻璃上面的色彩工藝還有了更多的玩法。

國產手機都在紛紛嘗試在機身色彩上面做文章,其實就包括我們今天視頻中開箱的這台 OPPO R15 星雲版。

當然,技術穩定性比金屬更強其實不意味著玻璃機身的色彩就好做。每個人的審美都不同,怎麼找到合適的配色其實也挺難的。

以 OPPO 為例,在發布星雲版 R15 的時候他們就公布了一個數據,就是自己目前 35.17% 的用戶都是 95 後,而事實上,年輕群體也確實更喜歡色彩更鮮艷的手機。

當然,也不是 OPPO 在色彩上面發力,vivo、華為、榮耀包括三星,都在嘗試給玻璃機身賦予更為複雜的配色。可以說,在玻璃機身成為主流的時候,手機顏色戰爭的下半場也正式開始了。

而當各家廠商都已經把機身顏色作為競爭對象的時候,其實也象徵著一個手機競爭輪迴的結束,下一個時代,又將回到比拼技術研發,產品技術特點的時代。

2018 即將過半,下半年的市場競爭,顯然會看到更多不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誰偷走了我們的睡眠
好萊塢與爛番茄相愛相殺,評分網站到底能否影響票房?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