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人對非洲的探險,歐洲人還在洞穴生活時,它早已進入文明時代

古代人對非洲的探險,歐洲人還在洞穴生活時,它早已進入文明時代

原標題:古代人對非洲的探險,歐洲人還在洞穴生活時,它早已進入文明時代


在遙遠的古代,非洲並不像今天一樣是許多人提到時都會悲憫、嘆息乃至逃避的一塊黑色大陸。幾千年前,它也不像今天這樣,是「貧窮、疾病、苦難」的代名詞。那是一塊富裕的土地,那是一塊和亞洲、歐洲一樣古老的大陸,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早在5000年前就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並派出過龐大的船隊四處考察,與周圍的國家或部落進行貿易。


那條源遠流長的尼羅河寄託著古埃及人最原始、最古老的崇拜。他們有理由驕傲,因為在這裡,他們發展了先進的農耕文明,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當古代的歐洲人還在洞穴中生活時,他們就已經擁有了先進的農耕、水利、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他們將這一切都歸功於尼羅河,他們相信:是這條母親河給了他們一切。



然而,尼羅河是這麼長,它的源頭到底在哪裡?在這條綿綿不絕的河的周圍,是否也有著和他們一樣的人類?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據說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就開始了沿著尼羅河上游的探險。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文獻中,就有埃及人征服了尼羅河第一瀑布以上地區的記載。據說,埃及人從那裡俘獲過成千上萬個黑奴及大量牲畜。


在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500年以前),埃及在非洲的領地已經延伸到第二瀑布處。為了俘獲黑奴,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們不斷地向尼羅河上游推進。公元前2560年,埃及國王烏謝卡夫還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尼羅河第一瀑布旁的岩石上。稍後,這位國王的繼任者向東非印度洋沿岸派出了一支探險隊,帶回了大量黑檀木和貴重金屬,據說,另一支探險隊還俘獲了一個「侏儒」,現代科學家推測這很可能是現在住在中非叢林中的矮人族的遠祖。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埃及王國的邊界已經擴展到尼羅河第五瀑布處,並對尼羅河以西的部分部落行使了統治權。



公元前6世紀,埃及人僱用腓尼基人進行了環繞整個非洲(古代稱為利比亞)的航行。2500年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對這一航行作了精彩的描述,儘管有些細節連他本人也難以置信:「利比亞的四周好像瀕臨海水,只有與亞洲接壤的一個地方除外,據我們所知,是埃及皇帝尼霍二世派遣腓尼基人乘船駛入大海,命令他們返回時穿過赫刺克勒斯石柱。腓尼基人從紅海起航,駛進印度洋。秋天來到了,他們靠近海岸,每登岸一個地方,他們就開墾土地,播種糧食,然後等待收穫,收完糧食後再繼續前行……利比亞第一次被人們公認了。」


從他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推斷:腓尼基人人確實穿過了赤道,並在南半球的水域航行過;並且。在南半球的非洲,可能還有農耕存在。這讓當時的人覺得很意外,因為那時的多數地理學家都認為,赤道非洲是荒蕪的被太陽烤乾的不毛之地,沒有生命存在。



緊接著埃及人來到東非海岸探險的是古希臘人。大約在公元前430年,希羅多德跟隨遠征埃及的古希臘軍隊來到尼羅河口,來到了庫施王國的邊境。400年後,另一位希臘探險家遊歷了紅海沿岸的各港口,併到達了今天的坦尚尼亞境內。

此後,被稱作「阿拉伯的希羅多德」的馬斯烏迪,在東非沿海地帶逗留了差不多有4年時間。當時,東非沿海已有大量因躲避戰亂而逃到這裡的阿拉伯人。馬斯烏迪記述過一個在距離贊比西河口100多公里處建立的國家,據他的描述,國內河谷、山脈、沙漠交錯,到處都是成群的野象,盛產黃金和其他的珍貴礦產,並且有30萬名士兵的龐大軍隊,他們長得漆黑,會冶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花默吟 的精彩文章:

我軍抗擊日寇掃蕩,細心的作戰參謀從一張便紙上發現了重要情報!
好奇心害慘德國潛艇艇長,先是誤被當成流氓痛打,後欣賞敵艦沉沒被轟斃!

TAG:飛花默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