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紅抖音視頻背後的隱患,普普法法幫你識別!

網紅抖音視頻背後的隱患,普普法法幫你識別!

想你想你想你......

你的歌聲為什麼那麼銷魂呀?

你不知道這首歌嗎?這是抖音上最火的抖腿神曲呀!

今天我來給你好好講講!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大量的未成年人開始使用手機並接觸社交、視頻軟體。由於缺乏安全管理,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不安全因素嚴重威脅他們的身心健康。

◆◆

學生沉迷視頻軟體是為了滿足某種心理需要,他們的好奇心、自尊心、成就感在家庭、學校里得不到滿足時只能到虛擬的網路中追求。然而,長時間玩視頻軟體不僅影響健康,不良信息也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潛移默化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

「手指舞」「抖肩舞」「海草舞」……對常用「抖音」的人來說,這些新詞並不陌生。

五花八門的短視頻有著讓人「上癮」的魔力,無聊時刷一刷,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但對未成年人而言,這樣的用戶黏性就成了一種原罪。根據抖音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抖音的主要用戶為35歲以下的人群,佔比90%。

◆◆

杭州一名班主任做了問卷調查,發現全班34人有21人看過抖音,其中有4人還上傳過自己的短視頻。更讓她驚訝的是,班上一位女生甚至成了「美妝博主」,展示如何使用口紅,濟南也有人做過類似的調查。

除了「圍觀」,一些孩子甚至成了家長錄製短視頻的道具,稍有不慎就成了「受害者」。打開抖音軟體就能發現,除了一些「危險動作」之外,還有不少惡搞視頻。比如將膠帶貼在門框之間絆倒他人、用小道具嚇唬嬰兒、甚至用毛巾被將小孩子蒙住看他們在被子里掙扎。

抖音在利用這些視頻吸引粉絲的同時,也在給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傷害,對於沒有足夠判斷力的未成年人也會造成誤導。

玩過抖音的人都知道,這款APP引入讓用戶上癮的機制: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看視頻時界面不顯示時間,混淆了時間概念。大人尚且難以抵擋的上癮機制,何況孩子?

這就是典型的「奶頭樂」經濟,一則則沒有完整信息表達的15秒短視頻,使孩子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也影響了他們專註力的培養。孩子一旦習慣這種「唾手可得」的滿足感,就不願再去做如在高度自律的狀態下完成作業、思考問題這些愉悅感更少、付出更多的事情了。

原來,這些短視頻很容易讓人上癮啊!

對的!我可以連續看6小時呢!

你最近工作效率低下是有原因的!

我錯了,下次...一定注意!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部門和平台是怎麼監管這些短視頻軟體的吧!

【部門】

4月4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告要嚴肅處理「今日頭條」「快手」傳播有違社會道德節目等問題。

4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再次發文責令「今日頭條」網站永久關停「內涵段子」等低俗視聽產品。

【平台】

3月初,抖音短視頻回應,稱已經注意到有部分用戶模仿動作時發生意外,已經在開發相關產品功能,將專門上線「風險提示系統」。

4月2日,抖音短視頻正式上線風險提示系統。相關產品負責人介紹,這一系統將對站內可能有風險、引人不適的視頻內容進行標註提示,防止用戶盲目模仿。

4月10日,抖音上線了防沉迷系統:用戶使用超過90分鐘,系統中會出現一行文字,提醒用戶注意時間。如果用戶單日使用時間超過2小時,系統就會自動鎖定,需要再次輸入密碼才能使用。

4月11日,抖音將APP內的所有評論關閉,截止今日,轉發到微信的抖音視頻仍然不能直接播放。

◆◆

面對短視頻,不僅平台和部門需要承擔監管的責任,家長也需要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引導和教育。

1、理解和接納

對於家長往常看不慣的東西,也許深入了解其中的趣味和吸引力,會獲得不錯的效果。家長跟著孩子一起聽聽手機里的音樂,聊聊歌星,聽孩子講歌星的奮鬥史、音樂背後感人的故事。跟孩子交流感情的同時滿足他們的傾訴欲,讓孩子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2、指引孩子有「路」可走

引導孩子走上一條可行之路,能讓他們把心愿投之於實踐、付之於行動,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就感,這樣,孩子才能更有方向感,才不會再沉迷於虛幻。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可以跟孩子一起運動、閱讀,還可以鼓勵孩子多和他人交往,增加孩子投入生活的樂趣。

3、言傳不如身教

身體力行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家長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監督者、陪伴者、激勵者的角色,對孩子手機的使用問題上要有清醒認識,將手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不能縱容自己的孩子沉迷於手機中不能自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拱墅普法 的精彩文章:

TAG:拱墅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