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奇心害死的不僅僅是貓

好奇心害死的不僅僅是貓

好奇心,我想每個人都有,「求知慾,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恆的、不可改變的特性」,它伴隨成長的每個階段:幼年時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活「十萬個為什麼」;逐漸長大後,好奇心慢慢衰減,但不會消失,比如遇到一些打架吵嘴的事還是會好奇地做一個吃瓜群眾,作壁上觀;老了,有的人打坐入定,也有人依舊對世俗感到好奇。而正是有好奇心,牛頓才沒吃掉那蘋果,瓦特才沒堵住吐氣的壺嘴。愛因斯坦曾說自己並沒有什麼特殊才能,只是有強烈的好奇心。於是在一些人心裡,好奇心逐漸被冠以「成功之首要」的名號,似乎越重越好。然而,好奇心真的有這麼好嗎?真的是永恆不變的嗎?「好奇心害死貓」可不是空口無憑的。

其實,不能對什麼事情都充滿好奇,就算好奇,也不能對所有事一探究竟,否則後果可能無法自負。免色涉說過的:「好奇心每每含有風險。完全不承受風險,好奇心便無以滿足。好奇心殺死的並不僅僅是貓。」好奇心還會害死什麼?

想像一下,你在幽靜的自然森林裡探險、考察,這時,突然聽到不遠處的灌木叢傳來奇怪的聲響。於是作為探險者,在好奇心和勉強可以算職業本能的驅使下讓你靠近,結果是風吹草動而已。一次幸運,兩次很幸運,但三次四次就不一定了,如果一直聽從好奇心,總有一次會嗚呼哀哉,這樣就為自己的好奇心付出了代價。

再者,由於好奇,點燃火把,就有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好奇心可以將自己害死。

「有時候,好奇心崛起甚至驅使勇氣。但是好奇心這東西稍縱即逝,而勇氣則必須堅持走完漫長的路程。好奇心這玩意兒同嘴上說得好聽而實際上靠不住的朋友一個樣,甚至有時候把你煎熬得死去活來,之後卻伺機逃得無影無蹤。那樣一來,往下你就必須一個人收拾自己的勇氣拼搏下去。」

就如初出茅廬的雛,帶著好奇、懷著美好的想像步入社會,開始創業。但涉世未深,好奇心與想像力終究「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慢慢地被社會和現實消磨掉,對它們失去了信心,剩下的就只能靠當初的勇氣堅持下去。好奇心將好奇心害死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然而當這種特徵喪失了之後,談何動力、哪來的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奇鳥行狀錄W 的精彩文章:

評荊軻之刺秦王

TAG:H奇鳥行狀錄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