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熱化痰,解毒散結之山慈菇

清熱化痰,解毒散結之山慈菇

山慈菇,又名毛慈姑、冰球子。乍一看名字中有「菇」,很多人會以為它是一種蘑菇類的食材。但其實山慈菇是杜鵑蘭或獨蒜蘭的假鱗莖,同時也是一味清熱解毒的藥材。

山慈菇最早載於《本草拾遺》:「山慈菇生山中濕地,葉似車前,根如慈菇。」

《本草綱目》云:「主疔腫,攻毒破皮。解諸毒,蛇蟲、狂犬傷。」中醫認為,山慈菇味甘、微辛,性涼,功能清熱化痰,解毒散結。主治癰疽腫毒,瘰癧結核,喉痹腫痛,蛇蟲、狂犬咬傷。

治病配方

01

治疔瘡、瘰癧痰核,蛇蟲咬傷:

山慈菇、五倍子各90克,紅大戟45克,千金子、雄黃、硃砂各30克,麝香3克。將以上7味中藥研成細末,糯米糊作錠子,陰乾,每次0.6~1.5克,每日兩次;也可以用醋攪拌均勻,敷於患處。(出自《百一選方》紫金錠)

2

治風痰所致癲癇:

山慈菇、茶葉各適量。將山慈菇和茶葉研成細末,水煎,去渣,溫服。

家用養生

煎湯漱口

治牙齦腫痛

山慈菇適量。將山慈菇洗凈,煎湯,隨時漱口。

煎服

治癰疽疔痛

山慈菇、蒼耳子各等分,白酒適量。將山慈菇和蒼耳子洗凈,搗爛,取汁。將白酒與葯汁攪拌均勻,溫服;或將2味中藥研成細末,每服9克,溫酒送服。

塗抹

治面皰斑痣

山慈菇適量。將山慈菇搗爛,取汁,每天睡前用藥汁塗抹患處,早上洗去。

注意事項

山慈菇雖然具有很多的功效和藥理作用,但山慈菇不適合服用過多或久服,它所帶來的副作用一般是胃腸道反應,例如噁心、食慾減退、腹脹及便秘,嚴重時可能出現腸麻痹。由於山慈菇抗癌祛邪的力量較強,正氣虛弱,體質較差的患者最好不要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熱 的精彩文章:

這種味道很難聞的野草,是製作鹵料的上等配料,多吃還能清熱解毒
在線影院,高清熱播大片免費看無廣告不收費

TAG:清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