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的不屑,讓歐洲很受傷

特朗普的不屑,讓歐洲很受傷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17年漢堡G20峰會上。

【環球時報駐法國、波蘭、德國、美國記者 龔鳴 于洋 青木 丁玎 柳玉鵬】編者按:「覺醒吧,德國!覺醒吧,歐洲!」「德國之聲」主編在美國總統特朗普撕毀來之不易的伊朗核協議後發出這樣的感嘆。伊朗核協議並不是引發布魯塞爾和華盛頓之間嚴重分歧的唯一問題,歐美在許多領域的矛盾日趨明顯。一年來,美國先後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核協議、採取保護主義貿易措施、遷址駐以色列大使館等等,這些「狠招」損耗著歐洲國家對重塑「大西洋聯盟」的期望值。面對特朗普的「冒犯」,就連一向嚴謹、講禮節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指責他「破壞了國際秩序中的信任」。歐洲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特朗普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一個「西方指揮官」,歐洲現在必須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歐洲的抱怨,特朗普根本不聽

德國《斯圖加特日報》23日說,歐洲人仍在空想拯救跨大西洋關係,但特朗普的新座右銘可能是:「美國第一,歐洲末日。」德國電視一台20日總結了特朗普讓歐洲很受傷的四大「狠招」: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退出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揚言懲罰性關稅以及退出伊朗核協議。歐洲人每次都會發出抱怨,但特朗普就像「聾啞人」,根本沒聽進去。

早在特朗普當選時,法國媒體就悲觀地認為「法美關係需要從零開始」,法國將不再是美國的優先順序盟友,因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與法國政界、商界沒什麼聯繫。在法國沒有「關係戶」的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多次發表言論「冒犯」法國,如在法國遭遇恐怖襲擊後說:「法國有著世界上最嚴格的槍支管理法,但除了壞蛋之外沒人能攜帶槍支!」「法國隨意讓人進出國境,已被恐怖主義感染。」在不久前於達拉斯舉辦的全國步槍協會大會上,特朗普再次用法國恐怖襲擊為美國槍支自由辯護,遭到來自法國官方和民間的一致譴責。

今年4月底,馬克龍懷揣「維持伊核協議、打破保護主義和確保美國從敘撤軍」三大目的訪美。馬克龍與特朗普有著握手、碰肘、拍背、擁抱、貼面親吻等「兄弟般的」親昵互動,特朗普甚至拂去馬克龍肩上的「頭皮屑」。法國媒體分析,二人表面的「溫情外交」背後,潛藏著許多難以彌合的分歧。

德國人也對美國領導人的做法很失望。德國《焦點》周刊近日列舉特朗普有關德國的9條最重要的「推文」,提醒讀者美德之間的分歧:2013年10月:商人特朗普盛讚默克爾工作出色,特別是降低青年失業率。2015年9月:準備參選的特朗普批評默克爾的難民政策,稱德國「被移民接管」。2015年12月:默克爾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人物」,譽為「自由世界總理」後,特朗普嫉妒地表示:「他們選擇了一個破壞德國的人。」2016年1月:德國科隆新年前夜發生大規模性侵事件,特朗普發推文諷刺說,德國讓難民進入,現在難民向德國人發動襲擊,要德國人「想想吧」。2017年3月:默克爾和特朗普第一次見面,特朗普拒絕了默克爾在白宮的握手。儘管他在推特中說與女總理會面「很棒」,但卻要求德國人繳納更多的北約「會費」。2017年5月:特朗普繼續施壓,指責德國對美貿易順差太大,「該改變了」。2018年3月:特朗普升級貿易爭端,警告要向德國汽車徵收更高關稅。2018年5月:默克爾第二次訪美後,特朗普才出人意料地表現出和解姿態,稱會談將「對我們兩個偉大的國家有利」。

在德國一家汽車公司就職的人事主管尤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一開始覺得美國新總統只是嘩眾取寵,但隨著美國的一系列『退、退、退』和加劇貿易爭端的做法,讓歐洲人不得不面對現實——跨大西洋關係的分裂。」他擔心美國會對德國汽車製造業發起攻擊,這對德國經濟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因此德國必須尋找其他的夥伴。

歐洲「抵抗美國」,只是個口號

「特朗普為何能平安無事地怠慢歐洲?」美國國務院前官員、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主任傑里米·夏皮羅15日在《外交》雜誌撰文稱,鑒於特朗普本人的反覆無常及其對跨大西洋同盟缺乏興趣,美國就有可能做「破壞性舉動」。隨著歐洲政要義憤填膺地表態,有關跨大西洋同盟或將壽終正寢的預測也甚囂塵上。文章回顧說,美國人讓歐洲人感到憤怒或挫折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1956年入侵蘇伊士運河起,美歐關係就進入每10年發生一兩次「危機」的模式。其實,即便是在2015年奧巴馬當政的「太平年代」,當斯諾登暴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曾竊聽默克爾總理的電話時,德國媒體就宣稱「德美友誼已不存在」。美國官員對歐洲人「抵抗美國」之類的口號早就麻木了,似乎認為歐洲人只會說不會做。儘管2003年伊拉克戰爭引發的歐美危機可能成為歐洲「抗美史」上的一個「亮點」,但當時歐盟內部仍有14個成員國積極支持美國,其中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一言以蔽之:歐洲人比美國人更需要對方。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美國問題教授沃爾克·德普卡特認為,「西方」價值觀下的西歐和北美在冷戰時期建成「綜合性社區」,當時是為對抗東方集團,但隨著東方集團消失,「西方」也面臨劈裂。他認為,美國和西歐夥伴之間的關係已經疏遠。

不過,法國等歐盟國家出於務實外交、防務安全和反恐考慮,又必須和美國合作。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巴黎辦公室主任亞歷山德拉認為,與奧巴馬時代相比,歐美關係已越來越朝著「法美雙輪車」靠攏,馬克龍和特朗普私下關係看上去使法國正成為美國「最好的盟友」。實際上,維持美法盟友關係,可以提升馬克龍在歐洲以及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老歐洲的威脅,新歐洲的機會

「在疏遠歐洲方面,特朗普或許走得太遠了!」彭博社專欄作家博施德斯基預測,歐盟下一個競選周期或將遠比上一次更反美。從貿易到氣候變化再到伊核多邊協議,特朗普似乎決心在所有重要事務上都與其歐洲盟友對著干,這使人不禁要問他是否壓根兒不想要盟友。儘管歐洲政界人士自上世紀40年代末以來一直珍惜跨大西洋同盟,但歐洲公眾和思想領袖或許並不這麼認為。美國《新聞周刊》曾說過:「調查顯示,特朗普在歐洲甚至比在美國國內更不受人待見。」在一些法國網民看來,美國的做法是損人不利己。網民西蒙·萊斯希望美國學會「理解和發現外交的美德」。

柏林洪堡大學研究生克勞迪婭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中學時她曾到美國加州一所中學交流學習,那時的美國給她印象很好,在很多方面是歐洲的榜樣,歐洲也把美國作為最緊密的盟友對待。克勞迪婭說,之前儘管歐洲人對小布希總統印象不怎麼好,但美歐之間的關係還是比較順的,現在特朗普完全越過歐洲人的「底線」——他似乎看不上歐洲,也不講什麼禮儀,歐洲人當然不喜歡他。

5月初,德國一項名為「年輕歐洲2018」的調查報告顯示,英國、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的年輕人都不支持民粹主義立場,其中57%的受訪者將美國總統特朗普視為「威脅」,只有11%的人將其看成「機會」。唯一的例外是波蘭——將特朗普看成「機會」的人比例高達29%,而將其看成「威脅」的只有25%。

唯一的例外是波蘭並不令人驚訝。作為「新歐洲」的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以來,雖然與歐盟的經濟聯繫日益緊密,但東西歐的隔閡從未消失過。大部分中東歐國家希望能有更多的話語權,因此對美國的態度比較積極,波蘭媒體上批評特朗普的聲音相對較少。特朗普當選以來,北約開始在波蘭北部興建反導基地,向波蘭增兵,並計劃今年在波蘭部署陸上「宙斯盾」反導系統。2017年7月6日,在華沙的克拉辛斯基廣場上,特朗普發表演講,讚揚波蘭是負擔足額北約國防費用的國家之一,聲稱要與波蘭共同「捍衛西方文明」。

《華盛頓郵報》當時評論說,「特朗普對波蘭的訪問被視為怠慢歐盟和德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歐洲項目主任布拉特博格認為,對一些西歐人來說,他們正擔心特朗普幫助引發一場痛苦的爭論:從小布希政府期間開始走上前台的所謂「老歐洲」和「新歐洲」之間的分化。「你看看歐盟,那就是德國(的),」特朗普在入主白宮前幾天時表示,「基本上就是德國的一個工具。這就是我認為英國退出來很精明的原因」。

儘管如此,在近日的美歐貿易摩擦和伊朗核協議危機中,波蘭還是選擇與歐盟站在一起,批評特朗普的相關政策和決定。原因是中東歐國家整體上期望通過追隨美國而平衡與歐盟和俄羅斯的關係,但美國卻不願意照單全收。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是在美國大選期間公開支持特朗普的少數歐洲領導人之一,但在今年匈大選前,美國政府和媒體卻對歐爾班政府大肆批評,導致歐爾班加強了對美國非政府組織在匈牙利的管理,逼迫美國金融大亨索羅斯的基金會從布達佩斯轉移到柏林。因此,從長遠看,在一些關係歐洲利益的問題上,中東歐國家依然會與歐盟保持大體一致。

美國「再次偉大」,歐洲要靠自己

歐洲戰略問題專家、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德蒙布里亞爾認為,特朗普和以往的美國總統不一樣,從二戰以來形成的至今還令人期待的「大西洋聯盟」已成為過去式,歐洲和法國需要另謀出路。法國前外長於貝爾·韋德里納將當下的法美關係形容為「朋友和盟友」,但「法國不會一直向美國看齊」,特別是美國「好鬥」的外交政策以及以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為特點的貿易政策。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歐美關係問題專家羅伯特·思提克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特朗普敢對傳統盟友歐盟做出些不屑的舉動,原因之一還是歐洲的衰弱。歐洲現在沒有時間哭泣,必須勇敢地站起來,在世界秩序中尋找新的位置和新的合作夥伴。歐洲現在缺少像丘吉爾、戴高樂一樣強勢的領導人,歐洲要讓美國看得起自己,關鍵還要靠自己。

在「旁觀者」俄羅斯看來,美國的自私行為導致美歐關係明顯惡化。俄羅斯創新發展研究所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羅季奧諾夫認為,特朗普已經至少3次羞辱歐洲盟友——進一步加強對俄經濟制裁、讓歐洲購買美國的天然氣作為取消對歐盟國家進口鋼鐵和鋁高關稅的條件、不顧歐洲企業利益退出伊朗核協議——這些做法將歐洲置於無能的「奴隸地位」,而對特朗普而言,美國是最重要的。俄外長拉夫羅夫近日談到美國通過的《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時也表示:「美國這種嚴重損害世界經濟的行為,旨在不惜代價地推動自己的商業利益。歐洲商界不得不為這些行為埋單。」

「美國是我們的朋友和合作夥伴,應保護我們共同的價值觀。如果華盛頓說它首先將自己的經濟利益放在首位,那麼它應該預計到歐洲人也會這樣做。」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也對美國的一系列做法表達了不滿。俄羅斯《觀點報》做相關報道時評論說,實際上特朗普並不真正關心與歐洲的共同利益,他只想讓美國「再次偉大」。因此,特朗普近期採取的所有行動都是對歐洲盟友的政治施壓,甚至是羞辱。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和對伊朗進行制裁也是為自身利益,目的是造成石油價格上漲,而美國通過出售石油獲利,歐盟國家則不得不高價購買石油。對特朗普來說,與歐洲盟友關係,只是政治方面的盟友,只有當這一盟友符合美國的意願時才是朋友。俄羅斯《真理報》稱:「馬克龍和默克爾近來兩手空空返回歐洲,特朗普明確告訴法德領導人他堅定信守對選民的承諾。因為歐盟並非權力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超狂!蔡英文這句話讓台網友直呼:2018干話王就是你了!
幾十年來首次!美宣布將在2020年人口普查中加入國籍問題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