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古」說
漢武帝:吃菖蒲,卻被李太白笑痴
菖蒲真正「登堂入室」要拜漢武帝所賜。因為古人認為菖蒲是仙草,吃了能延年益壽。為此,漢武帝引進菖蒲,種到皇家園林中。他自己每天都吃菖蒲。可是,據說因為菖蒲很難吃,漢武帝吃了兩年多就放棄了。沒想到幾百年後,李白把這事寫進詩里。那時李白在嵩山遇見一些采菖蒲的人,揮毫寫下《嵩山采菖蒲者》:
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
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終忽不見,滅影入雲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他說漢武帝沒有了悟,或許在李白看來,沒什麼靈丹仙藥。這些在嵩山采菖蒲的人就是神仙。成不了仙的人,不如四處遊山玩水,把一輩子過成幾輩子來得有意思,何必執著?
「蒲痴」蘇東坡:為它撿石頭寫文章
到了宋朝,在書房裡雅設菖蒲成了潮流。那時,諸多文人士大夫都是它的粉絲。蘇東坡是出了名的「蒲痴」。蘇東坡去蓬萊閣玩,特地撿了數百顆彈子渦石回家。因為那裡的石頭經海水常年沖刷後,圓潤可愛。每天對著來自山間的菖蒲,大海的彈子渦石,蘇東坡說好像「日與山海對」。
陸遊:喝醉回家不忘它,寫詩嘆閑趣
陸遊有一次喝醉了酒回來,卻念念不忘,「入門猶記露菖蒲」。因為菖蒲白天要「見天不見日」,晚上要放在戶外。這樣第二天清晨,接它的露水來洗眼睛,可以明目靜心。這也是文人愛擺在書房的原因之一。很喜歡陸遊這首《夏初湖村雜題》,「寒泉自換菖蒲水,活火閑煎橄欖茶。自是閑人足閑趣,本無心學野僧家。」夏初時節,詩人閑來無事煮一杯茶,看著剛換好水的菖蒲,葉綠如玉,青蔥可愛,心想真的是閑人閑趣多。
(本文來自:菖蒲研究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寬容待人, 嚴以律己。
※每個男人的夢想:閑下來做一名匠人!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