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中最有先見之明的好漢是誰?

《水滸傳》中最有先見之明的好漢是誰?

快樂老家

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

陳明

00:00/04:56

咸州城下的嘆息:悲情的末路英雄耶律余睹

文/方長榮

【作者簡介】方長榮,南京人,業餘寫作,江蘇散文學會會員。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古典名著《水滸傳》主要是講一百零八條好漢的故事,他們個個都是武藝高強,在社會上也都混的有頭有臉,而梁山畢竟是匪寇之地,不到山窮水盡的份上誰也不願上山,所以才有逼上梁山一說。

好漢們落山為寇於當時朝廷腐敗無能有很大關係,但自身原因也不少,他們的身份和職業那是五花八門,很多人屁股本就不幹凈,什麼雞鳴狗盜、殺人越貨等等是為匪事者有之,還有一部分就是太好江湖義氣,一時衝動而犯下大事。

如果你仔細研讀該書就會發現,這些好漢其實都有相同而致命的毛病,那就是:頭腦簡單、意氣用事。所以無論給他們什麼條件要想得以善終恐非易事,於是,才發生如此諸多故事,好漢們的結局大多令人生憐而同情。

當然,好漢中也不缺乏精明者,可惜都是鼠目寸光,而真正的精明者那是少之又少,今天就來說說其中真正聰明的一位,此人便是綽號「入雲龍」的公孫勝。

(一)公孫勝有什麼來頭

公孫勝自幼就喜歡舞槍弄棒,雖沒拜過什麼正兒八經的師傅,但憑著聰明好學立身於武林中,本領不大可在當地也是名氣不小。為了出人頭地、縱橫江湖,聽說離家不遠的二仙山有個道士,修道近仙、本事了得。據說一身法術能上天入地、呼雲喚雨,就跑去拜師,費盡心機、歷經坎坷總算被人家收為徒弟,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羅真人。

本以為拜過師傅,就會學到仙家本領,卻不曉得習藝之難,剛學到點皮毛功夫就自以為了得,騷動的心極難安靜,總想到江湖上闖蕩,也就是刷刷存在感。不知從哪兒得到消息,說大名府的府伊梁中書為給老丈人,大奸臣蔡京過生日,在轄區內搜刮十萬民脂民膏,準備送往京城。他覺得機會難得,來個殺富濟貧奪取這筆不義之財,不知當時的他到底是想出風頭還是想出名,也許是貪財,就去尋找合作夥伴。

他打聽得鄆城縣東溪村有個村長叫晁蓋,是個雷人,便準備去遊說。沒想到晁蓋也已經得到這個消息,正準備造事呢,真是想吃空心菜遇到賣藕的。兩人一拍即合,經過一番合計,又找來幾個同好幫手,為表同心還搞了個「七雄結義」就這樣一個搶劫團伙就此生成。

他們略使小聰明就把押送的官兵給拿下,十萬不義之財收歸囊中,做下驚天大案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那曉得還沒來得及分臟就東窗事發。得虧衙門裡有晁蓋的哥們宋江,及時通風報信才躲到同夥阮氏三雄的家裡,逃過一劫。

意想不到的是,另外一個溜單的哥們被官府逮住,實在扛不住打,就把他們藏身之地給說了出來,官府立刻出兵把小漁村給圍起來,眼看就要吃虧,關鍵時刻公孫勝挺身而出,使出從師父那兒學的法術,弄出狂風暴雨才解了難。

就這麼著公孫勝在晁蓋及眾兄弟面前那是賺足了眼球,都說他能呼風喚雨、上天入地,神秘而異奇,傳如神仙。

(二)見過宋江,一辭梁山

再說,這幾個人雖然退了官兵,但也把自己的後路給斷的乾乾淨淨,最後在阮氏三雄的建議下,前去投奔梁山。誰知道梁山當家的王倫聽到他們的英雄事迹驚駭不已,雖說他們佔山為王,不過是攔路劫舍小打小鬧而已,這班玩家都是玩命的主,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裡,我豈能駕馭得了,再說,一旦同官府杠上,不是自掘墳墓就是沒法再逍遙。

王倫當然不敢收留,但也不敢得罪,就好言勸他們離開,這幫人豈肯錯過,好話說盡仍不能感動王倫。這當兒被小能人吳用看出問題,原來這梁山也不是太平之處,山頭幫派太多,於是,就將計就計使出陰招,引得內訌頓起,可憐王倫竟命喪手下。本來是投奔而來,沒想到陰差陽錯地接管了梁山,而且晁蓋還當了老大,因為有神功在身,公孫勝當仁不讓地當上了三把手,梁山在他們的經營下飛速發展。

梁山在不斷壯大,昔日的恩人宋江也因受牽,惹上霉事被救上山來,晁蓋感恩於他,非讓他做梁山二把手,沒想到宋江一口回絕。推辭也是是冠冕堂皇,大家都認為宋江不但謙虛而且重情講義,沒有不敬重他的。以至於凡是他的主張和想法,整個山寨都會全票通過,這種響應讓他在梁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儼然已成為山中老大,而晁蓋的權勢是越來越削弱,山頭變主那是遲早的事。

內中玄機被公孫勝看得清楚明白,他認為宋江當初拒絕當二當家,其實就是想做大當家,惜詞不過是作秀而已。公孫勝還發現宋江心計極陰,他既不好色也不念財,而且不惜錢財到處施捨,實為拉幫結派,培養自己的勢力,這種人除了熱衷權力就是心狠手辣。一旦他當上梁山老大,大哥晁蓋定無立身之地,下場難以預料,作為晁蓋的死黨自然受到牽連,日子絕對不會好過,不如審時度勢趁早撤退。

都是兄弟關係,他又不好將自己想法跟晁蓋及兄弟們說破,怕傷了和氣,再講,也不見得有人相信,只能選擇沉默。他向晁蓋告假,理由極為充分:探母參師。就此告別梁山,不過,他這一去再也沒還。各位看家,此時是否已經看出他的精明?梁山這麼多好漢有幾個功成名就後選擇悄然隱退?唯有公孫勝。

(三)被逼出山,功成再返

話說公孫勝借探母拜師之名離開梁山,根本沒有返回的意思,幾年江湖的闖蕩讓他心有餘悸,外面的世界並不美麗而且充滿邪惡和自私,打定主意再回到師傅那兒潛行修道。而梁山這邊正如公孫勝意料那樣,暗潮湧動、風雨壓境,帶頭大哥晁蓋陰溝翻船,莫名其妙丟掉性命,宋江如願以償當上山大王,一番重新洗牌哭笑兩重天,還算好,給公孫勝留了個吃空餉的位置。

如今的梁山是兵多將廣,野心勃勃,為擴充地盤四面尋戰,派兵攻打高唐州,卻敗於太守的妖法,這才想起三當家公孫勝,立即派人前去邀請。找到二仙山卻不肯待見,急的草包司令李逵硬要傷害其母,才逼出來相見,但好話說盡就是不肯出山。其推脫是師傅不許,來人只好再求羅真人,可能羅也怕得罪這些無腦少維之人,便教了公孫勝一招「天罡大法」又送八個字:逢幽而止,退汴而還。

公孫勝隨他們來到高唐州,用此大法破了太守的妖法,雖不願與宋江為伍,但昔日的兄弟之情不能不講。宋江一再挽留,公孫勝又找不出合適理由,只得暫留山上,跟隨宋江南征北戰,立下很多讓人刮目的戰功。當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後,他也是一馬當先,無論是征遼國還是討伐河北的四虎、淮西的王慶都是功成名赫。

平定淮西後,梁山兵馬班師回朝,部隊駐紮在東京城外,公孫勝突然想起師傅的交代「遇汴而還」之言,如今正好對上。一直以來都在尋找退出之由,不想,機會就在面前,他當即向宋江辭別,返回二仙山繼續深造,再也沒有涉足梁山。梁山以後的慘劇不見公孫勝,他一心修道以終天年。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那些做姨娘的,誰的本事強?(上)
《紅樓夢》里通靈寶玉暗含了賈寶玉什麼樣的姻緣?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