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鯊魚的世界,了解一下
最近看了BBC紀錄片《鯊魚》,自然界可真的很是神奇啊。游來游去的魚,豐富多彩的海底生物。
還有,浩瀚的大海里孤獨的旅行者,大家了解一下。

同步
同步
范曉萱
00:00/03:43
BBC紀錄片《鯊魚》
錐齒鯊:
一生中牙齒會不停生長替換,保持鋒利。
分布於各大洋熱帶與溫帶沿岸淺水水域,常在海底或近海底處活動。
體上部灰褐色,腹部較淺。
錐齒鯊性貪婪,但一般遲鈍。牙細長而尖,掠食魚類及無脊椎動物。
黑鰭鯊:
擅長團戰的鯊魚,圍獵高手。
生活在熱帶及溫和海洋的鯊魚,以獵食珊瑚魚為主,有時也會捕獵鱘魚及烏魚。
此鯊魚胸鰭及背鰭的頂端是黑色的,而下部是白色的。它們身體上半部的皮是呈褐色的。
穗紋鯊:
深海里的偽裝大師,喜歡守在洞穴門口靜候獵物上門,用尾巴擺來擺去偽裝成魚在洞里遊動,別的魚一看哇靠有魚在裡面游那一定是安全的地方呀,然後進去就被吃掉了。。。它遊動起來的樣子,與海底生物融合為一體,根本發現不了!
捕獵速度非常快,被捕的魚一臉懵逼,然而旁邊的魚還沒發現有同伴被吃了。
灰鯖鯊:
速度最快的鯊魚。35英里/小時(約56千米/小時),能跳出離水面6米的高度。
體呈紡錘形,軀幹粗大,尾漸細小。
格陵蘭鯊:
深海中孤獨的造物。
體型巨大,行動遲緩。生活在格陵蘭島附近零下1度的海水中(海水含鹽分所以不會結冰),是海洋中最慢的魚。
幾乎每隻格陵蘭鯊眼部都會長非常奇葩的寄生物,導致失明,墜入黑暗。
皺鰓鯊:
身體兩側有六條鰓裂,鰓間隔延長而褶皺,且相互覆蓋。
劍吻鯊:
這實在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深海物種。這種鯊魚顏色是粉紅偏白色的,翅膀顯出藍色,擁有富彈性的皮膚。它是鯊魚中最稀有的種類之一,沒有人理解它為什麼會長成這幅樣子她長長的鼻子對它捕食獵物根本就是一個障礙,但或許它可以幫助探測獵物的存在。
劍吻鯊有一扁長的吻,鋒利及錐狀的牙齒,非常適合來捕捉魚類或撕開獵物。
肩章鯊:
生活在較淺的海域,會「走路」的鯊魚,通常它們在潮汐地捕食,被困在淺灘的時候會關閉一部分身體功能,還可以用鰭撐著走回水中,愛吃螃蟹。
結語:
鯊魚的種類很多,世界海洋能分辨出的鯊魚種類至少有344種。今天怕不是寫不完了哦。
寫一下我看到的與鯊魚有關的傳說故事吧。
講到為什麼鯊魚沒有鰾,這就關係到一個傳說了:在很久以前,上帝創造了魚,鯊魚只是一種小魚。有一天上帝忽然想到了魚的貢獻,就想賞賜所有魚一個鰾。但是頑皮的小鯊魚卻在玩耍,等到小鯊魚知道後,上帝已經走了。小鯊魚只能不停的游,游啊游。越游越強壯。千年後,上帝來巡查,發現鯊魚覺得很奇怪,他對每條魚都很公平呀!為什麼就只有鯊魚是這樣?他問鯊魚為什麼,鯊魚回答說:「因為當年我的祖先沒有得到您的恩賜,所以他只能不停地游,越游就越強壯了!」
當今社會呀,人類真的是什麼都敢吃。我們餐桌上香噴噴的魚翅湯就是鯊魚的鰭做的,一旦被割去了背鰭,鯊魚就會因為失去平衡能力沉到海底餓死。(魚翅的營養價值和一碗粉絲差不多,吃魚翅毫無意義)
沒有買賣,沒有傷害!


TAG:水月無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