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的大學時代》の前言

《我們的大學時代》の前言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當你一路走來,忘了來時路,你會怎麼做?我差點就忘了自己年少的模樣:剎那芳華,亮距大學畢業已經快八年時光!時間如白駒過隙,真是如白雲蒼狗,彈指鶴髮。

我二十七歲的時候,決心三十歲開始每年寫一本書,寫到四十歲,寫十本書。但我臨近三十歲時才覺得太難。

寫作《我們的大學時代》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一則我自已可以懷念過去最美好的歲月;

二則給未來人警戒:大學應當奮起,而不是頹廢,大學應當光榮,而不是平庸;

三則是給讀過和未讀過大學的朋友回憶那段歲月!

事實上我離優秀真的是太遠,但是這種落差沒有讓我沮喪,反而讓我狀態滿滿,於是大筆一揮,有了《自嘲》:

一次次攬鏡自照,只想照出一個亮麗的身影,一個自豪驕傲的資本;

然而一次次換來的是失望,一回回的沮喪!

其實這首《自嘲》是我在高三時寫的。因為我現在覺得唯有努力的過程能帶給我最大的安全感。早些年我覺得唯有實力才能讓人自信,但後來覺得這種心態其實很偏激,我唾棄自已的軟弱,遇到強者就沮喪,而事實就是:人外有人,山外還有更遠的山。但是在這個沒有盡頭的攀登過程中,我一直都在變成更厲害的人,我覺得這才是努力的意義所在,也是讀大學要勤奮的意義所在,共勉之!

相信很多很多的人是跟我一樣,自己的人生到了大學才真正開啟。小時候被問及長大想做什麼,十多年後才有時間來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然而理想是一回事,上大學才發現是另一回事。也經常有人,讀完大學以後,覺得什麼都沒有學到,總是後悔:如果再給我讀一次大學,我一定會努力……

經常有那些沒讀過大學的朋友,一直很羨慕那些所謂大學生,也經常會想:如果給我讀一次大學,我也會變得跟你一樣……

對於想重新開始一個"大學時代"這個問題,我就要解釋:什麼是大學?大學這麼有魅力,讓這麼多人想"上",又能讓這麼多人後悔。

清華大學的一代梅校長有雲:大學之大也,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一句"大學之論"讓梅校長享譽海內外,讓很多人以為讀大學,就是到有大師的地方學習,成為新的大師!

清華校長梅貽琦

亮在此書所言大學,乃華南農業大學,也沒體會到"大師"之大學,也後悔過大學時代的荒唐與頹廢,以至於畢業以後拔劍四顧心茫然。雖然如此,但我發現了一條真理:如果再給我讀一次大學,我也不比現在好多少!

亮在這裡鐵口直斷:在中國大學大眾化普及化的背景下,大學的本質,是學習查資料的能力!

所謂「查資料"的能力,突出表現為:上級安排一件任務給你,你之前沒有做過這種任務的經驗,但能通過學習查詢等過程,把任務給辦成了,那就是大學教給你的核心能力!

查資料,是現在大學最基本也是最本質的能力。以前的大學是人類接受高層次教育,進行原創性研究的場所。但現在因為十多年前的大規模擴招,已經大眾化,培育的是找到工作的能力,而不是那種虛頭巴腦的東西。

大學是一個比較多樣性的地方,你可以說大學是虛妄的,也可以說大學是很實在的人生經歷。但你不能說大學是沒用的。因為一個人在大學四年,是有無限可能的。俞敏洪在北大讀本科期間,讀了八百本書,可以從跛腳英語變成一口純正的美式口語。你在大學裡可以看多少本?還是四年都在玩,打遊戲,泡妹子?說的就是你!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觀點,那就進入本書----讀一次大學試試。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要把我這十年所學的設計知識全部融進入本書,這本書充滿著我個人的思維和價值觀,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也請尊重我不想聽你們說話的權利。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所寫的大學時代,不一定就是你所經歷的那個時期。所以要放到當時的情景去讀這本書。希望經過我的所思所想,來引起您更美好的回憶!

大學是一個人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希望朋友們能夠好好珍惜,不要虛度。真正的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學生,而不是社會的拖累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舒亮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王舒亮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