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手錶的古代,古人如何計算時間的?這幾種方法如今都實用

沒有手錶的古代,古人如何計算時間的?這幾種方法如今都實用

現在我們想看時間,非常的方便,手錶,手機等等現代化工具都可以輕鬆解決。而在古代,沒有手錶等工具,古人用什麼方式來判斷時間的呢?

很早以前,古人是從日升日落觀察到了太陽形成的陰影和時間之間的關係,初步具有了方向和時間的概念。

從而製作出了圭表,通過觀測太陽形成的日影長度和方向,來推測時間。圭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於地面測日影的柱形物叫做「表」,放置於地面呈南北方向的刻板叫做「圭」。

據記載,最早的圭表出現於西周年間,是世界上最早出現計時的工具。後來,圭表成為了我國歷史上重要的天文學工具,用來測定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以及陽曆年,並且指導漢族勞動人民進行農事活動。

在圭表的基礎上,人們又發明了「日晷」,日晷由一根晷針和一個刻有刻線的晷盤組成,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之後,晷盤最後把一天分為了12個時辰,每個時辰有八個刻度。

陽光在晷針上形成的陰影在哪個方位,就代表這處於哪個時間。2時辰以12地支命名,比如「午時三刻」,從日晷盤看就是陰影投射在午時位置的第三個刻度之上。從周朝我國就開始用日冕來記錄時間。

於日冕同時使用的還有月冕,顧名思義,月冕就是在晚上看的,但是必須是在滿月之時才能準確的顯示出時間。

我們看到了用太陽形成的陰影來計算時間的方法,那麼如果沒有太陽的時候呢,古人是很聰明的,他們發明了漏壺來判斷時間。

漏壺又分水漏和沙漏兩種。水漏又分為泄水型和受水型,後來因為泄水型到後期水流變慢影響計時的準確性被淘汰,只保留了有多個水桶形成的受水型漏壺。桶內有刻度,水漏通過觀察桶內浮箭的位置來確定時間。

因為天冷水會結冰,因此古人又發明了不受天氣變化影響的沙漏。通過沙的增減量來計量時間。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在原始沙漏的基礎上增加一組機械齒輪,讓流沙產生動力推動齒輪轉動。五輪沙漏有時刻盤,很像現在的時間刻度盤,中心有一根指針,齒輪轉動帶著指針在刻度盤轉動,可以比較準確的計量出時間。

幾乎和漏壺同時出現的還有,還有油燈鍾、蠟燭鍾等計時工具。一直到了17世紀後,由西方傳入了比較精密的計時工具鐘錶,我國逐漸放棄了原有的計時工具。看了古人的計時辦法,是不是感覺古人的智慧很厲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最奇葩的一樁婚事,送親路上花了兩年時間,到達時丈夫已經去世
溥儀當偽滿洲國皇帝時,登基不讓穿龍袍,妻子被欺負只能忍氣吞聲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