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的一生是如何修身的?

曾國藩的一生是如何修身的?

曾國藩的一生是如何修身的?

曾國藩是一個儒者,非常重視修身、齊家。他修身的標準,見於他在一八四四年(道光二十四年)所撰的《五箴並序》。

五箴第一為立志,以先哲為典範,荷道以躬;

第二為居敬,做到對人不怠慢、治事要勤快;

第三為主靜,能夠專心一志、處變不驚;

第四為有恆,在進德修業時,不為物牽,不喜新厭舊;

第五為養身,要不藏怒、不宿怨、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容止有定、心安理順。

上述五箴為修身的一般原則,立於一八四四年,是年曾國藩充翰林院庶吉士,又轉補翰林院侍講學士。

就寫於一八四一年(道光二十一年)至一八六七年(同治六年)的部分家書及寫於一八四〇年(道光二十年)到一八七二年(同治十一年)的部分日記分析,曾國藩的修身,可以分為養身、養心、養性三部分。

關於養身,一八四二年(道光二十二年)的日記有云:

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節慾、節勞、節飲食。

一八六六年(同治五年)致四弟函有云:

養身之法,約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恆,二曰懲忿,三曰節慾,四曰每夜臨睡洗腳,五曰每日兩飯後,各行三千步。

其他養身之法尚多,如一八六〇年(咸豐十年)致四弟、九弟函中謂:「家中後輩子弟,體弱學射,最足保養,起早尤千金妙方、長壽金丹。」又如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致九弟、季弟函,謂無病可偶服補藥,有病則以不葯為宜。

關於養心,從曾的日記看,多不成功,亦可見曾對自己督責很嚴:

(1)一八四三年記:「克去一念,旋生一念,飯後靜坐,即已成寐。」又記:「余今悶損至此,蓋身被私慾纏擾矣!尚何以自拔哉!」

(2)一八五三年記:「今年忽忽已過兩月,自新之志,日以不振。」

(3)一八六〇年記:「寸衷微有鬱結,總由中無所得。」

(4)一八六二年記:「近來事有不如意者,方寸鬱塞殊甚,亦足見氣量之不閎、養氣之不深也。」

關於養性,據前述家書中所言,約有數方面:

(1)一八四四年家書:戒驕傲,不自滿。

(2)一八六一年家書:不發牢騷,不怨天尤人。

(3)一八六四年家書:萬事看空,毋惱毋怒。

(4)一八六七年家書:不褊急,息心忍耐。

養身、養心、養性皆為修身。修身,在曾國藩看來,像齊家、治國一樣,可從格物、誠意做起。格物即致知,誠意即力行。

他說:「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養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齊坐屍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一八四二年家書)

其他修身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痛改從前過失,曾國藩在日記中,經常自我檢討,冀圖改過。

一八六四年記云:「近日省察自己短處,每日怠玩時多,治事時少;看書作字、治私事時多,察人看稿、治公事時少。職分所在,雖日讀古書,其曠官廢弛,與廢於酒色遊戲者一也。」

一八六九年記云:「余日衰老,而學無一成,應作之文甚多,總未能發奮為之。忝竊虛名,毫無實際,愧悔之至。」

一八七〇年記云:「到江寧任又已兩月余,應辦之事,全未料理,悠悠忽忽,忝居高位,每日飽食酣眠,慚愧至矣!」

曾國藩的修身,是一生的過程。

本文選摘:《近代變局中的歷史人物》作者:張玉法,出版:九州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底片 的精彩文章:

葛劍雄:中國二千幾百年的歷史,為什麼只有「四大美女」?

TAG: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