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年前的今天,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百歲老人楊絳逝世

兩年前的今天,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百歲老人楊絳逝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老驥伏櫪)

【2016年5月25日】兩年前的今天,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百歲老人楊絳逝世

楊絳,1911年7月17日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無錫。因排行老四,本名楊季康。由於北京話的連讀,「季康」被兄弟姐妹們叫得吞了音,就變成了減縮版的「絳」。所以後來才有筆名楊絳。

(楊絳家人合影,後排左二為楊絳)

1932年(21歲),楊絳從蘇州東吳大學畢業後,入讀清華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錢鍾書。兩人一見如故,侃侃而談。說起男女朋友的事,錢鍾書急切地澄清:「外界傳說我已經訂婚,這不是事實,請你不要相信。」楊絳也說:「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這也不是事實。」兩人怦然心動,一見鍾情。

(年輕正茂的錢鍾書和楊絳)

兩人戀愛時,除了約會,就是通信。有一次,楊絳的回信落在了錢鍾書父親的手裡。錢父好奇心突發,悄悄拆開信件,看完喜不自禁,大讚:「此誠聰明人語!」

在錢父的大力讚許下,1935年,兩人完婚,牽手走入圍城。隨後兩人一同去英國牛津留學。在留學期間,1937年女兒錢瑗出生。

(1934年,楊絳和錢鍾書在北平)

1938年,夫妻回國,在湖南藍田國立師範學院教書。1944年,錢鍾書辭去工作,在家潛心寫作《圍城》。用時兩年完稿,全靠楊絳維繫家用。《圍城》出版後,轟動一時。

楊絳也出版了的英國式喜劇《弄真成假》、《遊戲人間》等作品,著名劇作家夏衍看了,讚不絕口:「你們都捧錢鍾書,我卻要捧楊絳!」

(楊絳、錢鍾書與女兒錢瑗)

1958年,47歲的楊絳決定自學西班牙語,翻譯《堂吉訶德》。她無師自通,堅持不懈地完成了這艱巨的翻譯工作。她翻譯的版本至今仍最受歡迎。

幾十年後,1986年西班牙國王到訪中國,特意頒給她「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勳章」,以表彰她的成就。

(1962年楊絳和錢鍾書)

文革開始後,1969年11月,錢鍾書被下放到河南的「五七幹校」。第二年,楊絳也被下放到那裡,被分配在菜園幹活。兩人宿舍不過十分鐘路程,因此經常私密相會。

(楊絳、錢鍾書與已為語言學教授的女兒錢瑗)

從1994年開始,錢鍾書住進醫院,纏綿病榻。不久,女兒錢瑗也患肺癌住院。女兒與錢鍾書相隔大半個北京城,八十多歲的楊絳只得來回奔波,兩邊照顧。1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傑作」的愛女錢瑗去世。一年後,錢鍾書也去世了。

(相濡以沫的楊絳和錢鍾書)

此後,楊絳深居簡出,少有露面。可在她92歲高齡時,她竟然重新提筆,打開塵封多年的記憶,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集《我們仨》。

2001年,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在清華大學成立了「好讀書獎學金」。當年捐獻72萬元,到2010年,已達800萬元。

( 可愛可敬的楊絳先生)

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她曾翻譯英國詩人蘭德的詩歌《生與死》:「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本文是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34篇作品,營員「老驥伏櫪」的第2篇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40年前的今天,抗日戰爭中拜會過汪精衛的傳奇紅色特工潘漢年病逝
39年前的今天,從倒數第一到順數第一的勵志科學家童第周病逝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