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估值或超Uber,風口浪尖上的出行巨頭又雙叒叕要上市了?

滴滴估值或超Uber,風口浪尖上的出行巨頭又雙叒叕要上市了?

「上市」、「安全性」、「融資」,滴滴三個永恆不變的話題。

赴港上市

已經記不清這是滴滴出行第幾次在媒體的口中「被上市」了,但相對來說,這次港媒披露的內容要比之前靠譜的多。

近日,有港媒披露,滴滴出行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啟動上市計劃,目前滴滴方面初步決定將上市地點放在香港。

該報道還指出,滴滴可能考慮不同上市架構,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權的形式上市。

除此之外,滴滴也在積極尋求投資人,目前給出的詢價估值約為550億美元,與去年底最新一輪融資時估值相近。

據悉,滴滴最終上市時市值或能達700億至800億美元。

那麼也就是說,滴滴出行IPO一旦順利完成,屆時將會超越全球另一網約車龍頭Uber的約700億美元估值,而Uber目前尚無IPO計劃。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表示,科技企業小米的IPO步伐也受到了滴滴方面的關注,「滴滴現在就是以小米為樣本,小米的市場反饋如果好的話,滴滴肯定會加快上市步伐」。

造血能力

據公開報道,滴滴出行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相繼完成了十多輪融資,獲得的融資金額總計接近240億美元。

2017年12月21日,滴滴當時宣布完成超過40億美元的H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軟銀、銀湖資本等,此次融資對滴滴估值達到560億美元。

目前,滴滴出行主營業務包含計程車、快車、專車、順風車、共享單車等,可以說滴滴的業務面已經覆蓋了全出行領域,並一舉成為了國內霸主、全球巨頭。

就在3天前,滴滴出行被眾多業內人士進行了一輪口誅筆伐,紛紛指責滴滴出行為互聯網企業中的「巨嬰」,只會「融資喝奶」,毫無造血能力。

眾所周知,此前滴滴能夠為上市營造一個良好的利潤,在與優步中國合併後,滴滴的考核標準從之前的市佔率、日單量、用戶數,逐漸變為各條業務線的收支平衡,其虧損額度雖收窄至18.9億~25.1億人民幣之間,但仍在虧損。

2017年滴滴交易總額為250億-270億美元,主營業務虧損逾2億美元,整體虧損逾3億美元,盈利能力堪憂。

造成這樣的局面,或許與滴滴的商業模式是息息相關的,滴滴出行主打C2C模式,而這部分受眾對於價格的敏感性極高,沒有高額補貼的支撐,很難維繫下去。

所以滴滴為了能夠穩固住自身的市場份額,就必須要燒錢補貼,而這對於資金來說就是一個無底洞或是死循環,融資——補貼——再融資。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而為了尋求新的盈利模式,滴滴還上線了一款針對司機的現金貸產品——滴水貸。

在目前資金使用成本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滴滴的現金貸未來情況如何雖不明了,但是滴滴主營業務面臨的盈利壓力卻是由此可見一斑。

需要注意的是,滴滴在運營中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運營壓力

滴滴的投資人還有多少錢來供滴滴燒,業內的矚目不僅又為滴滴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除了宏觀因素影響外,滴滴自身的運營能力也屢遭質疑。

5月6日,隨著21歲空姐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殘忍殺害,社會對滴滴運營相關問題的質疑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中,滴滴進行了包括暫停順風車運營等一系列整改措施。

近日,經過整改的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但是人們對於滴滴的安全性仍持懷疑態度。

5月13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自己在首都機場打車回學校時,叫了一輛快車,在滴滴上顯示車輛牌照為京R2N8P5,但來的卻是牌照為冀R2N8P5的車輛。

需要注意的是,這輛套牌車這麼套牌這麼簡單,目前北京並沒有京R開頭的車牌投入使用,而在評論中可以發現此前也有網友打到過京D號段的車牌,而京D事實上為警用車牌。

那麼這些根本不存在的車牌,在滴滴平台中又是如何過審的?滴滴多次強調自己在打擊黑產方面已經不遺餘力,那麼成果又在哪?

不可否認,安全問題始終是滴滴繞不過的一個坎兒,能否解決這一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滴滴的未來。

而除了安全問題外,競爭對手的殺入也是滴滴出行必須要面對,前段時間,有媒體分析稱「滴滴無朋友」,如今網約車市場的局面下,滴滴這位孤膽英雄還能撐多久?

3月21日美團打車殺入上海市場,以低抽成、乘車補貼的方式,3天內迅速拿下上海30%市場,美團在北京、成都等地的搶奪也在路上。

不久後,高德選擇切入順風車業務入局,並主打零抽成的公益牌。

目前,高德已在武漢、成都上線相關功能,下一步將在北上廣深杭招募,開始跑馬圈地。

除了這些新入局者外,一些滴滴的老對手如今也在與滴滴搶奪更多市場的路上。

今年1月份嘀嗒拼車升級為嘀嗒出行,並開始搶佔計程車業務;首汽約車在去年底完成了7億元的C輪融資,也同樣在北京布局計程車業務,打造網約車+計程車相互補充的出行格局;2018年初,易到宣布未來將在各大業務城市接入計程車業務。

那麼在諸多內憂外患的影響下,在還未尋找到盈利點的情況下,上市的成功率有多大?這還需要時間去檢驗。

但可以預見的是,滴滴上市是遲早的事情,柳青是做投行出身,讓這樣的老闆踏踏實實做實業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滴滴如果不上市,老闆們又如何套現?

———— END ————

行業爆料、加入讀者交流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界 的精彩文章:

飛豬三倍賠付不規範退改簽;素凱泰The Retreat揭幕;眾信旅遊優質產品讓利惠民;關島觀光局啟動全球推廣
八爪魚、道旅相繼獲得資本青睞,旅遊B2B迎來第二春?

TAG:旅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