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理1、2、3主幹知識簡要梳理

地理1、2、3主幹知識簡要梳理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與天體系統:天體是宇宙間的物質存在形式,是宇宙物質特徵的表現。天體系統則是宇宙運動特徵的表現,是相鄰天體相互吸引、繞轉而形成的系統。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條件包括宇宙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關鍵是自身條件,即有適宜的溫度、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和液態水。

3.太陽輻射是促進地球上水循環、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為人類的生產、生活直接或間接提供能源。

4.太陽大氣層由里到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太陽活動的重要標誌是黑子和耀斑,其周期約為11年。當其發生時,可能會擾亂地球的電離層從而干擾地球上的短波無線電通訊;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兩極地區會出現極光;誘發自然災害,如水旱災害。

5.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方向都是自西向東。自轉角速度除極點外,各地都相等,每小時15°;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位於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遠日點時,公轉速度較慢。

6.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有:晝夜交替、地方時、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方向發生偏轉。7.我們把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將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區時。我國統一使用的北京時間為東八區(時區)的區時,也是120°E(經線)的地方時,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並把此界線叫日界線。

8.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作往返運動,所需時間稱為回歸年。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在赤道;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

9.地球公轉運動的地理意義是: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0.除赤道外,全球同緯度地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夏至日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南半球各地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且越往南晝越短,夜越長,南極圈以南出現極夜現象。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端降低。

11.從天文看四季,夏季是一年內晝最長、正午太陽最高的季節;冬季相反。

12.五帶的劃分:有太陽直射的範圍為熱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地方為南寒帶、北寒帶,既無太陽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現象的地方為南溫帶、北溫帶。

13.地球的圈層結構:縱波比橫波速度快,縱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橫波只能通過固體。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為界,可以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的平均厚度是17 km(陸地部分較厚、大洋部分較薄)。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合稱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生物圈、水圈、大氣圈和岩石圈等,這些圈層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2

大氣環境

1.大氣的受熱過程: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是地面;大氣主要通過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起增溫作用。大氣輻射中向下的部分,因為與地面輻射的方向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與地面輻射相反,將熱量還給地面,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的作用。

2.熱力環流的形成原因:

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地面受熱不均→空氣的垂直運動(受熱上升,冷卻下降)→同一水平面形成高、低氣壓中心,產生氣壓梯度(空氣上升運動在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空氣下降運動在近地面形成高壓,高空形成低壓)→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風,熱力環流形成。

3.風與風向:

通常所說的風是指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向則是指風的來向,通常,近地面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風向與等壓線斜交;高空的風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4.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稱為大氣環流。全球共形成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牢固掌握氣壓帶和風帶的名稱及在地球上的緯度分布)。由於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導致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也做周期性的季節移動,就北半球來說,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地區是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東亞地區季風形成主要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盛行西北風,寒冷乾燥;夏季盛行東南風,高溫多雨,而南亞季風除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外,還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有關,冬季盛行東北風,溫和乾燥;夏季盛行西南風,高溫多雨。

6.常見天氣系統:根據冷暖氣團勢力情況的不同,可以將鋒分為冷鋒、暖鋒和准靜止鋒

等類型。冷鋒過境時,可能帶來雨雪天氣。冷鋒過境後,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

7.氣旋是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的大氣旋渦,受其控制多陰雨天氣。

反氣旋是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大氣向外輻散,受其控制多晴朗天氣。颱風是氣旋強烈發展的一種特殊形式。颱風災害主要有狂風、暴雨和風暴潮等。

8.氣候因子是指形成不同氣候特徵的影響因子,即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因子主要有四個: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面(下墊面)狀況、人類活動等。

3

地球上的水

1.水資源的概念及衡量指標:廣義的水資源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狹義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衡量一個地區或國家水資源豐歉程度的指標是多年平均徑流總量。

2.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開源措施:合理開發和提取地下水;修水庫蓄水;跨流域調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節流措施:改進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

3.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復始連續運動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包括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徑流輸送四個主要環節,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地表徑流。從空間分布來看,水循環可分為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和海陸間循環三種類型。

4.河道中水量的多少與變化取決於河流的補給類型。降雨、地下水、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和湖泊水是河流重要的五種補給水源。

注意:以降雨補給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在夏季,如地中海氣候區冬季為汛期。

5.洋流的分類及分布規律:洋流按性質可分為暖流和寒流。北半球中低緯海區形成順時針的大洋環流;北半球中高緯海區形成逆時針的大洋環流;南半球40℃~60℃之間的海區形成西風漂流(寒流);北印度洋海區形成季風洋流,夏季順時針運動,冬季逆時針運動。

6.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洋流對流經大陸沿岸的氣候影響很大,暖流起增溫增濕作用,寒流起降減濕作用。洋流對海洋污染的影響:降低污染程度、擴大污染範圍。

4

地表形態的塑造

1.地質作用按其能量來源,可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內部,主要是地球內部的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等。內力作用對地殼的發展變化起主導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其次是重力能,它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

2.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引起地表高低起伏。

3.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和斷層。

從形態上來看,背斜一般是岩層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層向下彎曲。從岩層的新老關係著,背斜中心部分岩層較老,兩翼層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層較新,兩翼岩層較老。

在斷層中,如果斷層的位移以垂直方向為主,則相對下降的岩體稱為地塹,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國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等;相對上升的岩體稱為地壘,發育成塊狀山嶺或高地,如我國的泰山、華山、廬山等。

4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使得地表趨於平緩。

5.河谷是典型的流水侵蝕地貌,沖積平原是典型的流水沉積地貌,沙丘是典型的風力堆積地貌,冰斗和角峰是典型的冰川侵蝕地貌。黃土高原是由風力沉積作用形成的,而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是由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

6.地殼物質循環:岩漿經過噴發、冷卻和凝固形成岩漿岩,岩石經過外力作用形成沉積岩;已經生成的岩石經過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岩;岩石經過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漿。

7.河流地貌的發育:河流的上游以侵蝕作用為主,中游以搬運作用為主,下游以堆積作用為主。其中上游以下蝕作用為主、中游以下蝕和側蝕為主、下游以側蝕為主。河流的堆積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統稱為沖積平原,在上遊河流出山口的位置由若干沖積扇形成沖積-洪積平原,在中游凸岸形成河漫灘平原,下游形成河口三角洲。8.山地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山嶽地區相對高度大,地形崎嶇。一般情況下,山嶽地區的交通運輸主要以公路為主,然後才是鐵路。山嶽地區的交通運輸線路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在其他地區密度比較低。在山嶽地區修建公路和鐵路往往需要迂迴前進。

9.河流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高原地區聚落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

形成明顯的條帶狀;山區的聚落分布在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上,形成明顯的條帶狀。

河灣出現在河流發育的成熟期,在河灣處,凸岸堆積凹岸侵蝕,修築港口應選在河灣的凹岸。

5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

1.自然地理環境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繫的整體,這叫做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可以說,地理環境要素間的聯繫體現了整體性,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新功能是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2.自然帶的水平分異規律: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和由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需熟記各自然帶的名稱、對應的氣候類型、植被類型);

3、自然帶的垂直分異規律:從山麓到山頂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山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譜數目越多,垂直帶譜越完整。

4.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是由熱量的差異形成的。由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主要是由水分的差異形成的。從山麓到山頂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是由海拔差異導致水熱組合差異形成的。

5.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在中緯度表現的比較明顯。

6

人口變化

1.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等於出生率減去死亡率。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人口增長模式有三種類型。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傳統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現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以歐洲和北美洲為代表的發達地區,人口增長模式已進入現代型。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死亡率已經降至與發達國家相當的水平,但是出生率仍然較高,所以人口增長模式是傳統型。因為發展中國家人口佔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總體來看,世界人口增長模式仍處於傳統型。中國是現代型。

3.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自然增減和人口遷移。

人口遷移就是人的居住地發生改變,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環境的變化、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等,其中經濟因素對人口遷移是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

4.人口遷移的意義:人口遷移能調節人口的空間分布和人才的餘缺;加強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促進經濟發展和縮小地區差異。

5.環境承載力是指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所以,人口數量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為估算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整個地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提出了環境人口容量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6.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許多因素的制約,有資源、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其中資源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7

城市與城市化

1.城市功能區:住宅區是城市中最為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被分化為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商業區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幹線的兩側或街角路口,主要為點狀或條狀分布。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還會形成一個特殊的商業區——中心商務區。由於工業生產過程中有大量的運輸需求,這就決定了工業企業需要尋求靠近河流、鐵路、公路等交通比較便捷的地帶來布置其廠房、倉庫等設施;為了降低成本、保護環境,市區的工廠企業紛紛向外搬遷。

2.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市空間結構有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3.影響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在經濟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地租。影響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市中心遠近兩個方面,除了經濟因素以外,城市空間結構還受到收入水平和知名度等經濟因素、行政因素和歷史因素等方面的影響。

4.通常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城市的等級。一個城市的服務範圍除了包括城市本身,還包括城市附近的小城鎮和廣大的農村地區。

5.城市等級與服務功能的關係:小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範圍比較小;大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範圍相對較大。不同等級的城市數目和相互距離是不同的,等級較高的城市數量較少,等級較低的城市數量較多;等級較高的城市相距較遠,等級較低的城市相距較近。

6.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鎮聚集和城市範圍不斷擴大、鄉村變為城鎮的過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標誌是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

7.城市化的時間差異:從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來看,城市化水平隨時間的變化可表示為一條拉平的「S」形曲線。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正處於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階段,城市化水平較低,但城市化推進快,已經出現了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城市化問題。發達國家大都進入了城市化的後期成熟階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長趨緩甚至停滯;一些大城市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8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農業的區位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農業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繫。這些因素就是農業的區位因素。農業的區位選擇實質就是對農業土地的合理利用。

2.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自然環境因素,如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會環境因素,如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科技、勞動力等。

3.亞洲水稻種植業發展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有地勢平坦、雨熱同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社會經濟條件有勞動力豐富、市場需求量大。其特點是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穀物農業:商品穀物農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農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這些國家的商品穀物農場一般是家庭經營的。我國的東北和西北也有這類農業,我國的商品穀物農場一般是國營的。

5.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條件有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氣候溫和、交通便利、市場廣闊、機械化水平高等。特點有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專業化水平高等。大牧場放牧業和商品穀物農業相比,最顯著的自然條件差異是乾旱半乾旱的氣候區,植被稀疏,不適宜經營種植業。

6.乳畜業是隨著城市發展而形成的商品化、集約化的畜牧業地域類型,其生產對象主要是奶牛,產品是牛奶及其製品。西歐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有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平原地形。社會經濟條件有交通便利、市場廣闊。

7.潘帕斯草原發展大牧場放牧業的有利條件:氣候溫和,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於大規模經營;距離海港近,有利於商品經營。

8.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主要分布在其東南部和西南部,其優越特點表現為: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效安排農牧業生產,市場適應性強。

9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1.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除了交通、市場、技術、原料、勞動力等經濟因素,還有環境因素、政策因素和鄉土情感等。

2.不同的工業選擇區位時需要考慮的主導因素不相同。原料導向型工業要靠近原料豐富的地區;市場導向型工業要靠近消費市場廣闊的地區;動力導向型工業應建在火電廠或水電站附近;勞動力導向型工業則布局在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技術導向型工業要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達地區。(根據工業所投入生產要素的比重判斷工業導向類型)。

3.具有工業聯繫的一些工廠往往近距離聚集起來,形成工業集聚現象,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進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取得規模效益。它還可以共同利用基礎設施,節約成本。

4.傳統工業區,如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等,一般都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工業地域。傳統工業區目前普遍面臨著原料和能源消耗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等問題。

5.義大利新工業區的特點是以中小企業、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多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鎮或農村,但密切協作;專業分工明確。

6.美國「矽谷」的區位條件包括: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軍事訂貨。

7.高技術工業的特點是:科技人員比例高,生產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高。

10

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1.生產活動中主要的地域聯繫方式有郵政通訊、商業貿易和交通運輸。在五種交通運輸方式中,運量較大的是水路運輸,運輸速度最快的是航空運輸,靈活性最強的是公路運輸。

2.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時間、運量或者運價,同時還要考慮是否具備相關的運輸條件——河流、鐵路、公路等。

3.交通運輸網中的線和點的布局都要受到經濟、社會、技術和自然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分析港口的區位條約時,主要從停泊條件、築港條件、經濟腹地和城市依託等方面分析。

4.交通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聚落空間形態往往沿交通幹線擴展,形成聚落的主要發展軸。交通線的衰落也會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5.交通運輸對商業網點的影響:平原地區,交通便利,商業網點沿交通線分布,密度大;山區地勢起伏大,交通運輸線路稀少,運輸方式單一,商業網點密度小。交通運輸不僅影響商業網點的分布密度,還會影響商業網點的分布位置。很多商業網點以交通最優的原則,布局在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6.山區地勢起伏大,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通線路少,所以居民點、商店沿地勢低平的公路分布,商業網點密度小,商店規模小。

11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1.人地關係思想的歷史回顧:人類社會在採集漁獵時代,人類與環境保持著一種原始的平衡關係,人類對環境既崇拜又依賴;進入農業文明,人類開始大規模利用土地等資源,與環境的對抗性明顯增強;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但是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問題逐漸從局部擴展到全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類在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中,應該協調人地關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環境問題的類型: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生態破壞主要是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造成的;環境污染則是由於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使環境質量下降。

3.環境問題的產生與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密切相關,所以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在發展中產生,也要在發展中解決。

4.可持續發展有著豐富的內涵,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公平性原則、持續性原則和共同性原則。

5.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循環經濟是新世紀國際社會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新的實踐模式,也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在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中,實現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是清潔生產。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我國大力推行生態農業,以實現循環經濟。公眾要實行文明消費、適度消費、低碳生活。

6.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例如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土地荒漠化等,已經危及人類的生存。

7.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龐大的人口壓力、資源短缺令人擔憂和嚴重的環境危機。

12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及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1.區域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產生很大影響,例如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農業生長期的差異,主要是因為兩者熱量條件、緯度位置、氣候條件的差異。長三角與松嫩平原糧食商品率的高低差異,主要是兩者土地條件差異和人口密度差異造成的。

2.隨著區域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是不斷變化的。長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系,在開發的初期是人們交通的阻隔,隨著經濟的發展,其為區域聯繫提供了天然水道。

3.荒漠化是指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現象。它是氣候變異等自然因素與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產物。主要表現為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引起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4.我國西北地區乾旱自然特徵包含荒漠化的潛在威脅。引起西北地區荒漠化的人為因素,一方面是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另一方面是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包括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5.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的三項內容:一是預防潛在的荒漠化威脅,二是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西北地區防治荒漠化的五項主要對策與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係,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控制人口增長。

6.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三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風固沙,長江上游林區的主要作用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城市行道樹的作用是吸煙滯塵、降低噪音、美化環境。此外森林還有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維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因此人們稱森林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7.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熱帶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區是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和東南亞地區。

8.導致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是人類的開發。在亞馬孫地區破壞雨林的人類活動主要包括過度的遷移農業、大規模的農場和牧場的開發、商業性的木材採伐以及採礦和水利及公路的建設。

9.面對雨林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保護雨林放在第一位。

保護亞馬孫雨林的計劃和措施: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加強雨林的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的選擇性採伐和更新造林相結合;鼓勵保護性開發,如雨林觀光,生態旅遊;加強雨林緩衝區的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區進入雨林區的機會。

13

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

1.人類使用的能源可分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風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陽能等;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2.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的有利條件有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市場廣闊、位置適中、交通便利。就全國範圍來看,對山西省煤炭的市場存在挑戰的能源工程有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和核電站。

3.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設的措施主要有擴大煤炭開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和加強煤炭的加工轉化。

4.區域的能源資源開發要因地制宜,不僅要考慮區域的資源狀況,而且要考慮市場和交通條件。

5.晉煤外運向東的鐵路大致可分為北、中、南三線,依次是大秦線、神黃線、焦兗日線。

6.山西省結合本區資源煤、鐵、鋁的優勢,圍繞能源開發,主要構建了三條產業鏈:煤—鐵—鋼、煤—電—鋁和煤—焦—化。

7.變輸煤為輸電對山西省有利的一面是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緩解了鐵路、公路交通的壓力,不利的一面是加重了當地的大氣污染和水資源緊張的局面。

8.田納西河流域的地形、氣候、水文特徵以及礦產資源的蘊藏狀況,決定了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的方向。

9.田納西河流域內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銅、鋅和磷等。

10.田納西河早期開發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土地退化、植被破壞和環境污染。

11.田納西河以梯級開發作為流域開發的核心,在防洪、航運、發電、提高水質、旅遊、土地利用實現統一開發和管理。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12.長江流域水能豐富的流域條件:流域氣候濕潤,降水充沛;上中游地勢落差大;支流多,流域面積大。

13.歐洲內河航運量大的條件:降水豐富穩定,水網稠密,水位變化小;多平原,水流平緩,流通里程長;地勢起伏小,大河之間有運河相通;經濟發達,運輸需求量大。

14

區域經濟發展

1.我國東北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氣候條件主要是濕潤、半濕潤的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地形條件是多種地形,適宜發展多種經營;有利的社會經濟條件有工業發達,有利於推進農業機械化與產業化的發展,人口密度低有利於大規模的機械化,商品率高。

2.東北地區發展農業最有利的條件是黑土肥沃,最不利的自然條件是熱量條件差。

3.東北地區作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其突出的特點有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和地區專業化生產。

4.東北地區農業發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平原地區發展耕作農業,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發展林業和特產業,西部高原發展畜牧業。

5.20世紀以來,東北地區農業發展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有環境污染和農業生態退化,如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和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鹽鹼化、草場的退化。其主要原因有人口激增和土地不合理地利用。

6.東北地區的平原區農業發展方向: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推進農業向規模化、專業化、生態化方向發展。

7.東北地區的西部草原農業的發展方嚮應圍繞的兩大主題是生態建設和增加農牧民收入。

8.東北地區的山區農業發展方向:以森林保育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同時,多元開發特色農產品。

9.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的國際背景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有利的國內條件有對外開放政策、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沿海分布、毗鄰港澳和東南亞。

10.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的第一個階段工業增加值增長緩慢,以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產業,發展該產業的優勢是勞動力成本低。第二階段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產業,其原因有國內政策優勢不明顯,工資水平升高,國外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和發達國家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

11.珠江三角洲地區迅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產業升級面臨困境、城市建設相對落後和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針對上述問題,珠江三角洲地區採取了許多積極的措施進行調整和治理:產業結構調整、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加強規劃與管理。

15

區際聯繫和區域協調發展

1.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原因是區域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不匹配。我國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有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北煤南運等。

2.我國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東部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存在顯著差異;調整能源結構;我國油氣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3.西氣東輸對東西部協調的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東西部協調發展;有利於西部地區減少對薪柴的需求,從而減少對植被的破壞。

4.天然氣的優點是清潔、使用方便、燃燒效率高和比較價格低。我國天然氣的分布特點是西多東少,北多南少。陸地上天然氣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川渝和陝甘寧四大氣區。

5.產業轉移是指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有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場因素,此外還有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國家政策、地價變化、環境污染等。

6.產業轉移對區域的影響有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

7.發展中國家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可以加快本國的經濟調整,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從而加快工業化的步伐。

長按上方二維碼,獲取更多有用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洲洋地理 的精彩文章:

TAG:洲洋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