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氣血通於脈,切脈而知病

氣血通於脈,切脈而知病

對於中醫,大家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把脈了,很多人覺得中醫能從摸脈上知道病情,很神奇,什麼都不問,只要摸脈就能知道,過度神話了中醫。

為什麼說切而知之者謂之巧?因為大多數時候把脈是指下難明,為什麼指下難明,很多人摸到脈,只能摸到脈的跳動,而不知道脈搏的跳動的力度和快慢代表什麼意思,而且切診是有一定的主觀性判斷,是通過醫生長期的臨床經驗來進行判斷的。

切診也能看得出這個中醫是否靠譜,因為切診是要摸兩隻手的脈象,而不是一隻手,因為右手的寸關尺,分別代表肺脾右腎,左右的寸關尺,分別代表心肝左腎。

切診並不是取巧,反而《傷寒論》、《金匱要略》等書籍中,都以脈象的表現或變化作為對疾病診斷的依據。

最基礎的脈象有二十四種,由西晉王叔和所著,總結了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這二十四種病脈,這些脈象中,我只能摸出十六種,但這十六種在我對病人做診斷時有很大的幫助,關於這二十四種脈象的感覺大家有興趣可以上度娘看看。

在跟老師的時候,來了一個黃疸病人,老師摸完脈之後就對我說:「這個病人的肝脈是一個弦脈。」而我摸到的這個脈象,和書上所提到的「端直而長,挺然指下,如按琴弦」完全是不同的感覺,琴弦是又細又緊,而弦脈給我的感覺是,把手輕輕搭上去,會明顯的感覺到關部會有敲打的感覺,這點和書上完全不同。

過了幾天,來了一個老人家,老師摸完脈之後什麼都沒說,就叫我摸脈,當時我給老人摸脈的時候,我就明顯的發現,這個老人的脈,跳一次停一秒左右,就緊接著跳兩次,我起初以為是錯覺,但摸了差不多一分鐘左右,發現老人的脈,依然是這個樣子,老師就問我,這個老人是什麼病,什麼脈。我當時回答了是個結代脈,心律失常的一個病人。

後來,來了一個四十多歲的一個病人,因為老師忙,聽了病人的主訴開了葯就去給其他病人打針了,我幫這個病人量血壓,順便摸脈的時候,發現這個病人也是個結代脈,我個人覺得吧,心臟出現問題還是得多小心,但是這個病人沒有任何的心臟病表現,只是一個心律不齊。

過年回家的時候,給一個姐姐摸過脈,摸脈前她什麼都沒說,摸完之後,我問她是不是最近休息不太好,她說:「是的,最近兩個星期晚上不怎麼睡得著。」因為摸脈的時候,我明顯的感覺到,她的心脈跳動無力,證明她的休息不太好,甚至有些煩躁的表現。

前段時間,我因為經常大便不成形,黏黏膩膩拉不幹凈,我給自己摸脈,摸了之後發現脾脈不好,明顯的能感覺到跳動無力,用力按了之後就摸不到脈的跳動了,這代表著,我的脾氣虛,運化無力,之後吃了一段時間葯,癥狀有所緩解,脾脈的跳動也明顯有了改善,用力按了之後,還是能摸得到脾脈有力的跳動。

說明脈象可以表現人體相應臟腑的功能,氣血是否正常,以此可以給醫生提供開藥的依據。

這些都是我所遇到的一些病脈,也算是一些個人的經驗,切診並不是那麼神奇,只要經常去想,經常摸一下正常脈象,當摸病脈的時候,不同的地方你就能明顯感覺到。

小提示

孕婦孕期容易壓迫直腸造成便秘和痔瘡,這個是正常現象,但生產完之後,腹腔和宮腔的恢復不順利就需要藥物介入,不然吃東西容易造成食積或大便乾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雜記 的精彩文章:

肺不僅僅只是呼吸

TAG:醫雜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