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海水引到沙漠里,改變沙漠氣候,是個好主意嗎?

把海水引到沙漠里,改變沙漠氣候,是個好主意嗎?

很多人想把海水引到沙漠里,灌溉沙漠,改變沙漠氣候,形成適宜人類居住的綠洲。這種想法雖好,但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實際上不可行。

沙漠成因有很多種,我們拿最廣泛的兩種沙漠來說吧。以中東地區和撒哈拉地區來說,中東地區之所以形成沙漠氣候,是因為全年副熱帶高壓系統控制。什麼意思呢?就是,上升氣流才能帶來降雨,而這個地區常年是下沉氣流,形不成降雨。即使蒸發量增大也不能形成降雨。

而且,把海水引入,不僅不能形成降雨,大量海水還會滲入地下,導致地下水鹽鹼化無法飲用,引起大量綠洲動物、植物死亡,帶來生態災難。

海水蒸發後,大量鹽分留在地面,形成鹽鹼地,這種地面不僅寸草不生,地面鹽分還會被風暴裹挾,形成含有大量鹽分的沙漠風暴,風暴會將鹽分吹到更多地區,造成更大規模的生態災難。

目實際上沙烏地阿拉伯已經廣泛應用了海水淡化灌溉技術。海水經過沿海地區海水淡化工廠處理,製造出淡水,然後通過管道將淡水運輸到內陸,使昔日沙漠變成阡陌縱橫的農田、村莊。不過問題是,用淡化海水灌溉成本過高,小麥的收購價比國際市場上高好幾倍,因此基本沒有什麼國際競爭力。

中國沙漠主要是位於大陸內陸地區,水汽難以到達,長期乾旱少雨風力侵蝕堆積形成沙漠。這時有些人會認為,寧夏以西地區,有封閉盆地和山脈抬升作用,還有許多鹽湖,貌似海水西調應該行得通吧?其實,還是行不通。

首先是海水淡化問題。直接將海水送入沙漠,那麼海水裡的鹽分和其他礦物會污染地下水,所以需要建立專門防滲湖泊,盛放海水。又要因為甘肅以東地區海水蒸發後無法形成山脈抬升降水,需要用管道運輸到甘肅以西地區,然後建立海水蒸發場。

這時問題來了,運輸海水能達到改變氣候地步,那麼至少需要1條黃河水量,連續蒸發十幾年才能才能改變氣候吧?黃河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提升到提高到海拔1200米高度,每立方米需要6度電差不多,那一條黃河水量就需要3444億度電,再算上運輸到甘肅、新疆的管道電費,大概再翻倍一倍,也就是需要6888億度電。相當於2座三峽水利樞紐全年發電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萬年曆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萬年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