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氣場,如何構建自己的氣場
什麼是氣場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聽到身邊的人說某某氣場很強,但你具體去問他怎麼個強法,他又說不清楚。最後就告訴你,反正就是很強,不信就算。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氣場。在百度百科上對於氣場的解釋是這樣的:「氣場是對人散發的隱形能量的描述,它是人能把握到的自然規律的多少。人越順應自然規律,氣場就越大,越背離自然規律,氣場就越小,自然規律正好與人的身體和心理活動的規律是一致的。」
通過這個解釋我們可以把握住一個關鍵詞,就是「自然規律」。學過中學政治的同學一定知道,自然規律並不是我們印象中認為的大自然的規律,而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換句話說就是被我們老祖宗稱為「道」的東西。比如說傳銷的南派,這個南派和北派不同,北派偏暴力,多靠一些軟禁的手段,而南派就溫和多了。南派主要就是利用了人性的規律,而且還是規律中的bug,你的任何懷疑他都能給你找到反駁的理由,說到最後你不得不信啊。
這本質上就是利用了人思考的惰性,人總是喜歡讓別人給出一個現成的答案然後照著去做,至於靠不靠譜很多人即使是懷疑,但是遇到一些似是而非是的反駁後就沒有分辨力了。其實如果我們能夠在遇到問題時能進行多幾個WHY的追問就能夠很大程度的避免落入圈套。例如有的傳銷組織會說「我們是傳銷嗎?那我們開在政府旁邊,政府為什麼不管?」你如果追問就可以得出答案,「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政府哪有那麼多時間管這些事,除非有人舉報。」
強氣場可以對弱氣場形成降維打擊
既然說「氣場」,那首先要說說「場」是什麼。場是一種看不見但客觀存在的輻射波,通常具有一定的範圍。比如我們去旅遊的時候,有人會莫名其妙的帶回來一堆東西,回來一看自己早已經有了,這就是因為受到了當時那種場的影響。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件事來。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邀請我去看一個創業演講,說是一個氣場很強的人主講,我一直以來對這方面有興趣,剛好那天沒啥事就去了。演講是在一個酒吧進行的,一開始請了不知哪找來的舞團熱場,走秀。
我在北京看的各種名人專家的演講多了,第一次看到這種花式作死的演講。正在我不耐煩的時候,終於進入正題,主講人走上舞台,是一個30來歲長得還行的女人。一開始她先說自己去哪旅遊,旅遊一次就花了多少百萬,吃的多好,住的多好,在哪幾個國家又買了幾套房,都買了什麼名貴跑車。然後畫風突轉,說她之前是某公司的小職員,每天加班搞得皮膚差、月經不調,偶然的機會她發現了這款減肥代餐產品於是走上人生巔峰,最後的落腳在招加盟商。
這場演講是我聽過最為沒有乾貨的創業演講,既不談商業框架也不談盈利模式,全都是主講人的炫富和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巔峰的鼓吹,一路都是「晚上想了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的你還在等什麼。聽到一半,我實在忍不下去了,但一看我朋友那如痴如醉崇拜的樣子,我知道她中毒已深,我就和我朋友說,我還有事先走了。然後提醒了一句,創業有風險,雖然我知道肯定沒用,但是我盡了作為朋友的義務了。
所以氣場強弱也是分等級的,強氣場的人可以對弱氣場的人形成降維打擊。對於我而言那個演講的就是個忽悠,而我朋友則覺得很厲害。因為我們見過的世界不一樣,我們的心境不一樣。我心中有很堅定的目標,偏離我的目標的一切事物別人再怎麼說賺錢我也不會做。而我朋友不一樣,她跟風,總想找風口,總想快速致富,想迅速實現財富自由走上人生巔峰。所以她的氣場很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所以如果我沒預料錯,結果早已定下。
如何構建自己的氣場
有人可能會說,萬一是真的呢。如果有那個萬一那也沒什麼,巴菲特說過,不要投資自己看不懂的東西。那麼我再延伸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要投資,自己不相信的東西。如果這東西真的火了,我錯過了,那就接受唄,命里無時終是無。但我相信這東西不會火的,就算火那也會很快銷聲匿跡。而我的這些判斷就是基於對自然規律的把握。
因為凡是皆有數,來的越兇猛的越不能持久。就像很多人運動,興緻來了立flag說我要三個月練出腹肌,每天100個仰卧起坐,100個俯卧撐,100個蛙跳,結果沒半個月就累趴下了,堅持不下去了。就是太猛了,總想速成,卻不知道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說這天下真的有什麼成功學,那我想無非就是「欲速慢達,水滴石穿」而已。
是不是說的有些偏題了,好像我們說的是氣場啊,怎麼說到「水滴石穿」上了。事實上並沒有跑題,因為堅持本身就是構建氣場的方式之一。
我自認為自己是個很笨的人,因為小時候我一犯錯就會聽到母親說隔壁家的哪個孩子又聽話又聰明,為什麼沒有生一個那樣的。隨著年月的增長,我漸漸發現年少聰明的人很多,但最後都鮮有成就,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的聰明不可持續。
有一句話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是要知道堅持自己的初心是十分艱難的事,因為成本很高見效很慢,所以大多數人都做不到,人的本性就是追漲殺跌,不願意為收益不確定的東西付出的。
而如果有人能夠持續的去做一件事,在堅持自己的過程中,慢慢的就構築起了自己的氣場。因為不論什麼事總會有人看好和唱衰的,能堅持下來都不容易。並且能夠越長時間的堅持一件事的人,往往都比較自律,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看世界的方法,不會輕易被外界的浮華打亂步伐。
光是這樣還不夠,這只是能夠有氣場,但要氣場強還需要做事有原則。什麼是有原則,古時候有一個人叫柳下惠,如果你沒聽說過這個人,那你應該知道坐懷不亂這個詞,這個詞說的就是柳下惠的事。柳下惠這個人從來都是見官就做,以至於他老婆都看不起他。他卻說這世道本就無道,我能做一點是一點,如果我也隱居起來,那百姓還指望誰呢。
因為當時政治昏暗,所以他一輩子也沒做過大官,而又因為他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則,所以治下百姓十分愛戴和擁護,久而久之賢名就外傳了。很多諸侯國聽說了柳下惠的賢名都過來挖他,說你在魯國乾的不順,不如來我們國家吧,待遇優厚。柳下惠都一一拒絕了說,以直道侍人去哪都是一樣的,你們現在想挖我,等我去了你們也受不了,所以我還是待在家鄉好了。華與華公司的創始人華杉曾說,所謂品牌就是別人口中你的形象。你希望別人口中的你是什麼樣子的,那你就儘力去成為那個樣子。當你堅持成為你設定的那個形象的時候,你的氣場就自讓而然的形成了。
一旦自己的氣場構築起來,那些與自己不相融的人就會自動的被排斥在氣場外,而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就被接納進來了。比如一些女生老是抱怨自己遇到渣男,我說你可能本身就是一顆爛桃樹。所以我很不同意一些職場文章寫的,到職場不要把任何人當朋友。我認為出來混就是來交朋友的,但是你首先要構築自己的氣場,用氣場去隔絕那些與自己不合的人。注意我說的是不和,不是不同。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我們接納那些與自己的志向目標一致的人,但是要包容性格、興趣等不一致的人。
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找生意夥伴和找對象。比如做生意,我們不要什麼錢都賺,有生意來會賺是個人都會,知道什麼時候能賺而不該賺才體現出智慧。我們只和那些懂我們的人的合作,只有價值觀相似才有可能合作的長久,因為企業的可持續經營是一個反覆博弈的過程,博弈的關鍵就在於對方也看得到你認為的好處,所以一個想短期撈一把的老闆和一個想做長期品牌的老闆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就如雞同鴨講,出了矛盾也很難解決。
END
歡迎文末留言評論
別忘了點贊和分享哦
靖遇
ID:jingyu_sikao
乾貨/成長/思考/讀書


TAG:靖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