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余名流事·孫之獬降清

大余名流事·孫之獬降清

核心提示

孫之獬(1591年-1647年),字龍拂,山東淄川人。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中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考成進士,改庶吉士。館試第一,授檢討,後升侍講。

(網路配圖)

崇禎時,孫之獬力主不可毀《三朝要典》。清軍入關後,孫之獬剃髮迎降。清初授禮部侍郎,1645年,清軍克九江,孫之獬自請往任招撫,加兵部尚書,為滿清初期做走狗。

1646年,召還,總兵金聲桓劾孫之獬擅加副將高進庫、劉一鵬總兵銜,被奪職。第二年,孫之獬被農民起義領袖謝遷給滅了家族。孫之獬被恥笑為明清五大漢奸。

(部分史料根據趙爾巽《清史稿》及大庾嶺的民間傳說)

剃頭令

清朝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二十日,清軍攻克江西九江。不到半個月,即六月初五,清軍又打下了贛州和南安府。漢奸孫之獬上疏請求前去南安府招撫。

在上疏中,孫之獬信誓旦旦地表示,我是大清國的臣子,自然追求名垂青史。他還說,我孫之獬要對清廷感恩圖報,根據占卜,此行必然成功,我這一輩子的榮耀就取決於在江西贛南這一戰了。

順治皇帝透過奏疏,看出了年紀已經五十五歲的老走狗孫之獬為滿清賣命、敢於屠戮漢人的「強大決心」。六月初六,順治和清廷就授予孫之獬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頭銜,批准了他馬上南下,拿下大庾嶺即南安府。

史上第一漢奸、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之獬一到江西,只是在洪都南昌呆了一天,就立刻動身南奔,要前往贛南山區南安府。

動身之前,孫之獬就與同僚去拜謁許真君祠,立誓報主,又四處宣示皇恩,收買人心。

南下之後,孫之獬就盡心為清廷效力,半月之內,就很快地安撫了吉州、贛州、寧都三府。

其中,贛州有黃、陳、王、劉四大姓人家,是黃帝後裔、元末武裝陳友諒後裔、漢朝王莽後人、兩漢劉氏皇族後人,從中原南遷而至,是客家人,幾百上千年來盤踞在大庾嶺,不聽官差。孫之獬自甘委曲,前往招徠,使其地納入版圖。

(網路配圖)

不多久,孫之獬就將南安府及其所屬大余縣、南康縣、上猶縣、崇義縣給拿下了。此次征剿中,孫之獬以「滅山賊」為借口,殘殺了三萬多客家山民。

招撫了那三州府之後,孫之獬看到老表們奉行的都是前朝大明風俗,就嚴厲地下令沿途州縣官員按滿清人的風俗,剃頭留辮。

廬陵、泰和、贛縣、會昌、廣昌、信豐諸縣中有些官僚嚴格遵循漢族孔夫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教誨,以剃髮為奇恥大辱,抵觸強烈,降服於孫之獬的漢族官員中,剃髮者亦寥寥無幾。

孫之獬宣揚說,我當年在山東,能夠主動下令全家響應大清的號召,全體剃髮,讓妻子不再纏足。我還由此而被清廷授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這時,南安府大余縣投降了的縣令朱青陽站了出來,說道:「多爾袞就是藉助你的助威,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令,用暴力的方式,在全國強制推行,以血雨腥風終結了傳承數千年的華夏衣冠方式。你是害人蟲!」

還沒等孫之獬被罵得回過神來,南安府崇義縣的投降縣令黃智泓也隨之應從朱青陽,怒斥孫之獬,道:「你個大漢奸!多爾袞借你的勢子,一下子因為剃頭令而在全國屠戮了數十萬老百姓!」

清廷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之獬怒不可遏,拔刀就「嚓嚓」兩聲,殘暴地把朱青陽、黃智泓的首級給斬了下來。

旋即,孫之獬親手將那兩顆首級懸掛在南安府大余縣城水城的青菜街街口。那情形令每一位南安府人都噤若寒蟬、心驚膽戰、惴惴不安。

清朝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江西局勢漸穩,孫之獬非常得意地向清廷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

需要補充的是:不久,清廷權臣多爾袞接到金聲桓的彈劾奏疏,彈劾孫之獬擅自為副將高進庫、劉一鵬加授總兵銜。十月,多爾袞乾脆把孫之獬革職,並且敕令永不敘用。

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山東人謝遷舉兵抗清,聲勢浩大,淄川城破。孫之獬率家人力阻不敵,退回家中,準備自盡。民軍已蜂擁入宅,將孫之獬押解到縣衙,謝遷令其投降。

六月二十二日,老百姓和起義軍將孫之獬雙唇縫上,肢解而死。據《烈皇小識》《順治實錄》等記載:孫之獬一家男女老少全數殺死。孫家的男女皆被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

而孫之獬的下場更慘烈。他被五花大綁達十五天,羈押期間,他的身上被下了五毒,嘴巴被老百姓用大針縫了起來,頭皮上還被扎滿細洞,人們爭相用豬毛給他重新「植髮」。孫之獬慘遭如此戲弄和羞辱之後,最後被肢解碎割而死。

百姓們這樣對待孫之獬,就是為紓解大家內心因「剃頭令」強制實行而帶來的憤懣。而孫之獬在「安撫」江西的那一幕幕,無不令人髮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語善言 的精彩文章:

鵜鶘隊能不能逆襲勇士與火箭會師西部決賽呢?
老照片之——五十多年前的合影

TAG:良語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