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緊不松的相處,讓一切都剛剛好

不緊不松的相處,讓一切都剛剛好

不緊不松的相處,才能細水長流般的讓一切都剛剛好。

嘎瑪仁波切精彩開示節選

心裡充滿善意慈悲,言語就會有分量

一句良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奇蹟

我們的言語能不能讓別人聽著舒心,和這個人是什麼職位、什麼出身,沒有關係。關鍵是這個人是否是用心對待別人。只要善意是從心底發出來的,即使他的行動有些失誤,別人不會為此抓住不放。

一個人心裡越是充滿了善意和慈悲,言語就越有分量。一句良言,不但會化解很多可能發生的爭執,迅速改變被動的局面,還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奇蹟。

不緊不松的相處,讓一切剛剛好

讓一切都剛剛好

長久的愛,需要心量和智慧去維繫。這種保鮮度,更不能缺少尊重和理解的調控。不緊不松的相處,才能細水長流般的讓一切都剛剛好。

直言也需要善巧


直言用善巧的方式表達 可以避免傷人

我們要避免造成無心之過。畢竟這種情形,大多是因為自己的情緒或語言行為,沒有透過大腦,未經分析,就直接從嘴巴或肢體表現出來,這點就需要反省。其實,直言也需要用善巧。有些事情如果用善巧的方式表達,可以避免傷人。

三寶,是一切佛法的支柱


皈依 生命解脫的開始

皈依,是修習一切正法的基石,也是生命解脫的開始。三寶,是一切佛法的支柱。任何人只要誠心皈依三寶,就會開始增長善業,遠離惡業,得到護法神的保護,不離三寶之光明,究竟獲得佛果。

把眾生執為「我所」


一切眾生是我的母親

修持自他交換中的執著交換,是我們可以把原本執著的「小我」,擴大為把一切眾生執著為「我」,三善趣是自己身體的上半身,三惡趣是身體的下半身。或者,一切眾生是我的母親,我作為孩子,把眾生執為「我所」。

對於信仰,你是正信還是迷信?

如果對方問心無愧,就讓他去吧。

未成就之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只能是嘴上說說

殊勝的薩嘎達瓦月,行一善有行萬善之功德

既然是最親的人,為何要說最難聽的話?

捫心自問,你真的是為了眾生在修行嗎?

如果沒有智慧,善良跟愚昧就是同等的。

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的驚人預言!

缺少了菩提心,所有修法都失去真實義。

有時候理智過度,會失了情意。

昌列寺

所修功德成遍知,調伏罪業眾敵怨。生老病死波濤海,願諸有情得解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昌列寺 的精彩文章:

如果對方問心無愧,就讓他去吧
千萬不要把勉強父母學佛,當成是一種孝順

TAG:昌列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