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首詩被評為「萬古開天名作」,李白、謝靈運也仰而視之

這首詩被評為「萬古開天名作」,李白、謝靈運也仰而視之

李白、杜甫二人作為唐代詩壇甚至中國詩壇上的兩座高峰,千載以來無人能及,這已無可非議。但讓二人一較長短,分出孰高孰下,詩界卻是莫衷一是。《全唐詩》引用唐人語,可以看出時人對二人的比較:元稹之言曰:「李白壯浪縱恣,擺去拘束,誠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白居易亦云:「杜詩貫穿古今,盡工盡善,殆過於李。」顯然,元、白二人都認為杜甫要勝李白一籌。這個觀點也被大多數人接受。如果對此還有異議的話,那麼,至少在一首詩上,李白是要對杜甫仰視的,這就是杜甫的《望岳》一詩。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齊魯青未了

詩的大意為: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大地,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大自然的千種美景,都在這裡匯聚,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雲,蕩滌在胸中;翩翩飛鳥,在我瞪大眼睛細看時歸來了。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將天下收入眼中。

這首詩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這是一首被後人高度評價的作品,明清後幾乎所有的詩評著作中,都有對這首詩的評價。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中的「望」字著筆,寫出了詩人近望、凝望、俯望所見到的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造化鍾神秀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讓讀者彷彿看到了詩人的手舞足蹈的興奮勁兒、苦思冥想的揣摹勁和掩飾不住的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這一問,領起了全篇,下面就要通過各種「望」來做出回答。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詩人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一個總的答案。詩人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挺拔,而是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峻。在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亘在那裡的泰山,豈能不高?寥寥五個字,寫盡了泰山的神氣高大。此句被後人極力稱道,宋人范溫《潛溪詩眼》中說:《望岳》詩云「齊魯青未了」,《洞庭》詩云「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語既高妙有力,而言東嶽與洞庭之大,無過於此。後來文士極力道之,終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明人周珽更在《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中說:「齊魯青未了」五字雄蓋一世。「青未了」語好,「夫如何」跌蕩,非湊句也。……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記,千言不了,被老杜數語說盡。隻言片語,說得泰岳色氣凜然,為萬古開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膽。

陰陽割昏曉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是上句「齊魯青未了」的註腳,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個「鍾」宇把天地萬物一下寫活了,整個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給了泰山。山前山後一明一暗,本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可詩人妙筆生花,用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直插雲天的雄偉氣勢,竟然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靜止的泰山頓時充滿了雄渾的力量。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詩人心胸亦為之蕩漾。「決眥」二字尤為傳神,生動地體現了詩人在這神奇縹緲的景觀而前像著了迷似的,想把這一切盡收入眼中,將一切看個明白,因而使勁地睜大眼睛張望,以致於眼眶有瞪裂的感覺。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現得更為形象鮮明。「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盪胸生層雲

末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岳而對泰岳生出敬意,從而冒出征服泰岳的想法。此聯號為絕響,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會當」,意即「一定要」,表現了詩人的決心和豪情。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更寫出了中國人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征服慾望和追求精神。這就是這兩句詩一直為人們所傳誦的原因。正因為泰山的崇高偉大不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極頂的想望本身,也就具備了雙重的含義。金聖嘆《杜詩解》說:翻「望」字為「凌」字已奇,乃至翻「岳」字為「眾山」字,益奇也。如此作結,真有力如虎。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全詩以詩題中的「望」字統攝全篇,句句寫望岳,但通篇並無一個「望」字,而能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可見詩人的謀篇布局和藝術構思是精妙奇絕的。這首詩寄託雖然深遠,但通篇只見登覽名山之興會,絲毫不見刻意比興之痕迹。若論氣骨崢嶸,體勢雄渾,幾乎未有詩作可以企及。清人仇兆鰲《杜詩詳註》說:詩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敘,下二虛摹。少陵以前,題詠泰山者,有謝靈運、李白之詩,謝詩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卻平淺;李詩有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複。此詩遒勁峭刻,可以俯視二家矣。此論可謂精當!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風雅 的精彩文章:

《宋詞三百首》中一首感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詞,很少有人讀過
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細說陸遊唐婉那段凄美的愛情

TAG:古今風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