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一位高僧令人震撼的孝行故事

一位高僧令人震撼的孝行故事

周道丕法師,是陝西長安貴胄里人,自幼抱著出世的大志,七歲就出家做和尚。

十九歲時,長安發生戰事,帶著母親到華山避難,住在山洞中,那時因為兵災的影響,米價很貴,沒錢買米,只得餓著自己的肚子,乞食供母。

母親問他:「兒子吃飽飯了嗎?」

他雖飢腸轆轆,但為了避免母親傷心,回答說:「我已經吃飽了。」

他的父親是一位軍人,在霍山的戰役中陣亡,他母親對他說:「你父親在霍山戰死,屍骨暴露在風霜中,你能把它尋回來安葬嗎?」

法師奉了母命,一路趕往霍山尋取父親的屍骨。可是他看到戰場上東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無法知道究竟哪一具是父親的遺骨。他就日夜地誦經,向空中祈禱說:

「古人精誠的感應,有滴血認骨的事,現在我要尋取父骨,祝願群骨之中,如果有轉動的,那就是我父親的遺骨。」

他專心一志地注視著一大堆白骨,精誠祈禱,過了幾天,忽然有一具骷髏從骨堆中跳出,搖動了很久,他知道這絕對是父親的遺骨,不禁高興得跳起來,把那具骷髏抱在自己的懷中,帶回家中見母親。

就在這天夜間,他母親也夢見丈夫歸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法師帶著父親的遺體回來,隨即安葬。

當時的人,都認為道丕法師的尋得父骨,是至孝的精誠感應所致。

後來法師在朝中講道,常居首席的地位,頗獲朝野人士敬重。

道丕法師的孝行,絕粒而餉母飢,誦經而獲父骨,真是大孝兼乎存歿、至行超乎古今,可說是佛門中具有孝行的模範人物。

益大師有言:「世人病釋氏無父,而釋氏之孝其親反過於世人,傳記所載蓋歷有明徵。」從道丕法師孝行的故事,不僅可以證明至孝的感應,且足以破除世人「釋氏無父」的誤解。

——選自《因果報應故事類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凈土解行 的精彩文章:

蕅益大師:如何在患難中修行?
辯論時必須注意的一個問題

TAG:凈土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