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台媒:兩岸關係不好轉 台灣「斷交潮」難歇

台媒:兩岸關係不好轉 台灣「斷交潮」難歇

【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台媒5月25日發表評論稱,蔡當局22天內連斷多米尼加及布吉納法索2個「邦交國」,卻仍執意推展「踏實外交」。我們同樣都送給這2國軍備品,盡量滿足「邦交國」所需資金、人力,但此種「外交策略」明顯證明失敗,若無法從兩岸關係解決,「斷交潮」恐一幕幕上演。

評論稱,蔡英文上任至今已連斷4個「邦交國」,每次「斷交就指責大陸追逐「金錢外交」。昨日發表談話更從頭到尾真呼「中國」,憤怒之情溢於言表,是否淮備恢復「兩國論」不得而知;且聲明後陸委會宣布,嚴審大陸政府各級官員及相關人士來台,似做好「鎖國」淮備。但台灣究竟有多少籌碼?如此反制,究竟對台灣有什麼好處?

昨天「斷交」事件,台當局應先捫心自問,從「國安」到「外交「團隊完全狀況外。前日「外長」吳釗燮在「立院」信誓旦旦說,「『邦交國』沒亮紅燈」;昨日「斷交」前幾小時,蔡英文和陳菊還開心在臉書直播大啖玉荷包;日內瓦出現布吉納法索無預警提早離開WHA時,台灣「駐布大使」沈真宏卻未即時回報,從上至下警覺性完全不足。

不僅如此,「踏實外交」策略也不足。雖然蔡當局一再宣稱不玩「金錢競逐」,但「邦交國」遊走兩岸要資源無法避免,台灣以「策略性融資」盼綁住「邦交國」,甚至不吝捐助軍品。台灣盡所有可能滿足「邦交國」,但事實證明,「踏實外交」是失敗的,從「國安」到「外交「團隊無人有意改變策略,無人省思兩岸對「外交」的影響,執迷不悟死守結果,就是讓台灣陷入更深的資源耗損。

評論稱,面對「斷交」,蔡英文和吳釗燮昨在說詞中強調,台美等理念相近國家更緊密合作決心越來越強,甚至出現「不再忍讓」字眼,可嗅到蔡英文爭鋒相對意味濃厚「正朝向大陸最不願見情勢發展」。然而蔡英文手中籌碼有什麼?難道「踏實外交」或「新南向「足以對抗大陸國際上的影響力?

不久前,王毅說,希望9月北京召開「中非合作論壇」時,「所有非洲兄弟國家能聚一起」;蔡英文4月17日訪非時,布吉納法索找理由拒絕接待,如今證實已納入「中非合作大家庭」。兩岸對抗螺旋如不斷上升,台灣能否保住史瓦濟蘭,能否保住WHA今年也未提案的兩「邦交國」宏都拉斯與瓜地馬拉,都是未知數。

評論最後稱,選擇對抗,對台灣人民將是不歸路,蔡英文當局該回頭思考兩岸的結,這才是解決台灣「內外困局」核心所在。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布吉納法索最早於1961年與台灣「建交」,1973年曾一度「斷交」,1994年恢復「邦交」至今。台灣「外交」官員曾於2016年9月造訪布吉納法索,提出包括農業、教育與「國防」等合作計劃,承諾未來兩年內將為布吉納法索提供4400萬歐元的金援。

2017年1月,布吉納法索外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為凸顯與台當局的「仗義之勢」,還稱拒絕大陸高達500億美元的「金錢誘惑」,不會為了錢而背叛台灣。

到了2018年4月,蔡英文打著「拼外交」的旗號,「出訪」到萬里之外的非洲。然而布吉納法索總統卻以「其他事由」,拒接了蔡英文到訪。

24日晚,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就布吉納法索同台灣「斷交」一事表示讚賞,他指出,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

當前,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今年9月中國將主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必將掀起中非友好合作新的高潮。近年來,甘比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紛紛同中國實現關係正常化,重返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充分表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勢不可擋。我們歡迎布吉納法索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早日加入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第一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台團體瑞士鼓吹「一邊一國」遭大陸遊客怒懟:如果真那樣你還喊啥?
台「藍天行動聯盟」痛批吳敦義孬種 揚言罷免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