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淘舊書的記憶

淘舊書的記憶

淘舊書的記憶

淘舊書的記憶

讀書人都有淘舊書的癖好,至少都有過淘舊書的經歷。上世紀80年代初上學的時候,每有閑暇必到古舊書店,能消磨半天時光。雖然是窮學生,碰到心儀的好書,還是從牙縫裡擠出錢買下來。好在當時舊書真的便宜,一套30年代商務印書館的《康熙字典》,2塊錢;一套無錫國學專科學校的教材,1塊五。當時似乎覺得平常,現在想來真是不可思議。

漸漸地舊書店跑得就比較少了,一來有了工作,有錢買新書了。二來舊書店後來基本上不賣舊書,專賣新華書店倉底書,價格也不甚優惠。但是淘舊書的習慣倒沒有改變。只是從舊書店轉向了街頭的舊書攤。

街頭舊書攤其實是街頭一景,我隆重建議城管把舊書攤納入特許範圍。一個城市有舊書攤,說明這個城市讀書人的血脈未斷。一塊塑料布鋪開,有的連塑料布都沒有,就在路邊攤開,一本本書,就如同一個個失去父母的孤兒,等待愛它的人認養。這些書絕大部分都被人讀過,許多書還有前人的手澤。每當看到這些書,我常常臆想它們的經歷,怎麼從枕邊、案頭流落街頭。我經常一邊淘選心儀的書籍,一邊和攤主攀談,想弄清這些書的來歷。可氣的是這些攤主往往都不是讀書人,就如同人販子,對他來說這些書怎麼來並不重要,怎麼賣掉才是他關心的。

淘舊書的樂趣就在於和逛古玩市場一樣,你不知道會有怎樣的驚喜在等待著你。有時你會在這裡遇見你朝思暮想、到處尋覓而未見芳蹤的典籍。也有時會有艷遇,發現雖然從未聽說,但讓你怦然心動的好書。有時還會有趣事發生。一次看見一本小書,翻開一看,扉頁上赫然是我的一位尊長50年前的字跡:某年某月某日,某某購於某地。大惑不解,這位尊長是個愛書如命的人,他的藏書怎麼會淪落於此?當場打電話給他,問他是否有這麼一本書。他倒是記得真真切切:唉,被某人借去,後來向他討要,說找不著了,再想買也沒買到。如此一說,我就知道這本書的經歷了。這個某人我也認識,已經作古,或是子孫不讀書,故紙換錢也是有可能的。那本書自然完璧歸趙不題。

書不可外借,讀書人都有體會。書一借出,回來的幾率比借錢出去小多了,即使紅臉索回,也是面目全非。也有因借出的書流入地攤引起不快的。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嘔心瀝血寫成一本書,當然要請同志們教正,和現在的流行作家簽名售書一般,大家自然一番祝賀,並表示一定拜讀。問題是有一位還沒來得及教正,書就被別人拿走拜讀了。拜讀以後毫無懸念地也不會送還,一來二去不知怎麼的就流入地攤,這個過程不超過一個月。湊巧的是作者既然寫書,自然是讀書人,喜歡淘舊書,不幸中的萬幸,那本書被他看見了。於是買下,向教正者討教:你是不是缺錢花,要把我送你的書賣掉?教正者張口結舌,無以自清。其實這樣的故事以前也發生過,記不清是錢鍾書先生還是誰,在舊書攤碰到自己請人教正的書,掏錢買下,恭恭敬敬寫上:請某某先生再正,簽名,再送給那位,一哂而已。

淘回來的舊書往往卷角缺頁,有空的時候,我會慢慢地邊讀邊整。抽出一本,回想一下當初淘回來的情形,也是一種別樣的記憶。有時也傻想,這些書以後會不會再流向地攤呢,真是說不定的事情。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十竹齋與胡正言
宋版《春秋意林》曾為明代洪武太子舊藏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