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戰場上,蘇聯女兵為何穿裙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軍中的女兵人數達到了驚人的80萬左右,平均起來七個士兵裡面就有一個女兵。在戰場上,穿褲子比穿裙子要方便很多,但是我們不難發現,當時很多蘇聯女兵都穿著裙子。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蘇聯女兵丟棄褲子,而選擇裙子呢?
穿著裙子的蘇軍女飛行員
其實,不單單是蘇聯女兵,當時的德國女兵、英國女兵、美國女兵等都是穿裙子而非褲子,其原因要追溯到歐洲的歷史文化。
雖然蘇聯橫跨歐亞,但它更多時候把自己代入歐洲一員的角色,故它受到歐洲文化的影響非常深。而在二戰以前,歐洲女性穿褲子會被視為「傷風敗俗」的行為。敢於穿褲子的女性,常被周圍的人認為不是「好女孩、好女人」。
更為誇張的是,在20世紀初的一些歐美國家,女性如果在除騎馬、騎自行車的特殊情況之外穿褲子上街,竟然會因為違反法律而被逮捕。
臨時指揮交通的蘇聯女兵
就連常以民主國家自居的美國,當時對女性的穿著一樣存在歧視,而且禁止女性穿褲子——事實上,美國女性開始穿褲子的時間並不比中國早多少。擁有時尚之國美稱的法國則比較前衛一點,在1909年的《拿破崙法典》中就廢止了不準女性穿褲子的禁令。
當時蘇聯女兵不能穿褲子除了社會風氣的原因,還有宗教上的原因。不過,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男女觀念的不平等,是對女性的不平等對待。在18、19世紀,當時的歐美女性穿衣非常麻煩,尤其貴族女性,除了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裹,還有「束腰」這種病態行為。
佔領柏林後,美國女兵向站崗的蘇聯女兵敬禮致意
實用性調整是根本驅動,蘇聯最早意識到女兵穿褲子更有利於其在戰場上的表現靈活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就大力提倡女兵穿褲子這一行為,而歐洲各國的女兵更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才開始提倡穿褲子。(海外星雲)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俄媒:俄軍無人機數量超2000架,規模已僅次於美軍!
※駐敘俄軍如何應對美軍「導彈雨」?三層防護解析!
TAG:國防時報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