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夜店常客、酒肉穿腸、刀不離身……歷史上的一休大和尚,原來是醬紫的

夜店常客、酒肉穿腸、刀不離身……歷史上的一休大和尚,原來是醬紫的

前段時間,一位好友頗有幽怨找到我,事業上遭受重創,亂糟糟的生活讓心情一度跌落谷底,訴說著不如意的同時更是淚眼婆娑。心疼之餘,幫他解除煩惱,振作起來,重新回到努力積極的生活軌道,才是一個朋友應該做的事情。於是,我給他講了一個關於一休大和尚的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叫「一休」。

印象中的一休是醬紫的,腦洞大開,機智過人,幽默風趣,動畫片中看起來呆萌可愛,堪稱完美傳奇的化身。口頭禪:不要著急,休息,休息~臨危不懼,處之泰然,簡直逆天地不要不要……

GIF

但也正因為受動畫片的影響,對一休和尚偏正面的印象就這麼潛移默化被種在了心裡,沒有人想去再質疑一下,直到看到這個記載:

「凡是佛教禁止的事情,一休統統幹了」【1】

「一把火燒掉了蓋有很重要印章的文書」

「和尚嚴禁喝酒吃肉,一休經常酒肉穿腸過」

甚至「親近女色、毫不避諱」

……

上面無論哪一條都讓人大跌眼鏡,這是要毀童年的節奏嗎?看到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其實非也,一休大和尚窮盡一生不按套路出牌,不被世俗束縛,自由洒脫,「癲狂」到頗具傳奇色彩,仔細品味的話,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很值得去品味、揣摩、咀嚼、感悟,為什麼在這裡要用這麼多形容詞,因為誇張行為的背後,可能隱藏著「明心見性」的開悟。

先來漲個姿勢:

全名:一休宗純

幼名:千菊丸

法名:一休

名:周建

出生地:日本京都

出生時代:室町時代

著作:《狂雲集》【2】

這樣說起來,一休也是個官二代,他身上流淌著母親藤原氏和後小松天皇的血液,當時正值南北朝戰亂,局勢非常動蕩,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取得戰爭勝利,逼迫後小松天皇退位,母親被流放,為了保住一休性命使其不受牽連,不得已在他6歲時,送進安國寺,開啟一生的修行之路。

這麼小就皈依佛門,日後怎麼會做出那些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話說青年時代的一休,是一名妥妥的學霸,愛修行,愛寺廟,愛學習,愛師父,愛世間萬物。但因為母親被流放,體察母親悲苦的一休,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可能每個出生在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小孩,都會和一休一樣問自己「為什麼要生下我」?「我根本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這樣的問題,可是世間有幾人能解答出來?

得不到答案的一休埋首於禪修,希望能從佛道中悟出解答。一休修行無比精進,熟讀各類經典,即使深奧難懂,他也照樣拿下。年紀輕輕就知識淵博,確認過周遭人的眼神,沒錯,他就是學霸。

當時的寺院,和幕府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僧侶都渴望出人頭地,甚至捲入權利鬥爭中,互相攀比出身的情況更是平常到出奇,敷衍了事的修行,裝模作樣的悟道,讓一切都看在眼裡的一休很生氣。要知道,不隨波逐流,就會被當成「異類」,水至清則無魚。但一休能成為傳奇,自有他的道理。

16歲,離開安國寺,來到京都郊外的一家古寺,條件很艱苦,一休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苦行僧。一直到21歲,仍然對「生命」這個簡單而又晦澀的單詞不明其意,感覺已經走到思想盡頭的一休來到了瀨田唐橋。

「索性跳河吧,或許能得到菩薩的加持,這樣就能悟道了」

「如果我死了,身體還能成為魚兒的食物,來世一定可以修得正果」。

縱身一躍,跳入河中。NG!如果一休就這樣跳河了,那些精彩的故事豈不成了杜撰?所以,一休這個時候被人救了下來。自從以後,初心不退,漸漸頓悟,伴隨著一系列顛覆三觀的傳奇故事,一休成了一位歷史上留名青史的大和尚。

【不被世俗束縛的生活方式,體悟其中智慧】

「感覺無路可走時,休息,休息一會兒~」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是修行?遠離人群,去一個不被人打擾的深山裡,遠離紅塵遠離俗世地參禪悟道就是修行嗎?不不不,悟道的一休說了「在塵世中修行,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圓滿法性,任他風吹雨又打」!吃飯、睡覺、工作等,萬事皆修行。

據說一休大和尚在感覺很困惑或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稍稍休息,再回到起點,換個角度重新思考。日語中的「一休」,是稍作休息的意思,塵世到開悟之間,中間只是隔了「一休」,這麼說,有沒有稍微悟到一丟丟?

非常珍貴的是,一休在癲狂的行為中,常常告訴我們,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抽絲剝繭,看到本質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

【製造熱點話題,「網紅」當之無愧】

25歲的一休開始雲遊四方。當時寺廟裡「拜金主義」橫行,這裡並不是一個清靜之地。

「為了得到滿足自己的私慾,高價出售主持職位,甚至搶奪他人的寺院」。

實在看不下去的一休立下誓願要重振寺院之風,「國危家必有餘殃,佛界退身魔界殤」。意思大概就是和中文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意思相類似。

但當時的一休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和尚,猶如剛開始創業的馬雲一般,再激情昂揚也沒人聽沒人相信。但大師就是大師,一休採取了在當時社會看來非常出奇的做法來吸引大家目光,即使放在今天,一休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營銷大家。

故事一:

舞台選取在當時一休禪修地「大德寺,有一天,寺院舉辦悼念一位已故禪師的法會,這麼莊重的場合,其他僧侶都正裝出行,非常嚴謹,只見一休穿著一身又破又爛又臟又舊的衣服出現在眾人面前,再加上一副弔兒郎當的神情,終於引起了眾怒。但一休不緊不慢說「正因為我穿的破,所以在穿著正式的一大群假和尚中間顯得格外礙眼」,僅注重外表,華而不實,流於形式的風氣讓一休就這麼給諷刺了。

故事二:

一休常常手拿一把大刀出沒在繁華鬧市中,修行的禪師+殺生的道具,這樣的組合可以說非常吸睛了,引得大批圍觀者自不在話下。吃瓜群眾有批判的、好奇的、謾罵的、諷刺的……等大家罵夠了,輿論造勢就位了,一休開始向眾人解釋「別擔心,抽掉劍鞘,看,這只是一把木劍而已」。因為外表華麗逼真,就讓人以為是真實的,世間像這種徒有虛表,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的事物太多了。不要被表面的權威所迷惑,這點很重要。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大家口口相傳,漸漸一休的知名度被打開了。

方式極端,也頗有毒舌風格,有喜歡的人群,自然也有看不慣的,而且討厭的人佔了大多數哦。一休不care,向更極端發起挑戰。

故事三:

酒、肉、女人,樣樣沾。「破壞戒律又如何,再說人們的慾望到底是什麼,看不清人內心真正的慾望,只是照本宣科,刻意壓抑自己的本能,這樣的修行又有什麼意義」?一休更重視從內心深處真正噴涌而出的真實情感。

庭院里死了一隻一休養著的麻雀,其他人都覺得很正常,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一休哭的肝腸寸斷,還給它起了名字「尊林」,並鄭重埋葬。難過就哭,開心就笑,這麼簡單的事情當今還有幾人能做到?

故事四:

一休專門製作了一個木製的骷髏面具,在新年伊始,戴著它在街上大聲吆喝「要小心啊要小心」,這麼不吉利的行為讓很多人粉轉路人,路人轉黑。一休解釋說「新的一年要開始了,每一天每一天都要認真讀過,如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樂極生悲啊」。

一休身體力行,活得洒脫自在,讓很多人羨慕不已,又覺得自己根本做不來。不過好在,他的思想逐漸被世人各個階層所接受,「一休流派」也開始慢慢發展起來。

1467年開始,爆發了長達11年的應仁之亂,由於幕府內亂,日本武將都捲入這場戰亂中。戰火燒到京都每一個角落,寺院也未能倖免,所有經書化為灰燼,一片廢墟。這一切,曾經批判過的、諷刺過的、挑戰過的、現實的、虛無的……都不復存在。

【生命無常,改變自己】史上最傳奇的戀愛

晚年的一休,做了一件讓無數人要驚掉下巴的事情。

已成為大德寺住持的一休,擔負起重建寺廟的重任。但這並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首先擺在眼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沒錢。一休不顧年事已高,輾轉各地,四處募捐籌錢,積攢的人氣不容小覷,當時絕對是一名大名鼎鼎的「超人氣網紅」,慕名而來瞻仰的庶民不計其數,很快就募捐成功。

86歲的一休,大德寺重建成功,但他從沒再這裡居住過。住在一個較為偏僻的寺廟「酬恩庵」,與世俗名利保持著距離。

在逃離京都戰火的那段日子裡,一休對一名盲人歌女一見鍾情,年齡相差50歲,這段忘年戀看著有點辣眼睛啊。不顧戒律,和她在一起,直到去世,額,這個有點……同時還為她寫了詩歌,只是內容有點少兒不宜,在此不作評論。

88歲,一休壽終正寢。臨終前的一句話是「不想死」,僅此一句。

【一菩說】

觀望一休大和尚這一生,其實在於一個「破」字。不破不立,不破除偏見、世俗、常識、煩惱心,又怎麼能證得菩提果?

更重要的是,不要自己給自己綁上一根看不見的繩子,限制自我,脫離不得,身心受苦,這是很沒有必要的。人生苦短,只要不去傷害別人,不給別人帶來困擾和麻煩,就生活得隨心一點,看開一點,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人更在乎你,無論是好的你,還是壞的你。

透過現象看本質,需要人生閱歷,需要禪修,需要時間,需要耐心。希望你我都能在這個亂世,做一劑清流,明心見性,活出自己。

參考資料:

【1】r-ijin.com

【2】ja.m.wikipedia.org

關注隨緣,一菩會堅持下去,謝謝你讀完,辛苦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菩小姐 的精彩文章:

TAG:一菩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