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塔西娜·都·亞瑪瑞,巴西的現代藝術之光

塔西娜·都·亞瑪瑞,巴西的現代藝術之光

點擊上方

「藝術與設計」

可以訂閱哦!




巴西聖保羅雙年展, 與威尼斯雙年展和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即便如此,當我們談到巴西藝術的時候往往一時語噎,不知從何說起,這何嘗不是對此地藝術的陌生感而造成的。直到2017年隨著巴西總統特梅爾訪華促成了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辦中巴兩國當代藝術展,中國的絕大部分觀眾才得以了解巴西當代藝術的概貌。




緊接著讓巴西藝術再次進入我們視野的是日前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聯手芝加哥藝術學院舉辦北美專場塔西娜·都·亞瑪瑞(Tarsila do Amaral)的個展《塔西娜·都·亞瑪瑞:巴西現代藝術的開端》(Tarsila do Amaral: Inventing Modern Art in Brazil)。塔西娜·亞瑪瑞是巴西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她在巴西藝術史上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此次展覽從2018年2月11日開幕將持續到同年6月3日,重點展示其20世紀20、30年代的創作,以及她對巴西現代藝術誕生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結合時間順序和主題展示的方法,通過約130件作品探索她的藝術創作生涯,從她最早在巴黎創作的作品到她返回巴西後創作的典型現代主義繪畫,再到20世紀30年代初反映社會現實的大幅作品。這些作品包括來自美國、拉丁美洲和歐洲收藏品的油畫、素描、寫生簿和攝影作品。雖然,塔西娜的作品1993在該美術館舉辦的《20世紀拉丁美洲藝術家》中展出過,但這次作為首次在美國為該藝術家舉辦大型個展,確實意義非凡。作品選取上著重強調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20世紀20年代,此時正值藝術家現代主義創作的一個高潮,同時也是巴西現代藝術的開端。





> 《烏魯圖毒蛇》,1928





真正的巴西現代主義除了藝術繪畫,還囊括了文學、詩歌和建築領域。我們可以將之類比於中國的新文化運動,無論文學還是其他領域都從新文化運動開始。巴西在拉丁美洲可以算是特殊的存在,不僅因為它是西班牙語當道的拉丁美洲唯一一個葡萄牙語國家,另一個原因是相比墨西哥等國艱苦卓絕的流血獨立歷程,巴西的獨立是在葡萄牙留在巴西的攝政王皇室王子彼得羅一世提出的,因此當巴西在1822年宣布獨立時沒有大量的留學事件,國內也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局勢。經過了百年,通過現代主義運動——一段擺脫殖民、尋求身份認同、反抗霸權的歷史這一方式為自己的文化尋根溯源。歷史的巧合總是讓人驚訝,1922年時值巴西獨立100周年,這一年巴西一幫畫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攝影師和雕塑家、作曲家、建築師合起來在今天的聖保羅市立劇院以「擺攤」的方式舉辦了一個聖保羅「現代藝術周」(Semana de Arte Moderna),塔西娜·亞瑪瑞在這個時候從巴黎回到巴西加入其中一個團體,並於同年再次回到巴黎接受現代主義的洗禮。這些參加現代主義運動的人們不被當時已有的文化建制認可,如巴西文學院、巴西剛成立的多所大學。於是,他們以這種方式展示他們跟原有藝術形式的決裂。





> 《明信片》




在這批藝術家中,有兩位核心人物——奧斯瓦爾·德·安德拉德(Oswald de Andrade)和塔西娜·亞瑪瑞。他們兩人分別是巴西現代主義文化詩歌的領軍人物和藝術繪畫的代表人物,而作為伴侶的他們在分享現代主義思想的同時無形中對巴西的現代主義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奧斯瓦爾作為巴西文學運動的核心人物,在思想上提供宣言指導思想,在行動上為大量活動籌集資金。塔西娜與奧斯瓦爾同樣來自巴西咖啡豆種植業的大 家 族,作為富裕階層,從小接 受良 好教 育並 在青年時期前往歐洲遊學。年輕的塔西娜首先在聖保羅的修道學校錫永學院(Colégio Sion)學習,之後前往西班牙巴塞羅那進修,1904年在那裡誕生了第一幅繪畫作品《耶穌聖心》(Sagrado Cora?? o de Jesus)。塔西娜回到巴西後嫁給了安德烈·特謝拉·平托(André Teixeira Pinto),生下獨生女杜爾塞(Dulce)。幾年後,塔西娜與丈夫安德烈分居,開始潛心藝術學習。1918年,塔西娜在查第格(Zadig)門下學習雕塑,之後在佩德羅·亞歷山德里諾(Pedro Alexandrino)工作室學習繪畫。在這裡她結識了畫家安妮塔·馬爾法蒂(Anita Malfatti)。1920年,塔西娜離開工作室,前往巴黎朱利安學院(Académie Julien)進修,師從埃米爾·雷納德(é mile Renard)。1922年2月,當塔西娜了解到在聖保羅舉辦了「現代藝術周」,她隨即在朋友的鼓動

下加入了其中的團體,塔西娜與奧斯瓦爾正是在此相遇。之後,塔西娜、安妮塔、奧斯瓦爾以及作家馬里奧·德·安德拉德(Mário de Andrade)、梅諾蒂·德爾·皮奇亞(Menotti Del Picchia)一起組成了「五人小組」(Group of Five)。他們頻繁開辦聚會、舉辦派 對、召開大會,大大激發了聖保羅市的文化氛圍。塔西娜曾表示,這是她第一次接觸聖保羅的現代藝術。而在此之前,她只學習過傳統的學院派藝術。同年,1922年12月,塔西娜回到巴黎,不久後奧斯瓦爾·德·安德拉德也隨之前往。






> 展覽現場




回到巴黎後,塔西娜師從立體派大師費爾南·萊熱(Fernand Léger),開始了她真正的現代主義探索之路。本次展覽展出了她該時期被視為轉折代表作品的《一個黑人》(The Negress,1923年)。當塔西娜向老師萊熱展示這件作品時,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後者甚至叫來其他學生一同觀賞。《一個黑人》的形象與塔西娜的童年有著深刻聯繫:塔西娜小時候常常和家裡其他孩子一起聽黑人保姆講有關非洲起源的故事。故事往往都很可怕,要麼是鬧鬼,要麼是食人大怪獸。這些形象給年幼的塔西娜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這種影響在《一個黑人》以及後來的畫作中都有跡可循。憑藉這件作品,塔西娜步入了巴西現代藝術的歷史殿堂。






> 《城 市》,1929



除了學業之外,塔西娜也有豐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她與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人物都有交集,比如瑞士裔法國詩人布萊士·申德拉斯(Blaise Cendrars),他將塔西娜和奧斯瓦爾領進了巴黎知識分子圈。經由申德拉斯,二人也結識了其他藝術名流,如作家讓·谷克多(Jean Cocteau)、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埃里克·薩蒂(Eric Satie)、知名畫家畢加索(Picasso)、德洛內(Delaunay)夫婦




以及雕塑家布蘭諾西(Brancusi)等。他們還認識了印象派藝術家安伯斯·瓦拉德(Ambroise Vollard)和人稱「黑人王子」的藝術品經銷商柯橋·吐瓦魯(Kojo Tovalu)。此外,還有其他在巴黎的著名巴西人士,如作曲家維拉·羅伯斯(Villa Lobos)、畫家迪·卡瓦爾康蒂(Di Cavalcanti)以及藝術贊助人保羅·普拉多(Paulo Prado)和奧利維亞·古德斯·本德多(Olívia Guedes Penteado)。身為富家女的塔西娜此時在巴黎過著舒適的生活,經常在工作室用巴西餐點招待客人,並參加上流社會的宴會。她出席聚會時身著的服裝都是由保羅·波烈(Paul Poiret)、讓·巴杜(Jean Patou)等頂尖時裝設計師設計的作品,這些服飾與她的絕世美貌相得益彰。在某次紀念航空之父聖·杜蒙特(Santos Dumont)的宴會上,她身著一件耀眼的紅色大衣,憑藉美貌和優雅吸引了所有賓客的注意。她從中汲取靈感,後來在1923年描繪了那幅壯美的自畫像《紅外套》(Manteau Rouge)。





> Anthropophagy,1929





1924年,塔西娜迎來了她的重要階段——巴西木時期(Pau Brasil),該運動是塔西娜和奧斯瓦爾發起的巴西現代主義運動的子運動。之所以稱為「巴西木」是因為巴西這個國家的名字來源於巴西木,所以定此名意為重新尋找巴西木,尋找巴西之根。在這一時期將農村和城市景觀與巴西典型的植物、動物、民間傳說和民族融合在一起。除了巴西的主題和鮮艷的色彩之外,塔西娜還在作品中運用了她在巴黎所學的立體主義技巧。這年詩人布萊士·申德拉斯來到巴西,與塔西娜、奧斯瓦爾、多娜·奧利維亞·古德斯·本德多、馬里奧·德·安德拉德及其他現代主義藝術家開啟了一場特別的旅行。他們在里約熱內盧歡度狂歡節,在米納斯吉拉斯州歷史悠久的小鎮度過聖周。這場米納斯州之旅後,她開始運用大膽、純粹的飽和色。即使當時她的老師表示這些顏色過於粗野,勸她不要使用。可是塔西娜肯定地說:「我在米納斯發現了自己小時候喜歡的顏色。後來有人告訴我,這些顏色醜陋不堪、品味很差,但是之後我用行動反駁了他們的論調,將這些顏色融合在我的繪畫中:最純凈的藍色、紫粉色、亮黃色、悅動的綠色……」這一階段的繪畫作品包括《馬杜賴狂歡節》、《貧民窟山》、《 E . F . C . B . 》、《 木 瓜 樹 》(O  Mamoeiro)、《聖保羅》和《漁夫》等。同樣是在這場旅行中,塔西娜還創作了她最為著名的系列作品,也正是該系列作品為奧斯瓦爾帶來了靈感,影響了他的詩集創作《巴西木》(Pau-Brasil)和《申德拉斯》(Cendrars)。





> 《黑色》,1923




1925年,塔西娜的父親同意廢除她第一次婚姻。次年,她與奧斯瓦爾結婚。作為兩位重要的社會人物,他們的婚禮上巴西總統華盛頓·路易斯(Washington Luís)和聖保羅州州長朱利奧·普萊希斯(Júlio Prestes)擔任伴郎。婚後,這對夫婦在塔西娜的農場度過了很長時間,招待過許多現代主義藝術家朋友們。




1928年1月,塔西娜想給丈夫奧斯瓦爾送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所以畫了著名的《食人族》(Abaporu)。作品用立體主義和原始主義的方式,重新闡述一個孤獨的個體在以仙人掌為代表的熱帶國家的空間感,腦袋畫得很小,意在暢想回到原始時代放棄思考崇尚天地間生長本能的生活。奧斯瓦爾看到之後深受感動,稱讚這是塔西娜畫過的最好的作品。畫中形象像巴西土著,塔西娜想到她父親的巴西土著(Tupi Guarani)字典,查到「Abaporu」一詞是食人族(anthropophagus)的意思。他們決定以此作為這幅非凡畫作的名字。「食人」這個詞是一個歐洲中心主義的詞,最早是傳教士、殖民者來到美洲大陸時誣衊原住民是食人的野蠻人,並以此為借口增大了征服的力度。「食人」長期被用來污名化巴西,歐洲人經常嘲諷巴西就是一個食人部落甚囂塵上的野蠻地帶。塔西娜的《食人族》標誌著一場革命的開始,這場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巴西藝術史。






> 《馬杜賴拉的嘉年華》,1924




奧斯瓦爾受到《食人族》的啟發,寫下了《食人宣言》(Anthropophagic Manifesto),並與塔西娜一起發起了「食人運動」(Antropofagia)。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代表巴西的藝術文化圈。這一運動試圖吞噬、改變歐洲和北美等外部文化,同時也要改變美洲原住民、非洲和亞洲移民後裔等內部文化,堅持保留了「食人」一詞的隱喻特徵。總之,人們不應該拒絕也不該模仿外國文化,而應該「吞咽」,「消化」,將其融入到新的創作之中。《食人族》的形象成為「食人運動」的象徵,主張反抗當時巴西的藝術教條,反對巴西文化要劣於發達國家。用奧斯瓦爾的話來說,這是「對外來技術的文化嘲諷,為的是自主重建 ,將它們轉換成出口商品」。






> 展覽現場




塔西娜這一時期的作品非常豐富,其中包括一些藝術生涯中最具想像力和價值的作品,如《夕陽》、《 月 亮 》、《 明 信 片 》、《湖》和《食人》等。這一階段的藝術特點是她想像中的生物和風景,以及鮮艷的色彩,這為她的藝術表現賦予了一種夢幻般的風格。而在1929年,塔西娜在巴西舉辦首次個人作品展時,由於大多數公眾和藝術評論家還無法理解現代藝術,對她的作品褒貶不一。同年晚些時候,紐約證券交易所失盤,導致了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影響了巴西咖啡的價格,其父親遭受了巨大的財產損失,迫使塔西娜改變了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這一年由於奧斯瓦爾與18歲的學生帕特里西婭·加爾旺(Patrícia Galv? o),人稱帕古(Pagu)的相戀,兩人因此分手。




在生活的變故後,塔西娜受巴黎老友賽日·羅莫夫

(Serge Romof)的影響,對共產主義勞工事業深

表共情。不僅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塔西娜在失去巨

額財富後一度成為了勞工進行生產工作,這樣深切

的體會為塔西娜的另一巨作提供了靈感,1933年,塔

西娜創作了顛覆性作品《勞動人民》,

這是巴西藝術史上的第一幅社會主題作品。這

一階段,塔西娜的另一幅開拓性作品是《二等》

。這個階段的其他繪畫作品也

展現了社會主題,包括《女裁縫》和

《兒童孤兒院》。塔西娜的

繪畫由表現主義的繪畫手法轉變為對勞動人民的現

實描繪。縱觀世界範圍內的現代主義,其發展與國際

共產國際浪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展覽現場





塔西娜歷經幾個創作時期,雖然她後來又參加了幾場

展覽,其中包括1951年的聖保羅雙年展

、第七屆聖保羅雙年展

特地為她辟出了一個房間,專門展出她的

作品以及1964年的威尼斯雙年展(Bienal de Veneza 

in 1964)。但她在20、30年代的創作是最為濃墨重

彩的一筆,對巴西現代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塔西娜

於1973年1月與世長辭。時至今日,她非同尋常的藝術

成就依然廣受追捧,鼓舞了世世代代藝術家和普通大

眾,在巴西乃至全球都聲名遠揚。




artdesign_org_cn


藝術與設計


長按二維碼可以掃描關注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設計 的精彩文章:

王孟園:以現代青花造幽嵐之境
約瑟夫·康奈爾,相同羽毛的鳥一起飛

TAG:藝術與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