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因遲遲不做這一件事,害慘了多個兒子

康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因遲遲不做這一件事,害慘了多個兒子

康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因遲遲不做這一件事,害慘了多個兒子

「九子奪嫡」是康熙一手造成的,這也是康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康熙明明知道其兒子眾多,而且能力都十分強,但是一直遲遲不肯將太子之位給定下來,更有在前太子胤礽問題的處理上,康熙缺乏妥當。

政治鬥爭不能單以人數的多少來衡量,人多的未必有優勢,人少的也未必弱。

八爺黨雖然有四人,但是主要是八爺一個人具有政治頭腦,九爺、十爺都是烏合之眾,對八爺是唯命是從,八爺怎麼說就怎麼干,其實基本幫不上什麼大忙。

十四爺雖然也站在八爺一邊,可是在後期被封為大將軍王后,也產生了奪嫡之心,況且十萬大軍的糧草都掌控在四爺的心腹年羹堯手裡,所以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而八爺本身,雖然具有政治頭腦和理政才能,但是心胸狹隘,即使被稱為「八賢王」,可是處處想的都是怎麼籠絡人心,不是為了天下的黎明百姓,這點被康熙看穿了,也因此得不到康熙的首肯。

反觀四爺這邊,雖然只有四爺和十三爺兩人,但是每個人都是舉足輕重的大才。

四爺在鄔思道的指點下,不爭為爭,先是籌款賑災然後追討國庫虧空,勇挑重擔不怕艱難,專門揀別人不願意乾的事干,硬是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孤臣。這一切康熙都看在眼裡,心裡也逐漸確定了四爺作為自己的接班人,這是四爺能戰勝八爺黨最核心的原因。

十三爺忠肝義膽,俠義心腸,人稱「俠王」,在軍中擁有很高的威望,這在四爺順利登基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沒有十三爺,雍正當不了皇帝,即便當上了皇帝也坐不穩。所以,一個十三爺的能量就擊昏超過了八爺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清朝最有名的皇帝康熙與明朝最懶的皇帝萬曆對比,發現康熙很差
《康熙王朝》說一說蘇麻喇姑的臟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