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王朝是如何滅亡的?與甲申之變有什麼關係?

大明王朝是如何滅亡的?與甲申之變有什麼關係?

原標題:大明王朝是如何滅亡的?與甲申之變有什麼關係?


作者:孫啟平,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1644年(即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明朝社會動蕩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衝突十分激烈。崇禎十七年的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圍攻北京城,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在北京城上吊自殺。隨後,李自成率軍進入北京,宣告存在了270多年的大明王朝滅亡,因為這一年是農曆甲申年,所以歷史學界通常將這次事變稱為甲申之變。


(李自成)


甲申事變的發生其實並不是偶然的,其中兩個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末農民起義和明清(金)之間的戰爭。在崇禎十四年到十五年之間,明朝和大金進行戰爭無法分身,李自成藉助機會迅速集結起來了龐大的農民起義軍隊伍,浩浩蕩蕩進行起義,並在崇禎十七年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隨後向北京進發。當時,明朝廷內部有一部分大臣建議崇禎皇帝「南遷」,但是遭到了另一部分的大臣的反對,還有一些大臣提議退守山海關,但也被否定。由於明廷內部意見無法統一,大臣之間互相推諉責任,耽誤了援救北京的時機,遂導致了甲申之變的發生。


(多爾袞朝服像)


甲申之變發生後,清朝(金)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向北京發起進攻,並獲得了吳三桂的支持和幫助,打敗了李自成的軍隊,也正是因為如此,吳三桂在被後人的評價當中被大多數人所「詬病」。隨後,順治在多爾袞的擁立下在北京順利登基,定北京為都城,中國的歷史進入了長達200多年的清朝時期。



(順治皇帝像)


就這樣,我國的歷史在這一年的短短几個月時間裡發生了巨變,京城皇位三易其主。除了皇位的更迭,朝代的變換,據說在這一年還發生了狂風和地震等重大天災,加之戰亂紛繁,可以說,甲申之變的發生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參考資料:


1、(清)谷應泰著;楊暘等譯評. 白話精評明史紀事本末[M]. 遼瀋書社, 1994.07.


2、姚蓉著. 明末雲間三子研究[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5.


3、胡克誠,張莉編著;金開誠主編. 中國歷史朝代更迭 吳三桂降清 上[M].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1.01.


4、門巋主編. 二十六史精要辭典[M]. 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1993.05.

5、王思治,呂元驄.甲申之變與清軍入關[J].清史研究,1994(02):1-19.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醒準確:日本處長對中日未來國情分析
東亞聯盟:重建東洋文化才能確保東亞的永久和平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