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老師說我的孩子有多動症……請別輕易評判好嗎?

老師說我的孩子有多動症……請別輕易評判好嗎?

前段時間,帶小拍去參加朋友孩子的生日party,遇到一個對我大吐苦水的媽媽。

而我完全不認識她,其實她也不認識我。

只不過都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們上躥下跳,她突然開口問我,你們家孩子是不是精力旺盛,也很調皮?

呃,我看著咋咋呼呼、像大姐頭一般的小拍,勉強答了一句,算是吧。

結果一不小心就打開了話匣子。她憂心忡忡地說,唉,我們家那個,被幼兒園老師說是有多動症,你都不知道我有多傷心。

我咯噔一下,心也變得沉重起來,聽這位媽媽繼續說。


1

原來她的兒子正在上中班,已經被老師說過幾次,懷疑有多動症,經常調皮搗蛋,不守規矩,老師管不住,建議她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本來她覺得孩子在家挺正常的,可受不了老師的多次批評和提醒,迫不得已還是帶孩子去了醫院。

檢查結果顯示孩子一切正常,但在幼兒園就是表現欠佳,直接被老師列入了管教「黑名單」。

媽媽焦慮又害怕,手足無措,常常失眠,有一次和孩子爸傾訴時,當著孩子面哭了出來。

她說:「以前我兒子都要我晚上給他講故事,那天晚上看見我哭了以後,才4歲的他,竟然自己洗澡,穿衣服,一聲不吭,一個人回房間關燈睡覺,其實我知道他肯定睡不著……」

說著,這位陌生媽媽在我面前也哽咽起來,我的心好像揪在了一起,眼前浮現出那個孤單的小小身影,不知道黑暗的夜裡,小腦袋瓜在想些什麼,眼眶竟也跟著濕了。

老師說我的孩子有多動症……請別輕易評判好嗎?

因為幼兒園老師貼的一個標籤,媽媽和孩子像被困在了巨大的陰影里,掙脫不開,跑不出來。

「我也去和老師溝通過,說如果你們管不住我家孩子,我就給孩子換個班」,媽媽接著說,「可是我兒子又不肯,他說自己好不容易交了幾個朋友,他不想換班又失去這些朋友。」

我似乎聽出了一點苗頭,問她:「那他平常在家沒有朋友玩嗎?」

媽媽說:「沒有,我們家住在城中村,外面太亂了,很少帶他出去玩,都是讓他呆在家裡。」

我們倆正聊著,突然發現一個男孩在直勾勾盯著我們看,接著假裝不經意地挪過來,隨手撿了個玩具在手裡擺弄著,但可以看得出來,他在豎著耳朵偷聽我們講話。


2

舉止這麼敏感的孩子,無疑就是眼前這位媽媽的兒子了。我使了個眼色確認,她朝我點了點頭。

我小聲說:「那就先不聊了,孩子肯定很在意你說他。」

媽媽還是忍不住回我:「是的,我每次跟別人聊天,他發現了都會這樣湊過來,有時還會直接過來叫『不要再說了』。」

我點了點頭,沒有再搭腔,心中卻五味雜陳。

我並不了解這對母子,可儘管只有這寥寥數語,都忍不住會有一個念頭——老師對「多動症」的判斷,是不是要謹慎點?

它對一個家庭的打擊,很有可能是毀滅性的。

因為在大多數普通媽媽眼裡,老師代表著專業,如果連老師都用貼標籤的方式放棄孩子,那要媽媽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

是不信老師的專業,還是否定自己的孩子?

絕望、無助、沮喪、抑鬱……我能感受到那位媽媽,快要被這些如潮水般一波波的負面情緒所吞噬。如果她不到處找人傾訴,怕是會窒息吧。

而孩子呢?獨自躲在陰暗的角落,或許會在放大的恐懼中自我攻擊,或許在無助中學會了壓抑自己。


3

想起之前上過的華德福課程,主講Bernadette老師,在紐西蘭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已經30多年,在課堂上就特別跟我們說,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例如「多動症」。

坐在講台下的,除了父母,也有眾多幼兒園老師。

她說,作為一個幼教老師,其實並不了解孩子生活的全貌。

我們只看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卻不知道他在家裡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還有他主要養育人的性格、價值觀、育兒理念等等。

一個孩子如果有行為方面的問題,應該要和他的父母進行深度的溝通,去做全方位的了解。

那天的課結束以後,我們分成幾個小組討論心得和體會。

有個幼兒園老師就和我們分享,她曾經就對一個孩子有過「多動症」的評判,幸好,她只是心裡這麼認為,沒有對家長說出來。

聽了Bernadette老師的課以後,她才知道自己做得還遠遠不夠。

老師說我的孩子有多動症……請別輕易評判好嗎?

想到那位陌生媽媽的孩子,平日很少出去玩,幾乎都是宅在家裡。

沒有足夠戶外活動時間的孩子,在需要安靜的課堂上,的確也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精力過於旺盛的現象。

如果孩子的老師,能夠更加全面了解孩子的這些情況,會不會就沒那麼容易判斷孩子是多動症了。


4

現在回想起來,幼兒園老師給孩子輕易貼標籤、下判斷,似乎並不少見,媽媽如果不想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

滿頭白髮的Bernadette老師在課堂上緩緩道來:「作為父母,也一定要和老師多溝通。父母是和孩子一起過日子,老師也是和孩子一起過日子。」

那雙方聊什麼呢?她說:「放下評判,只聊生活。

她甚至還建議父母,在孩子剛入園時,為他製作「個人小傳」。把孩子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優點和弱項,父母的性格、育兒理念等等都一一寫出來,送給老師。

老師對孩子有了基本的全面了解,對她的工作會有一定的幫助,也能讓孩子更快適應新的環境。

記得拍爸有個同學,幾年前特別找我聊過她孩子的問題。

那年她女兒剛上小班,就被幼兒園老師說她女兒發育遲緩,語言、思維能力都和同齡孩子差距太大,甚至懷疑智力有什麼問題,建議去醫院看看。

老師說我的孩子有多動症……請別輕易評判好嗎?

這個媽媽也是焦慮不已,雖然她很清楚地知道,女兒與別的孩子有差距,學東西很慢,記憶很差,社交能力也不行,但她堅信,自己的女兒智力沒問題,不需要去醫院看。

除了孩子,她還和我聊了很多,說和婆婆鬧翻了,自己全職帶娃,又住在臨街的單體樓里,一下樓是菜市場、大馬路,沒有小區式的溜娃環境,每天都是帶著女兒出去買菜就回家宅著……


5

聽完這些,我這個旁觀者都能看出來,她的女兒沒有生活在足夠豐富的養育環境里,日子過得太單一了。

可她從來沒有和老師這麼聊過,老師也不知道孩子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

後來,我給她推薦了一些育兒書,建議她多和老師也聊聊,再嘗試去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調整自己的育兒方式。

去年,我們又見過一面,她的女兒已經上小學了,完全看不出是一個曾經被老師說「發育遲緩」的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

同學換了房子,生了二胎,早就一掃多年前的陰霾,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當年如果一直困在老師的評判里,不知道她的女兒會不會走到另外一個方向。

記得在經典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音樂老師馬修面對頑劣的問題孩子,用和藹的眼神,美妙的音樂不停地教導他們:

我不會放棄你的,我會鼓勵你,尊重你,認同你,理解你,發掘你,引導你,只要你是純真的你,良善的你。

老師說我的孩子有多動症……請別輕易評判好嗎?

老師和父母,都在引領著孩子這顆小種子發芽成長,他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請不要輕下評判,也不要輕言放棄。

原創 | 小莉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