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改稱「大元」,國號下面掩藏著 忽必烈的什麼秘密?

改稱「大元」,國號下面掩藏著 忽必烈的什麼秘密?

元朝,中國第一個由游牧民族建立在統一王朝。也許大家會鄙視他們,認為他們不了解中國文化。畢竟據說元朝的讀書人地位很低,是實實在在的臭老九。不過這都是偏見,其實建立元朝的蒙古皇帝可能是所有王朝中最懂中華文化的皇帝。

關於元朝的國號,其實來自忽必烈的好基友劉秉忠的建議。據《元史·劉秉忠傳》至元「八年,奏建國號曰大元」。忽必烈採納了,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來。之前的元朝叫「大蒙古國」或「大朝」。隨著殘宋國祚的斷絕,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非漢族作為統治民族的全國性政權——元朝,由此得到自己的名稱。

劉秉忠

備註:劉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後改名秉忠,在元初政壇,對元朝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

為什麼要建國號?

至忽必烈已是成吉思汗創業以來的第三代,因為有父祖開創的局面,忽必烈的早年生活,想必和成吉思汗當年赤手空拳打世界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因為蒙古人的傳統,免不了還要學習馳馬疆場,但是也有了條件接受一些較好的教育,和起於草莽的成吉思汗迥異了。1251年,忽必烈的親哥哥蒙哥做了大汗,忽必烈得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 元史世祖本紀記載道:帝在潛邸,思大有為於天下,延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問以治道。歲辛亥,六月,憲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長且賢,故憲宗盡屬以漠南漢地軍國庶事。

由此可見,早在漠北做藩王的時候,忽必烈就有「大有為於天下」的抱負,在他的身邊開始聚集一些有學問的人才。忽必烈對漢族的文化很有興趣,非常的神往,這就象我們今天很多國家的年輕一代,都十分神往心中的自由世界一樣,新商機:借力的時代 一部手機 一台電腦 運作全市場 不用囤貨 不用發貨 與大企業合作 借平台成就自己 輕鬆月入過萬 有錢有閑 、做大將輝煌人生。微我:壹捌玖,壹壹壹,陸零叄肆零。了解不會損失什麼 拒絕了解將錯過一次機遇的選擇!所以,當時的忽必烈就已經延聘了不少的漢人到王府來做幕僚,向他們學習漢人的文化和制度,這些許多漢族的幕僚中間,有一個當時叫做「子聰」的和尚,他就是後來主持營建北京城、改國號、制定朝儀的劉秉忠。

《易經·坤卦》「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中取「元」字,意思是大、首,是對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浩大宇宙的讚歎。是大臣劉秉忠、王鶚等的建議。自此,正式建立國號「元」,並頒布《建國詔》。【點擊藍字查看】大草原又出一位歌手:把這首歌唱到極致 無人能比昭示他統治的國家不再是蒙古一個民族,而是中國朝代的繼續。

也有人認為,「元」與蒙古人的風俗、圖騰有關。還有人認為「元」與佛教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居然敗給小日本兩次?
宋朝:宋理宗趙昀寵信奸臣禍國殃民,忽必烈率軍攻打南宋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