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無人戰車出征敘利亞
Uran-9戰車裝有多種類型的武器
通過將新型無人戰車投放到敘利亞戰場,俄羅斯試圖引領軍事技術變革的潮流。在不久的未來,解決了人機協同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後,地面作戰的概念很可能因為無人作戰平台的普及而被改寫。
俄羅斯在無人戰鬥車輛的研製和生產方面一直居於世界前沿。5月上旬的勝利日閱兵後不久,俄國防部就放出了一條大新聞:俄軍的Uran-9無人駕駛戰車已在敘利亞開始測試。
敘利亞成俄先進武器練兵場
5月9日的閱兵式上,Uran-9經由平板運輸車搭載的方式亮相。從外觀上看,或許是由於取消了乘員座艙,這款無人戰車比一般的裝甲車輛更加小巧,但火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反坦克導彈、機關炮和機槍一應俱全。它也可以選擇載入更豐富的武器如地對空導彈等。此外,為滿足無人駕駛的需求,Uran-9的「耳目」十分靈敏,包括激光預警系統和熱成像儀。
流傳於互聯網上的視頻顯示,俄軍此前已在敘利亞部署型號較老的Uran-6無人掃雷車,但有關Uran-9的消息少之又少,軍事觀察員和分析人士尚需確認它是否會在前線現身。
「按照常理,在敘利亞測試Uran-9應該是各大新聞機構重點關注的對象,不難想見,俄羅斯人對他們的遙控坦克是多麼自豪,」在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研究俄羅斯無人武器系統的研究員塞繆爾·本德特進一步表示,「不過,這些測試可能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
俄羅斯官方的聲明相當簡練。俄新社援引國防部的話說,「像多功能偵察和戰地火力支援單元Uran-9一樣,為掃雷設計的Uran-6的性能在敘利亞得到了充分證明。」
目前尚不清楚Uran-9在敘利亞何處部署、是否參與了實戰,但正如美國「使命與目的」網站文章所言,這個深陷戰亂的國家成了俄羅斯先進武器的練兵場。
自2015年開始介入敘利亞局勢以來,加速現代化建設的俄軍愈發頻繁亮出新型武器,名氣較大的有蘇-57隱形戰機、T-90主戰坦克、艦載巡航導彈和S-400防空系統。
俄羅斯杜馬國防委員會主席弗拉迪米爾·沙曼諾夫曾以自豪的口吻告訴《以色列時報》:「在幫助兄弟般的敘利亞人民的同時,我們的200多種新式武器的能力也得到了檢驗。」
無人戰鬥車輛仍需人工支持
無人駕駛飛行器已在世界各地的衝突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無人戰鬥車輛因技術複雜而甚少進行實戰測試。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都開發了無人戰車,仍在評估其潛在用途及如何克服此類平台的缺點。Uran-9搶先出擊敘利亞,無疑是革命性的一步。
對於無人操作的戰鬥平台,研發工作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將後台操作人員的安全風險降至最低。與可以輕鬆接收操控者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的無人駕駛飛行器不同,發給地面無人車輛的操控指令常常被建築物、山丘或其他嚴重限制信號範圍的物理屏障阻擋,這就要求操作人員要更靠近車輛以防和後者「失聯」,這樣,操作員就容易暴露在危險當中。
不僅如此,人們也不清楚,這類系統在高強度電子對抗下是否會「發揮失常」。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今年4月載文稱,在敘利亞,俄軍的電子戰顯著影響了美國無人偵察機的GPS系統。
就Uran-9來說,對其實施遙控的操作人員乘坐的車輛須保持在1.8英里(2897米)範圍內。戰車本體能夠探測和捕捉目標,但最終開火的決定權還是在操作人員手裡。
這一理念與美國軍方對待致命性無人作戰平台的原則不謀而合。美國人將這種控制機制稱為「半人馬」,典出希臘神話中半人半馬的形象。這樣的原則要求人類對自動化武器平台予以緊密控制,要處理好兩者的關係,仍需提升人類士兵的能力而非用機器簡單地取而代之。
下一步是改寫未來作戰理念
就像無人機改變了空中作戰一樣,無人駕駛的車輛也將改變地面戰的方式。
對未來戰爭而言,自主和半自主控制的戰鬥車輛能提供多方面的可能性。與有人駕駛的戰車配合時,它們可以實施火力支援,可以部署在更危險的地區,保持警戒或逐步清除敵人的防禦工事。所有這些任務都可以在操作者處於安全距離之外的情況下完成。
「使命與目的」網站援引俄軍方官員的說法稱,Uran-9能在崎嶇或惡劣的地形下活動。它還可以將目標所在位置的圖像傳回,或在外出執行偵察任務時「順手」攻擊敵防禦工事。
就像Uran-9出征敘利亞所揭示的那樣,單從技術角度來說,無人戰車的黃金時代已逐漸到來,主要問題在於各國軍隊如何使用它們。到目前為止,俄羅斯應當是全球最早將這種類型的武器投入實戰的國家,它的下一步行動可能對其他國家和未來的作戰理念產生重大影響。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5月24日A06版


※四年前,「世越號」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監控中俄潛艇?美軍想讓海洋生物當間諜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