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什麼我國的殲5戰鬥機只造了3年就停產了?看完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我國的殲5戰鬥機只造了3年就停產了?看完你就明白了

1956年7月13日,全部採用中國自製零件的第一架殲-5在瀋陽完成總裝,這標誌著我國結束了無法製造飛機的歷史,1956年9月,殲5正式投產,首次為中國空軍提供國產裝備,然而,這型中華第一機在1959年就停產了,總共造了不到2000架,這還是包括了偵查機,教練機改裝的,它的後繼者殲6可造了有5000架以上,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要確定一點,殲5並不是一型無能的飛機,它在服役過程中與美蔣飛機多次空戰,戰績不俗,除了在我國之外,它還廣泛出口到其它亞非拉國家,反響良好,那麼為什麼它停產了呢?其實不是殲5不好,而是後繼者殲6更好。

殲5畢竟是亞音速飛機,殲6可是超音速的,這更符合現代空戰的情況,其實我軍雖然落後,但是一直高度關注新式飛機的發展動態,蘇聯超音速的米格19飛機試飛成功後,我軍就立刻著手引進,也就是說,其實殲5和殲6是差不多同時就開始了研究仿製工作。

1959年4月26日,國家鑒定委員會正式鑒定驗收了我國根據米格19仿製的殲6,既然有了更好的新飛機,那麼殲5自然就沒有必要繼續占產能了,1959年5月,生產殲5飛機的國營112廠因轉產新機型殲6,停產殲5,在生產的幾年間,殲5一共建造了1994架,而且教練機殲教5佔大部分。

現在大家明白了吧,殲5造的時間短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殲6來得太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葛談天下 的精彩文章:

軍人身上真的一點紋身也不能有嗎?看完終於明白了
我軍三十年前曾向美軍購買這款戰機,至今仍在使用

TAG:諸葛談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