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黃帝內經:早養胃,午養心,晚養百脈!否則就不要談什麼養生!

黃帝內經:早養胃,午養心,晚養百脈!否則就不要談什麼養生!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我們常說養生,但也要有個重點。從我們日常的生活節奏來說,早上、中午、晚上都是養生的重點時間段。



而在春季的這三個時段,有三件大事要特別注意,中老年朋友不可不知!這三件大事就是:「早養胃,午養心,晚養百脈。」




針對這三件事,我們來看看大師級的養生心得,照著做,能助你安然過春,健康少病痛!快來看看吧!






第一件大事:早上養胃



黃金時間點:7點到9點




據世界健康管理聯盟統計,全球胃病患者已經從1985年的1.5億人激增至2012年的5億人。經絡搜索艾灸大全,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2億,胃健康似乎已成了人們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




早上是氣血流經胃經的時候,一定要讓胃開始運行,所以早上要吃好,否則容易氣血不足,並患上胃疾。




這裡,就需要注意兩個時間點:



早上7:00一杯溫水護胃




在7點左右喝杯溫開水,可以濕潤口腔、食管、胃黏膜,沖刷附著於黏膜的黏液和膽汁,促進胃腸蠕動,為進餐做好準備。






還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但不宜過多飲水,約100毫升即可,以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也不宜喝涼水,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



早上7:30吃好早餐養胃



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還易導致低血糖、記憶力下降,增加膽結石患病風險。




一份好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



第二件大事:中午養心




黃金時間點:11點到13點




11點到13點這個時間段,也就是午時,此時心經當令,是一天中最利於養心的關鍵時刻。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如何養護心臟尤為重要。



小睡片刻:護心血管,防心臟病




瀋陽市中醫院心病科副主任中醫師李東升表示,中醫認為,心為五臟六腑之主宰。午睡不但有利於補足睡眠,而且能夠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







有資料顯示,午睡還可大大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病機會。即使睡不著,閉目養神對身心也是很有好處的。



刺激心包經:保護心臟




人的身體有兩條與心臟有關的經絡,分別是心經和心包經。心主神明,心經和神智有關;心還主血脈,主要與心包經有關。





而在飯後半小時左右,如果適當地刺激心包經,可以增加心臟供血,有效地保護心臟。這個方法,不但適用於患心臟病的老人,對所有老人來說都是很好的養生妙招。




方法:




用一隻手沿對側心包經的路徑,從中指尖向上沿途按揉,內關、極泉等穴重點按揉。如果覺得按揉比較麻煩,沿心包經拍打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



第三件大事:晚上養百脈




黃金時間點:21點到23點




這個時間段是三焦經當令之時,該經通達身體的五臟六腑,因此,也是增元氣、養百脈的好時機。不少人會利用晚上的時間鍛煉或是進行娛樂活動,不過,從21點到23點,就應該靜下心來了。



1、手指梳頭:氣血暢




俗話說,頭梳千遍,病少一半。中醫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經」,每次梳頭就是在梳五經,有疏通頭皮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晚上用手指梳頭應不少於3分鐘。



2、溫水泡腳:溫養腎臟




人體的腎經起於足下,溫水泡腳以後對溫養腎經,腎經自然也會對腎臟有效。因此,通過經絡也能起到補腎的作用。




泡腳有個黃金時間點,晚上9點到11點泡腳最合適,正好是晚上養百脈的時間段;泡腳的水溫一定要適度,不能過熱或過涼。



3、晚上捶背:好入睡




黑龍江省醫學會老年病學會委員田曉彥表示,睡前捶背,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能有效改善睡眠,催人入睡。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擊法兩種方法,均沿脊柱兩側進行。







拍法用虛掌,擊法用虛拳,通過壓縮空氣而產生震動力;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兩側掌根、掌側同時用力,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




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速度以每分鐘60~80下為宜,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鐘為限。




養生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科學的調理方法,「早養胃,午養心,晚養百脈」。春季養生的這三個黃金時間段,一定要做好對胃、心和百脈的養護。


智者之養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養脾胃



延伸閱讀




脾胃弱,疾病生!



脾胃是後天之本


出於《黃帝內經》,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的論述。其後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深入研究及發揮,指出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若先天稟賦不足,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或飲食不節,饑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憂思日久,損傷脾胃;或年老體衰,或大病,久病之後,元氣未復,失於調養,均可使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常,導致氣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氣虛證。






8個方法養好脾胃




1、溫脾胃吃點花椒葉


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吃點花椒葉。據《本草綱目》記載,花椒可散寒除濕,解鬱結,消宿食,通三焦,溫脾胃,應對脾胃虛寒。花椒葉可涼拌、煮湯、炒菜、油炸、包餃子等,最簡單的吃法當然還要數涼拌了,在吃之前先焯一下水,去味,然後再加入精鹽、醬油、陳醋、蒜泥、薑末、小蔥、辣椒等各種調料簡單調味,拌勻後裝盤即成。




▲花椒葉


2、按公孫穴調理脾胃


公孫穴屬足脾經經脈的穴道,位於人體足內側緣,在腳中拇趾後大約2寸左右的地方(見下圖),沿著腳拇指後的腳掌骨按壓,什麼時候有酸脹或是酸痛的感覺就證明找對地方了。與脾胃有關的問題,都有很好的調治效果。






▲公孫穴




公孫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出現吐酸水,趕緊揉一下公孫穴,很快就會好轉。公孫穴可增加小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吃完東西不消化也要趕緊揉揉它,很快就會往下運化了。公孫穴是我們身上自帶的「健脾胃良藥」,是調理脾胃的保健師。














3、吃山藥能平補脾胃


山藥可是個好東西,既保養健康又有美容作用。但山藥最好心買鐵棍山藥,刺兒比較多比較硬的,蒸著吃炒著吃,或者熬粥喝都可以,平補脾胃的效果最好。




▲山藥




山藥與其他滋補食物所不同之處在於,它滋而不膩,其他食物滋陰多了就濕,濕多了就能化成熱。但山藥不會,它不熱不燥,為平補脾胃的良藥,尤其是對五臟氣血的虛損補益效果絕佳。山藥常被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4、脾胃不好喝點醪糟


脾胃虛弱者,建議喝點醪糟雞蛋湯,最好再加幾顆紅棗一起煮,放置溫熱喝一碗,對胃部不適有緩解作用,酸甜的口感也有開胃作用。天氣漸冷,醪糟可以自己做。將糯米蒸熟,適量酒麴放入溫水中,攪勻,在糯米飯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去,兩天後甜甜的醪糟就可以食用了。






▲醪糟


5、松仁玉米健脾開胃


秋季這段時間的最佳的食材就是玉米,玉米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這段時間吃還能祛秋燥。另外,玉米中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除了直接煮著吃,我還喜歡吃松仁玉米,先將松仁用小火焙乾,然後將玉米粒和紅菜椒片炒一下,加入適量鹽和白糖,燜3分鐘後加入松仁,大火翻炒一下即可,顏色好看,營養也豐富。




▲松仁玉米


6、花生芡實湯健脾益腎


秋天氣溫多變,要多吃養陰潤燥的食物。給大家推薦一款花生芡實湯,準備30克芡實,10克花生米,10顆大棗,一起用水煎,加入適量紅糖。芡實具有很好的健脾益腎的功效,也可以用來熬粥喝。






▲芡實


7、脾胃虛寒常吃點陳皮


陳皮可用來調理脾虛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以及噁心嘔吐等症。陳皮燥濕而能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泄瀉等症,常與人蔘、白朮、茯苓等配合應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故往往用作補氣葯之佐使,可使補而不滯,有防止壅遏作脹作用。此外,

皮又能和中,可治胃失和降、噁心嘔吐,若胃寒嘔吐,可與生薑同用;胃熱嘔吐,又可配伍竹茹、黃連等葯同用。






▲陳皮




因此,在烹調葷腥膳食時適量加入陳皮,既可以藉助陳皮的芳香之氣除去肉食的腥膻氣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進食慾,又可充分發揮陳皮理氣和胃、芳香醒脾、祛濕化痰的藥效,減少痰濕和肥甘厚膩對脾胃的傷害。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昨日分享:





  • 這是排濕補氣之王!快快喝起來!



  • 比癌症更可怕的郁證,看老中醫如何藥到病除!



  • 大椎凸起,意味著心腦血管壽命開始倒計時!(附解決方法)!



  • 中國人把日子過反了!(值得深思)



  • 後愛暖參茶 - 調理脾腎濕寒有奇效



  •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級的氣血雙補的調理品 - 後愛紅參氣血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灸大全 的精彩文章:

這樣泡腳會傷陰,千萬別做了!
艾灸十來天,血糖降了3個點!三位專家為您分享不同的灸療方案,收藏了~

TAG:經絡艾灸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