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中,如果馬謖按照諸葛亮的方針守軍,那麼街亭還會失守嗎?

三國中,如果馬謖按照諸葛亮的方針守軍,那麼街亭還會失守嗎?

原標題:三國中,如果馬謖按照諸葛亮的方針守軍,那麼街亭還會失守嗎?


諸葛亮安排馬謖守街亭,是希望馬謖能拖住司馬懿的大軍,而把魏延吳懿等作戰經驗豐富的人去平定隴西,則是為了爭取時間。街亭是長安通往隴西的要道之一,馬謖如果在大道上駐守,張合的先頭部隊攻堅戰啃不下馬謖,只能等司馬懿的大軍。等司馬懿大軍長途跋涉趕到街亭的時候,魏延吳懿等人平定隴西,諸葛亮就可以從容的集結大軍與司馬懿對抗。


馬禝確實是有軍事戰略才華的人,否則諸葛亮也不會如此看重馬禝的。而且,此次也不是諸葛亮第一次用馬禝。書中載,諸葛亮南征時禝獻攻心之計,諸葛亮採用後大獲全勝,所以,諸葛亮才會愛與之討論戰術戰法。諸葛亮是看人看對了,用人用錯了,諸葛亮這個神運算元並沒有算到了馬禝的想法,這也是諸葛亮自己在事後所承認的,用人用錯了。



諸葛亮再神算也沒算到馬禝的腦子裡在想什麼。這可是馬禝第一次以主將的身份帶兵出來,自己又認為精通戰略戰術。二萬兵馬,好不威風。他從帶兵出發時就一腦門子想的是如何這一仗要殺得曹軍嚇破膽,揚名立萬。他是找曹軍去決戰,就他這個二杆子毛頭,與張鴿比起來,就要差得去了。


別說馬謖按照諸葛亮的部署紮營會不會失敗,就是諸葛亮親自帶隊,如果也是帶著馬謖的那些人馬,他也守不住街亭,因為當時由於諸葛亮失算,非主力部隊對上了曹魏主將張郃帶領的全部主力部隊,眾寡懸殊,失敗是必然的,街亭是必然要丟掉的


只不過如果馬謖不是把兵馬拉到孤山上,未必會被包圍,可能還有戰略迴旋餘地,不至於被張郃包了餃子弄得全軍覆沒——打不過受不住,跑還是能跑得掉的,畢竟在戰場上,逃命的總比追兵跑得快,一個是性命,一個是要功勞,就像兔子一般都比獵狗跑得快一樣。


按照《三國志張郃傳》記載:「謖依阻南山,不下據城。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馬謖之錯,不是沒有「當道下寨」,而是沒有佔據現有的城池,因為即使臨時搭起來的木頭營柵,也禁不住火箭攻擊,張郃大軍完全可以用先來一通火力覆蓋,然後大軍衝鋒,那麼幾根削尖的木頭,是擋不住千軍萬馬衝擊的。



而馬謖之所以被處死,街亭失敗只是一個誘因,畢竟不能打一次敗仗就砍掉一個主將,要是這樣的話,張郃的腦袋早被曹魏砍過兩次了,而且諸葛亮也不是沒打過敗仗,他打敗了也沒有自殺。即使是關羽張飛馬超也都沒少打敗仗,但是也還是一路高升。

而事後諸葛亮的檢討書也寫得很明白,是自己臨戰畏縮,才導致了街亭失敗: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野鏡頭 的精彩文章:

戚繼光年少時做錯這件大事,導致中年時被害死,可以說是死有餘辜
歷史上的李隆基是怎樣的人?被歷史給忽悠上千年,這下真相大白了

TAG:視野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