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有一種尊重叫:收到請回復

有一種尊重叫:收到請回復




關注悅讀,回復【領讀包】,領取精華梳理




作者 | 洞見


來源 | 洞見(ID:DJ00123987)





 

01 

 


回復「收到」是一種尊重



朋友妍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有天上班,妍妍接到領導指示,明天公司拍宣傳片,要求所有員工穿黑色正裝。




妍妍立刻在公司微信群發通知,最後還特意叮囑「收到請回復」。




同事們陸陸續續回復了,但直到下班,還有3個同事沒有回。妍妍趕緊給他們打電話。結果:





一個說看到,就是沒回。




一個覺得是小事,妍妍特意打個電話是小題大做。




還有一個同事連電話都沒接。




「我就一直擔心那個沒接電話的同事第二天會不會沒穿正裝,到時候領導又覺得我沒有通知到,第二天看到他穿著正裝來上班才鬆一口氣。」




妍妍說,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發通知。




發通知這事,雖然簡單又無技術含量,但最考驗人的耐心。




隔著手機屏幕,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焦急。但我們能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發通知的那個人呢?有緊急或重大消息要通知到每一個人,你會怎麼做?



你是否也會選擇群發的方式,並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饋?當你的信息發出去許久,只得到零星回復,你是否會焦慮?會擔心?




「收到」兩個字,花不了你1分鐘的時間,但是對通知者而言,是一種證明和交代。





「收到」兩個字,雖然簡單,卻體現了將心比心。懂得將心比心的人,能夠尊重他人。




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品不會差。




  


 02 

 


回復「收到」是一個承諾




和妍妍有著同樣煩惱的,是我的同學黃偉,他在一所高校做輔導員。每年畢業季,關於如何辦理離校手續、準備畢業材料的通知,他都要發很多遍,QQ群、微信群、簡訊、郵件,一個都不落下。




「我也不想發這麼多遍,因為我很少能收到回復,我只能多發幾遍,確保他們能看到。」




可就是這樣,臨近畢業辦手續,總有些同學的材料準備不足,而準備不足的借口永遠都是「老師,我沒看到信息呀」。




在學生回複信息這件事上,黃偉更擔心這種行為背後所展現的學生們「契約精神」的缺失。




「不回復,就默認為沒看到、不知道,到時候出狀況就可以推脫。都是成年人了,還這麼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工作了怎麼辦?」




社會很大,不再像以前一樣,能夠轉個路口就能找到對方;




信息很多,不再像以前一樣,能夠時常聚在一起來通知。




更不會有人反覆通知,等你確認。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收到」兩個字不僅僅表示你看到了這條信息,還意味著你明白這條信息里包含的內容和要求,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




「收到」兩個字雖然簡單,卻體現了契約精神。遵守契約,主動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是有責任有擔當的表現。




有契約精神的人,人品不會差。




  


 03 

 


回復這件小事,做起來並沒有那麼難




1. 別人通知一件事,回復一下「收到,謝謝。」




2. 別人問你一個問題,知道且願意回答就回答,不知道不願意就回一下「不了解。」




3. 別人邀請你去赴約,想去就同意,不想去就說不願意,哪怕借口忙也好,裝作沒看見很不好。




4. 別人在你很忙的時候找你,可以先解釋一下忙,等到閑下來再說。




5. 別人如果想找你閑聊,如果你願意就說,如果不想也不要忽視,告訴他你有事。




6. 別人給你發的消息,你在很久後才回復,請先說聲抱歉,再好好聊聊……




這個世界越來越大,信息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忽視收到的信息,可能是因為習慣了,可能是覺得無所謂了,可能是因為忙……




但是,對於發消息的人而言,寧願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




給一個明確的答覆,凡事都有交待,這就是好的人品。





- END -




*作者:洞見,來源: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你的點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親親,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 的精彩文章:

4少年綁架殺害16歲同學,逃過死刑竟相視一笑:6歲以前的家教有多重要!
一個37歲男人眼中的愛情、婚姻和性

TAG: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