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為什麼有些人會人際關係差,人際關係不順利,有時是我們可能是我們無意中做了這幾件事,有這幾種表現,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

1、太看重自我感受了

有些人在人際關係中,太把自己當一回事了。以至於在與他人溝通中,一旦別人意見與自己意見不同,就心生不愉快,並且喜歡據理力爭。

心理學也把這一現象稱呼為自我防衛現象,意思是當個人受到批評的時候,感覺到自我尊嚴受到侵犯,所以希望通過據理力爭挽回自我形象。

然而真正人際關係高手每次在聽到別人意見與自己不同的時候,他總是滿懷感恩的去思考,這個人意見為何和我不一樣,是否有些值得我參考與商榷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燈思維,綠燈思維是一種積極性的思維,它講述的是我們在對待他人的意見以更平和的心態與更客觀的視角去面對它。

這樣才能讓我們與他人建立互通有無,深入的交流關係,也才能幫助彼此真正成長。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

2、總是試圖改變他人

人際關係差的人,第二點可能就是總是想改變他人。

有些人際關係差的人,他們總是滿懷著自己是一個正義和平的使者,總認為別人做錯了,渴望改變別人以此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在他們身上有一種強烈的控制欲,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控制帶給他們一種強烈的安全感。

最近看印度電影《起跑線》,講述就是一個焦慮的母親希望女兒上一流的私立學校。

之前女兒沒有考上,她就非常擔心,總是跟自己老公抱怨,想到女兒上公立的學校,女兒就可能會吸毒,整個人生都會毀了。

後來她通過與窮人接觸,發現其實這些人其實很善良,最後她接受了女兒上公立學校的事實,是因為她覺得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個人品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人總是試圖想要改變他人,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她永遠 都不會意識到別人身上的美好與他人身上的價值。

只有你放下自我的視角,認識到人與人是不同的,求同存異,去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你才會體會到差異帶來美好。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

3、無視他人行為與表現

人際關係差的第三個原因可能就是我們無視他人行為。心理學上有一個實驗叫做無意盲視。

當我們能夠對周圍世界中出現的變 化進行覺察、識別和定位時,這叫做變化探測 (change detection)。

然而有很多時候,我們覺察 不到這種變化,這一現象稱為變化盲視也就是無意盲視。

這個實驗說明了,有些時候,我們有時並不一定能夠完全看得到對方在做什麼。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有次我試圖想和女兒溝通,但是我沒有發現女兒正在專心沉浸在自己遊戲世界中。

我責怪女兒沒有聽我說話,但是後來我反思實際上我也忽視了她的行為。

這種無意中的忽視往往導致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出現溝通誤會與摩擦。

如果我們能稍微等待下,而是靜靜的觀察對方,給對方一個緩稱期,先看見對方的行為,再進行溝通。

或許你會發現對方更願意配合你,你們彼此之間也會更容易理解。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

4、愛傳遞負能量

人際關係差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愛傳遞負能量, 喜歡對他人潑冷水。

我就見識有一個人最愛就是給人潑冷水。

當辦公室的人取得成績的時候,他來一句,這有什麼了不起了,別在這炫耀了。

他總是顯示一副很傲慢的樣子,好想讓別人注意到他另類的表現。

但是他這種行為反而讓他人更為遠離他,因為他無法真正認識自己,也無法認識他人的價值。

其實人際關係的本質一定是大家相互認可,互相碰撞交流與影響的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生活中愛傳遞負能量的人,看問題也較為負面。

所以相處久了,會有一種莫名的壓力,最終導致他人不喜悅,慢慢地遠離。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主要因為不注意這五個行為,你有嗎?

心理學:人際關係

5、很少關心他人

人際關係差第五個原因那就是喜歡獨來獨往,他們很少關心他人,對待他人比較漠視。

他們習慣性獨來獨往,感覺到人際關係是一種負擔,不太喜歡去付出,也就鮮有朋友。

這樣他們圈子越來越窄,與人交流的閘門也逐步關閉。

這種人際關係差的主要原因是不懂得付出,當然也就無所謂真正的朋友了。

如果我們能在平時的活動中,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幫助他人,就能有效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淡漠印象。

上述五個表現就是人際關係差的主要原因。

總的來說,人際交往本質就是你來我往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用心,過於自我。

傳遞給他人負能量,都會導致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只有我們真正重視他人,真正用心去投入一段關係,給他人帶來價值與鼓勵,彼此影響,既影響他人,也接受被他人影響,那麼我們就能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最後祝福每個人都有健康友好人際關係,歡迎和大家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心理學:一個人是心機重還是單純,看這三個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學:一個人有沒有前途,看這五個方面就知道了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