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往事:南京保衛戰(上)

民國往事:南京保衛戰(上)

原標題:民國往事:南京保衛戰(上)



在1937這個中華民族危難的歷史關口,在南京這座見證了這段時期中華民國興衰榮辱的政治城市,面對兇猛殘暴的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國民黨軍隊與南京民眾在這年、在這座城用理想、主義、鮮血和生命書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南京保衛戰」。

經歷了「淞滬會戰」的失敗,國軍三十萬將士犧牲,剩餘守軍撤出上海。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被日寇佔領,而三百多公里外的國民政府首都南京已是岌岌可危。


11月15日至18日,國民政府最高統帥部在蔣介石位於南京中山門外的官邸內連續召開了三次最高國防會議,旨在討論南京的防禦問題。在國防會議上,蔣介石始終堅持南京不能丟棄,因為南京是國家的首都、政治的核心區域,更是先總理孫中山先生靈柩所在地,所以是一定要堅守的。但不少參會將領們主張放棄南京,他們這樣認為的原因主要有四點:一、南京已是一座孤城,獨立無援;二、在淞滬會戰中元氣大傷,部隊戰鬥力被嚴重削弱;三、只做象徵性的抵抗然後撤退,為以後的持久抗戰留下希望;四、兩軍實力相差懸殊,最好別做無謂的犧牲。當蔣介石聽到這些消極情緒時也顯得很無奈。在國軍中以足智多謀而被稱為「小諸葛」的桂系將領白崇禧明確地說:「部隊在上海都打殘了,退到上海外圍還沒喘過氣來,在這麼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恢復元氣,更談不上打一場艱苦的保衛戰。你要聽我的話,南京乾脆放棄算了。」但在蔣介石心裡南京畢竟是首都,政治意義重大,如果輕易丟棄作為最高統帥的他不但沒法對自己交代,更沒法向國人交代。


當然,也有部分堅決主張與日寇戰鬥到底的主戰派的將領,這裡就有膽識過人的國軍一級上將唐生智,唐生智將軍主動請纓,當場來了一段慷慨陳詞:「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僅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於是在11月19日,「誓與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將軍正式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負責指揮「南京保衛戰」。


11月20日,誓與日寇戰鬥到底的國民政府為保全國家各機構正常運轉而不受日寇打擊正式宣告首都由南京遷至重慶。與此同時,日寇調來了華中地區的全部重型武器和三百多輛坦克裝甲車為攻打南京做著準備。12月1日,日寇大本營下達《大陸命第八號》命令:「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須與海軍協同,攻佔敵國首都南京。」接到命令後,狂熱的軍國主義法西斯惡魔們一路燒殺搶掠瘋狂地向南京撲來。

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將軍首先整合了十三個師和十五個團共計十五萬兵力,其次設立三條防線來抵禦日寇保衛南京,而後下令將生活在南京下關和南門地區的居民遷到城牆裡面,安排燒掉這些居民的住宅,不給日寇留下任何可能被其利用的建築。


日寇已兵分三路對南京形成了戰略包圍:一、右路沿京滬鐵路西進南京;二、中路由宜興經溧水開進南京;三、左路從太湖南側迂迴攻向南京。以侵華戰爭元兇之一松井石根為首的日寇華中方面軍下令各路指揮官「糧草不足就現地解決,彈藥不足就打白刃戰。」這讓本就猖狂的日本鬼子更加肆無忌憚。12月4日,日寇各部隊已經完成了對南京的合圍。



12月6日,國軍開始在南京城郊與日寇交火。當晚,在唐生智公館裡蔣介石召集少將以上的守城將領,慷慨激昂地講話道:「各位,南京是總理的陵墓所在地,全國的至誠瞻仰在這裡,我們不能輕易放棄。今日,首都已是一個圍城,我願意和大家共同負起守衛的責任。但是,現在各方面的戰爭形勢都在繼續發展,我不能偏於一隅。所以,責任逼著我離開。今天,我把保衛首都的責任交給唐生智將軍,大家服從唐將軍就像服從我一樣。我在外面自當調動部隊前來策應首都,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雲南等幾方面的部隊已經在向南京開進了…」7日,大批的日軍湧向南京城,由於裝備、武器與火力的懸殊,在各戰鬥中我守軍開始落入下風。且戰且退的國軍被迫駐守在距南京城僅僅不足三公里處的中山門外的孝陵衛,準備與日寇做最後的殊死抵抗。


從12月8日起,日寇開始空襲南京城,炸彈和燃燒彈讓城內火光四起。9日,敵軍飛機從東南方向起飛,飛進南京城內後沒有和昨天一樣發動空襲或是投下炸彈和燃燒彈,而是開始投撒傳單。這些散落的傳單是「日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國守軍的《投降勸告書》」日敵試圖開始以勸降的形式動搖我守城軍心,傳單上寫道:「百萬皇軍,業已席捲江南,南京城正處於包圍之中。從整個戰局大勢看,今後的戰鬥有百害而無一利。南京是中國的古都,民國的首都,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迹名勝蝟集,實乃東亞文化薈萃之地。日本軍對負隅頑抗的人格殺勿論,但對一般無辜之良民及沒有敵意的中國軍隊得是寬大為懷,並保障其安全。特別是對東亞文化,更將竭盡全力予以保護。然而,貴軍如果繼續抵抗的話,南京城將無法免於戰火,千年的文化精髓將毀於一旦,十年的苦心經營將也化為烏有。本司令官代表日本軍,希望根據下列手續,與貴軍和平地接交南京城。——大日本軍總司令官松井石根」


同時,日寇給國軍說明了最後的答覆時間和地點——12月10日中午,在句容道的警戒線處。還叫囂如果沒有接到答覆,他們就會打進南京城,殺個片甲不留。


面對命懸一線的南京人民和孤注一擲的全中國軍民,背負著淞滬會戰中死傷官兵和日寇鐵蹄下遭踐踏的淪陷區人民的國讎家恨,唐生智將軍對日本法西斯的勸降和威脅毫無一絲畏懼,他決定誓死不投降,他要與所有守城官兵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用信念與生命來誓死保衛南京。


2017.11.12


下次內容提示:

民國往事:南京保衛戰(下)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晨品讀民國 的精彩文章:

「兩蔣」秘聞(二):1935南京「刺蔣案」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