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你了解父母手機中裝了哪些App嗎?

你了解父母手機中裝了哪些App嗎?

你清楚了解父母手機中裝了哪些App嗎?

即便你從來沒點開過母親的手機,也大概能猜到他們需要哪些app來滿足日常需要:用地圖查地點,裝個叫車軟體方便打車,微信刷家族群並窺探你的朋友圈……

那麼,你知道他們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哪幾款嗎?

你可能說——微信?然而並非如此,別小看老年人,即便你離網路比他們更近。人生就是一場創業!

文章授權 難逃一吸

文 小田一成

失去網路,失去親情

老年人很難用平常心來看待年輕人,不幸的是,年輕人也一樣。

因此,許多人的生活中常常出現相當戲劇性的一幕:過年時,七大姑八大姨湊在一起打麻將,而你在旁戳著一方屏幕。長輩偶爾隨口批評「現在的年輕人就知道玩手機」,然後繼續搓麻。

你猜他們這輩子麻將的局數要十倍於你玩《王者榮耀》的回合數,而在麻將上投入的錢財更是百倍於你。然而在長輩眼裡,麻將不算遊戲,螞蟻森林不算遊戲,甚至連《開心消消樂》也不同於年輕人的那些遊戲。

年輕人也鮮少將長輩與遊戲、娛樂聯繫在一起。一想起父親母親,我們常常關心他們吃得健不健康,住得舒不舒服,而很少考察他們是否玩得開心。

如果加過60後、70後的支付寶好友,你每天早上的綠色能量八成會被他們捷足先「采」。他們對這種遊戲的熱情,就像你10年前剛剛接觸《開心農場》時玩「偷菜」或「搶車位」一樣開心。

老年人的遊戲並不特殊,他們有年輕人對遊戲的一切需求。他們會用遊戲解悶兒,會「上癮」,會玩到十一二點才睡,也會沉溺「消消樂」忘了時間而「糊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查與大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中老年互聯網生活研究報告》(下文簡稱《報告》)中,就記錄了這麼一位「玩兒著玩兒著不對味兒,一想起來,鍋幹了」的老人。

而對於那些並不「上癮」的老人,遊戲與年輕人一樣,雖然不是剛需,卻含有社交意義。被問及接觸遊戲的原因時,即便一些年輕玩家也會說:我是因為大家都玩才去玩的。如果你去問老人,得到這個答案的比例同樣不低。

所以,當你發現母親突然玩起了某個名不見經傳的遊戲,你需要意識到,她身邊可能有10個老人早就玩上了。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家族群里的長輩們,玩的東西高度一致。

當現實中的人際關係逐漸向互聯網遷移,人與人的情感在現實中表現得愈發稀薄時,害怕被拋下的老年人,也只能奮起直追。就像從不跳舞的人突然去跳了廣場舞,以及「過了60歲自動愛上搓麻」一樣,遊戲也是老人游向互聯網時,可以抓住的一根稻草。

為什麼「消消樂」類遊戲是老年人的最愛?這些遊戲交互實在簡單,易於理解,比起其他界面、功能複雜的產品,更適合作為網路對老人打開的第一扇門。

而年輕人如何看待父母的遊戲生活呢?就像一些父母曾經勸阻孩子一樣,一些孩子也開始勸阻父母「少玩遊戲」。值得反思的是,背後的原因可能更耐人尋味一些:

我沒反對(玩遊戲),兩個人你玩兒你的,我玩兒我的。就老兩口乾什麼呀?你玩兒你的,我玩我的。去到北京,孩子比我玩得還多,我得看著孩子,他們得玩。他們都在玩遊戲,你得哄孩子玩,哪有時間玩遊戲?

這位老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現了輕微的不滿。兒女將孫輩交給老人時,希望老人集中全部精力照顧孫輩,不希望遊戲耽誤他們的時間。

這可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網民老齡化,紅利未消失

中國的老齡化人口正在網路化,帶動了中國網民的「老齡化」。《報告》將50歲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並首先揭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

網民總體的年齡結構,依然以 10~39 歲的人群為主,佔到整體的七成以上。而 50 歲以上的,占 10.4%。60 歲以上的互聯網用戶占 5.2%,比 2016年增加了 1.2%。報告也認為,60 歲以上高齡群體佔比的提升,意味著互聯網繼續向高齡人群滲透。

網民老齡化的問題,不如國民老齡化那樣明顯,也不如國民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嚴重,因此也往往被人忽視。早在打車軟體出現之際,一些年輕人就「老年人打車或更難」的問題,就作出了「他們終將學會」的判斷。

真實情況可能沒有那麼樂觀,不然也不會在2018年還有類似「老年人不會網路購票,連跑6次火車站下跪痛哭」的新聞。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互聯網公司承諾為用戶帶來便利,那麼老年人較低的「網商」,不應成為他們被拋棄的理由。

讓產品照顧老人,既有道德上的意義,也有實際上的利益。如果說今天的互聯網在滲透高齡人群,那麼等人口紅利消耗殆盡、老齡社會避無可避降臨之時,高齡人群就會反過來滲透互聯網。屆時,你敢說老年人不會像00後一樣,為互聯網格局帶來一輪新的衝擊,甚至導致洗牌嗎?

當老人擁抱網路,網路沒理由拒絕老人。2017年,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貿信息中心和京東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的《老年網路消費發展報告》,便指出京東的老年網民群體消費同比提高78%,老年商品銷售額增長近61%,購買者同比增長64.8%的現實。

老年網民數量雖少,但增長迅速。我們可以斷言:老年人對網路有著日漸旺盛的需求。而如今的網路世界,似乎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他們。

我們聽說過圍繞老年人而生的許多產品,其中最有名的可能非「糖豆廣場舞」莫屬。雖說資本總是盯著年輕人,但反其道而行之的產品,同樣也有自己的機會。

2015年,嗅到前景的小糖科技,明智地從to B的CC視頻中拆分,並在2016年10月成功拿到1500萬美元的B輪。一個月後,2016年11月,他們更是火速獲得來自頂級風投IDG的B+輪投資。

糖豆廣場舞專為60後、70後提供服務——跳廣場舞的年輕人畢竟不會太多。你可以嘗試下載一個app來感受其簡潔、直白的設計風格,也可以登錄其網站,感受一下宛如個人初創網站般的「粗糙」。

然而,憑藉垂直優勢,如今糖豆的影響力早已跳脫產品本身,一邊向其它「高大上」的平台,比如騰訊、優酷、愛奇藝輸出內容,一邊穩固地成為二三四線城市中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牢牢把持屬於自己的市場。

儘管後起模仿者大有人在,但像糖豆這樣把「垂直老年人」做到如此規模的產品卻並不多。更多的產品證明了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道理:即便學習成本不低,需求存在時,老年人會去接觸現有的、並非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產品,而並非產生「老年直播」「老年電商」這樣看似合理,卻多少有些臆想的需求。

而那些滿足了老人需求的產品,是微信,是支付寶,是滴滴打車,是XX地圖,是全民K歌,是拼多多。

面對網路,父母羞澀

老齡網民的年齡與其網路消費行為,形成了鮮明反差。

我們在《報告》中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結論:

《報告》橫向考察了老年人多種多樣的需求,其中需求人數最少的「網上訂賓館」覆蓋了11.6%的老年受訪者,網上挂號則是12.1%。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幾乎成為一種現象的「使用全民K歌、唱吧等娛樂軟體」覆蓋的16.4%則是倒數第三少,甚至低於「製作微信表情包」的20%。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微信對老年用戶的超強統治力。「關注公眾號/訂閱號並瀏覽文章」覆蓋了45.9%的老年用戶,朋友圈點贊、評論81.6%,微信紅包83.0%,第一大項「微信聊天」則佔到98.5%。幾乎可以說,所有老年網民都有使用微信的能力和意願。

中老年人對於微信的使用不局限於將其作為即時通訊工具,還能將其作為自己表達情感和維繫社交的互動平台。

2017年,微信55歲以上的月活用戶已經超過了5000萬。微信如果自稱老年人第一app,也沒什麼競品能跳出來質疑。畢竟,作為超級大而全軟體,微信覆蓋了老年人資訊、社交、生活、娛樂的方方面面,滿足了多數老年人最基礎的需求。

不過,微信給老年人帶來的並非只是積極、正面的東西。就如曾經的QQ「黑產」坑害了無數網路萌新,如今微信上的不法分子更加「歡迎」這些老年「萌新」。虛假信息(謠言)、釣魚網站、電話詐騙和假冒偽劣商品已經不易損害如今的的年輕網民,而微信上的老年人仍然首當其衝。

這不僅強化了部分老年人對網路的偏見,也強化了社會對「老年網民」的刻板印象。在一些年輕人眼裡,自己爸媽的「資訊」=假新聞,「社交」=親戚群,「生活」=拼多多,「娛樂」=全民K歌。

拼多多和全民K歌招誰惹誰了,怎麼能與假新聞和親戚群並列?

《報告》便提到了一起全民K歌的反面案例:

大興農村的訪談中,被訪者提到村裡一位阿姨用全民 K 歌唱歌上癮了,她的動態顯示都是凌晨發自己錄製的歌曲,有次把村委會暫時用不到的音響拉到了自己的家裡,想要唱個夠,但是老伴有心臟病,而且做過幾次心臟支架手術,聽不得太吵的聲音,為此兩人還大吵一架。

虎嗅不久前對全民K歌的報道中(《悶聲發大財的全民K歌》)便提到,60後、70後貢獻了產品的黏性和在線時長。其實不難理解,一個唱一個跳,全民K歌起到了和糖豆廣場舞類似的作用。

可惜的是,老年人並未在全民K歌中取得和糖豆廣場舞中同樣的地位。在內容方面,年輕人仍是絕對的霸主。一方面,對於多數疏於保養、練習的「業餘歌手」,年輕的嗓音有天然優勢,而老年人往往心有餘力不足;另一方面,比起向全網傳達自己的聲音,老年人更常把歌喉局限於自己的小圈子內,面對大庭廣眾甚至有些「害羞」。

K歌那個(全民K歌),我那天弄上以後,一看我家親戚在遼寧都跟我在一起,我趕緊銷了。光我們唱還行,一看遼寧的都在那邊,我一看我家親戚,他是長春的,我趕緊退出來了。

這種封閉、不自信的使用態度,自然很難給年輕人帶來好感,因此老年人雖然「K歌」上癮,卻難以憑藉歌聲站在互聯網世界的陽光下。

至於拼多多,則更是被許多媒體人直斥為「價格敏感」「淘寶清倉」乃至「消費降級」。在這個年輕白領快步走向「消費升級」的時代,拼多多將「另一些用戶」帶偏了「時代主流」,確實有些「離經叛道」。

是產品升級,還是老人升級?

然而,拼多多可能是把面向中老年人的電商做得最好的之一;今日頭條同樣擁有大量老年用戶,這些用戶通過頭條,接觸到了其自有電商「放心購」。

對於並未針對老年人做出特別調整的放心購本身,這雖然是個好事,也是個巨大的麻煩。一些客服人員叫苦連天:他們根本無法與老年客戶進行快速、高效的溝通。其實,如果按照年輕網民的標準,是「老年客戶無法與客服進行快速、高效的溝通」才對。

老年人並非網購的主力軍,能為電商帶來的價值有限,然而服務他們目前卻要付出數倍的成本。

有沒有發現一些矛盾:老年人難道在曾經的淘寶、天貓就不購物嗎,他們有沒有「禍害」曾經的淘寶客服?答案自然是有,但也相對有限。

數年前,相比年輕人,老年人主動接觸淘寶的機會並不多。那時候,許多老年人的網購需求,可以通過子女的帳號、子女的操作及子女的銀行卡來實現。而如今,對於「放心購」這種老年人會自己點進去的平台,局勢早已發生變化:

《報告》指出,「綁定銀行卡能夠促進中老年人使用手機支付,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樂於用手機支付的中老年人大多對相關賬號進行了銀行卡綁定。」

我們不妨進一步將其解讀為:具備獨立支付條件的老年人,參與網購的意願會更強。

當老年人擁有自己的支付渠道,完全有能力自行網購時,曾經因子女代勞而避免的許多問題便撲面而來。可能因為觀察到類似現象,馬雲在提出「新零售」,把電商從線上回歸線下時,也考慮過換種方式服務老年人。畢竟,這些「萌新」在線上,未免有些太難伺候了。

如果反向思考,那麼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便再清楚不過:讓子女重新幫老人操作網購,或者逐漸讓老人具備同子女類似的網購常識。

「讓子女重新幫老人網購」聽起來如夢似幻,但卻是不久之前真實發生的事情。春節期間,淘寶賣力地推廣「親情號」,一度被用戶戲謔為「說到底就是想賺父母的錢」。不過,考慮到許多老人的網購需求真實存在、而自主支付能力不足,「親情號」的出現則是順應需求、解放「購買力」的重要舉措。

考慮到信用卡的年費,一些老人讓子女辦附屬卡尚且心疼錢,遑論在自己名下申辦信用卡,這就令「親情號」成為一個成本更低的,賦予老年人支付能力的手段。當然,「親情號」推廣能否成功,恐怕還要看子女是否理解並接受這一邏輯。畢竟在更易察覺的層面上,用戶將其視為「新創收渠道」,而業界將其視為「淘寶追趕微信移動競爭力之舉」,在淘寶app月活不足微信一半的當下,恐怕更合理一些。

那麼另一條路線「向老人普及常識」呢?顯然,比起電商主動增加客服投入,或者在產品層面做出諸多艱難的實驗和改變,讓老人變得「和年輕人一樣明白」或許是最順其自然的前進方向。

如果人不拋棄時代,時代也不會拋棄人。互聯網公司沒必要絞盡腦汁打造另一個糖豆廣場舞,只要能在產品層面健全信息保護、增強引導、提高容錯,並在整個社會的層面打擊不法分子、清理虛假信息、普及網路常識,老年人面對的最大麻煩也會自動消弭。最關鍵的是,這些需要不僅是老年人的需要,更是廣泛的需要。

一個逐漸升級的網路社會,一定能迎來逐漸升級的老年網民。

創業家推出廣告內容投放業務

創業黑馬平台針對企業的線上投放獲客需求,依託創業黑馬上市公司資源,我們簽約了360、趣頭條、wifi萬能鑰匙、百度、今日頭條等平台,並成為核心獨家代理商,按效果計費。

我們的投放團隊里每個投放經理都擁有投放過1個億以上的經驗。

其中我們是百度核心代理商之一,針對黑馬同學可以給到更高返點。

其中我們是趣頭條APP招商加盟類客戶獨家代理商,趣頭條註冊用戶1個億,日活1500萬,三四線城市用戶佔比70%,女性佔比65%。目前在趣頭條處於流量紅利期,例如投放獲取一個加盟商信息成本低的到40,高的在100左右,平均在80元一條。

福利:趣頭條前50個開戶(3000元起開戶)的同學,創業黑馬贈送1000元推廣。

歡迎與我們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技術中的公鏈體系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BOSS直聘:2017年凍結各類違規公司賬戶2878家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