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單色釉: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單色釉: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單色釉,又被稱為「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於瓷釉內所含化學成分的不同,不同種類的單色釉瓷器燒成後會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單色釉瓷器以其質地迥異的胎體和美不勝收的釉色,曾經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單色釉瓷器在我國的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彩瓷之母」,也因其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被認為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鮮紅釉盤

鮮紅釉盤,明宣德,高4.2cm,口徑20cm,足徑12.5cm。清宮舊藏。

盤撇口,弧壁,圈足。通體施紅釉。圈足內施青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盤造型規整,胎薄體輕,釉色純正,是宣德紅釉瓷的代表作。

以瓷釉色彩為裝飾手段

經過多年的研究,張寧認為,中國瓷器的裝飾手段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繪畫裝飾,就是在瓷器上繪畫出各種圖案紋飾的裝飾手段,粉彩、鬥彩、琺琅彩等瓷器均屬於這一類。另一類就是釉色裝飾,是一種通過瓷釉本身的色彩來體現瓷器之美的裝飾手段,而單色釉瓷器就是這類裝飾手段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

據張寧介紹,最早的瓷釉其實是沒有顏色的透明釉,而如果在透明釉里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並且配合窯爐里適當的溫度和氣氛,就可以燒造成具有不同色釉效果的瓷器。「比如,加入氧化鐵就可以燒成褐色的、黑色的瓷釉,加入氧化銅就可以燒成紅色的、綠色的瓷釉,加入氧化鈷就可以燒成青花瓷的那種藍色了。」

黑釉油滴釉盤

黑釉油滴釉盤,宋,高5cm,口徑21cm,足徑6.5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內外滿施黑釉,釉色烏黑鋥亮,釉面布滿銀白色油滴狀結晶,仿若大小不一的油花點點,故稱「油滴釉」。「油滴」之狀又如夜空繁星閃爍,令人目不暇接。

此盤神奇之處在於注水後富於各種變化。如注入清水,則銀白色結晶愈加明亮,如夜空中繁星閃爍,令人目不暇接;如注滿茶水,則結晶閃現出金黃色,十分耀眼,充滿神奇魅力。

此盤胎釉特徵與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區調查窯址時發現的標本相類似,因此可斷定此碗應為山西瓷窯的製品。

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

與其他種類的瓷器相比,單色釉瓷器既沒有複雜的圖案紋飾,也沒有豐富的色彩搭配,但是卻具有著另外一種能夠令人如痴如醉的美。在張寧眼裡,這種美就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簡約的單色釉與繁複的彩繪瓷相比,在藝術表現力上應該是各有千秋,而單色釉雖然看上去只有一種顏色,但實際上燒造起來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粉青釉尊

粉青釉尊,清雍正,高13.3cm,口徑21.2cm,足徑11.6cm。

尊廣口外撇,折肩,腹部呈六方委角形,束腰,圈足外撇。通體滿施青釉,只在肩部飾一道凸起的弦紋。外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

此尊線條優美流暢,雋秀嫻雅,在造型上頗具藝術韻味。雍正時期的粉青釉瓷器是模仿明代永樂時期同類釉色品種的產品,但和永樂時期的粉青釉器物相比,雍正時期的粉青釉釉層更顯純潤厚實。

單色釉的兩個黃金時代

任何瓷器品種都有其黃金時代,而在張寧看來,單色釉瓷器在瓷器發展史上有兩個黃金時代。一個是宋代。他指出,縱觀整個宋代的瓷器,單色釉佔據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宋代的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其中又以汝窯的青瓷和定窯的白瓷最為著名。」

另外一個就是明清時代。他表示,明代以宣德,永樂,成化三朝的單色釉瓷器最為出色。清代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單色釉瓷器品質最高。「這一時代的瓷器往往是在宋代單色釉瓷器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創新,無論是在工藝水準還是藝術成就上都大有趕超宋瓷之勢。」

淡粉釉瓶

淡粉釉瓶,高19.5cm,口徑2.2cm,足徑6.7cm。

瓶口內斂,口形如蒜頭,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微外撇。通體施淡粉色釉,屬低溫金紅釉。瓶里及底均施白釉。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此瓶胎質潔白細潤,造型秀美,釉色均勻純正,淡粉色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金紅釉瓷器為雍正時創燒,在官窯傳世品中亦很罕見。此瓶是典型的雍正官窯製品,為傳世之珍。

故宮典藏的單色釉

白釉罐

白釉罐,隋,高19.2cm,口徑9.7cm,底徑15.2cm。

罐唇口,無頸,溜肩,肩下垂直至足,平底無釉。胎骨呈白色,較為厚重。內外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薄而勻凈,純白無瑕,布滿細碎開片紋。

罐體造型飽滿端莊,優雅古樸。

白瓷雖然在北朝時期已經開始出現,但真正燒製成功則在隋代。與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燒制工藝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從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出土的一批白釉瓷器看,較之北齊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釉質已有較大提高,全不見早期白瓷白中閃黃或閃青的痕迹。如果以北齊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為起點,到隋李靜訓墓為止,歷時33年,白瓷的燒制技術終於成熟。

蛋黃釉盤

蛋黃釉盤,清雍正,口徑13.3cm,底徑8cm,高2.8cm,捐獻自孫瀛洲。

蘋果青釉瓶

蘋果青釉瓶,清康熙,高21.2cm,口徑8.4cm,足徑8.9cm。

瓶撇口,束頸,溜肩,橢圓形腹,圈足。通體施蘋果青釉,色調柔和,釉面光潤有開片。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為清康熙時期所獨有,胎質細膩,釉面勻凈,釉色青綠,恰似青蘋果的色澤。秀麗的瓶體在含蓄的青釉映襯下,尤感素雅莊重。

青釉是我國傳統的色釉,系以微量的氧化鐵作呈色劑,經高溫還原焰燒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類冰似玉,深受人們的喜愛。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釉瓷器進一步發展,在釉色控制技術方面更加嫻熟,燒造出大量粉青、冬青、翠青釉等名貴青釉瓷器。

天藍釉花觚

天藍釉花觚,清康熙,高18.1cm,口徑10.6cm,足徑5.9cm。

花觚口外撇,形如喇叭狀,細頸,鼓形腰,脛部外撇,淺圈足。通體施天藍釉,腰部飾凸乳釘,上下各飾三道凸起的弦紋。外底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

瓷製花觚始見於元代,明清時多有燒制。除景德鎮燒制外,尚有龍泉窯、德化窯等地製品。主要品種有青花、五彩、顏色釉等,多為陳設用品。這件花觚釉色勻凈,十分雅緻。

霽紅釉梅瓶

霽紅釉梅瓶,清康熙,高24.2cm,口徑3.4cm,足徑7.8cm。

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玉璧形底。通體施霽紅釉。玉璧形底心內施白釉,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雙行款,款外無邊欄。造型規整,釉面勻凈。標誌著明代中期以來失傳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在康熙時景德鎮御窯廠得到了恢復。

康熙時期的高溫銅紅釉品種主要有霽紅釉、郎窯紅釉、豇豆紅釉三種,各具特色。霽紅釉釉面均勻凝厚,色澤紅艷、深沉,除用作祭器以外,也做文房用具、日用瓷等。

霽藍釉梅瓶

霽藍釉梅瓶,高27.4cm,口徑3.8cm,足徑8.6cm。

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廣至腹部內斂,圈足。通體施高溫霽藍釉,近底處由於積釉較厚呈紫黑色。足內無釉露胎。

此瓶造型端莊古樸,釉色濃重而勻凈深沉,釉面瑩潤,是明嘉靖藍釉瓷器的精品。

孔雀綠釉碗

孔雀綠釉碗,明正德,高6.6cm,口徑16.2cm,足徑6.5cm。

碗撇口,弧壁,瘦底,圈足。無款。碗內壁及圈足內施青白色釉,外壁施孔雀綠釉,近足處暗劃仰蓮瓣紋。此碗雖未署款識,但其典型的正德宮碗式造型和器足內施淡青白釉的特徵表明其為正德官窯器。

承接徵集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和嘉德春拍夜場藏品,審核通過百分百上拍要求明清官窯精品,字畫古籍等精品,有較低費用,無鑒定費圖錄費流拍費,詳情私信。另公司承接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香港、迪拜等國家一線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胎素描慢拂弦 的精彩文章:

TAG:青胎素描慢拂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