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究

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探究

摘 要:高職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在本科院校如火如荼地開展通識教育的當前,如何促進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是高職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梳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變遷歷程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理論剖析,並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在高職院校融合提出了發展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融合路徑

問題的提出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之爭是高等教育領域長期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在美國,通識教育的演進史就是大學發展史的主軸或縮影,通識教育在大學裡受到重視程度的起起伏伏,正好說明了美國大學每一階段的蛻變。[1]縱觀西方高等教育發展歷程,被視為現代高等教育雛形的是中世紀大學,不同於古代大學,他們課程內容的專業性增強,均以某種專業學科教學為主,培養能從事某種職業的專門人才,以文學、修辭學、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學和音樂,即「七藝」作為基礎課程,以神學、醫學、法學為主導學科,培養神職人員、醫生、律師和教師,這是判斷其作為現代高等教育淵源的主要依據。[2]此階段亦被視為專業教育的萌芽時期,考察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歷史發展脈絡,能對大學教育的本質、理念等問題得出一些規律性的認知。

在我國不同歷史發展時期,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出現了反覆搖擺的現象。鴉片戰爭後,為了挽救清政府封建統治,實現自強救國的訴求,洋務派意識到應該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倡興「西學」,專業教育開始引入,出現了洋務派開辦的軍事學堂、科技學堂,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逐漸發展起來。北洋政府時期,《大學令》規定大學的宗旨是「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之急需」,《大學規程》將大學分為文科、理科、工科等七科,共39門,專業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更加系統化。為了固化思想、穩定統治者的政權,國民政府時期不斷加強帶有明顯政黨色彩的通識教育,《大學規程》要求大學開設黨義、國文、體育、軍事訓練及第一外國語、第二外國語等公共必修課程;抗日戰爭爆發後,《文理法三學院各系整理辦法草案》注重學術廣博基礎的培養,將三個學院的基本學科定為共同必修,大學一年級注重基本科目,不分系,第二學年起分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新時期國家建設的需要,自1950年開始,我國將培養專門人才作為大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借鑒蘇聯高等教育專業設置經驗,開展專業設置改革。1957年,全國共設專業323種,隨後基本在這一模式下不斷強化。到1980年,全國共有1,039個本科專業,這一時期專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不斷擴大,為了解決高校專業劃分過細、範圍過窄、門類間重複設置等問題。1982年起,開展專業目錄修訂,合併口徑過窄專業,專業面得到拓寬,通用性得到加強。1993年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全國共有504種本科專業。[3]1998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並建立了3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15年,在復旦大學通識教育十周年研討會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山大學四校共同成立「大學通識教育聯盟」,推動我國通識教育邁向新階段。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實行學術人才和應用人才分類、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制度,這為推進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第三屆大學通識教育聯盟年會在北京大學召開,來自全國高校的通識教育建設者共同探討中國大學通識教育改革之道,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34所高校加入了聯盟,其核心是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作為本科教育的基本內容。

高職教育同時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在高職院校推進通識教育是高職教育的本質訴求,但與本科教育相比,高職教育更側重於學生專業技術技能的培養,在當前以社會需求為依據、以就業為導向的發展背景下,如何在高職院校推進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是本文探究的問題。

理論探究

1.教育價值論

當代人類社會面臨著一系列的重大問題,這些問題的底層蘊涵一個共同的哲學問題, 即價值問題。價值問題是人類生活和人類活動的核心問題。[4]教育是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在階級社會中,教育價值觀念受生產力、生產關係、政治觀點、科技發展水平、社會意識,以及人們所處的階級地位、階級立場影響。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教育目的體現著人的價值追求,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決定著教育活動的方向。在古希臘時期,能夠接受教育的人都是生活資料充裕,擁有較好物質生活條件的人,他們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使用閑暇時間從事理智活動,接受的是「自由教育」,受教育是為了成為「自由人」「有道德的人」。當今,高等教育已經從「貴族化」轉為「平民化」,個人的生存競爭壓力與之前有權利、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價值觀便有充足的存在理由,高等教育應該教給受教育者實用的知識、就業時所需要的專業技能,通過專業教育讓個人在進入社會激烈的生存競爭中獲勝、獲益,為個人未來具有一定的生存條件提供保障,這是高職教育應有之義,很容易被接受。但人不是一般動物,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人的低層次需求,除此之外,還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高層次需求,人的高層次需求更關注人的生存價值、生活意義和健全人格的塑造,由此通識教育變得不可或缺。

2.知識價值論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完滿生活做準備,世界上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對生產過程的高效率和個人生活的高質量都是必需品,是最有價值的,並對傳統的以哲學、拉丁文、希臘文為主要內容的古典主義知識觀進行了批判。與知識價值論相應,他提出了學校課程觀,指出學校應開設五種課程:為準備保全自己的教育開設生理學、解剖學,為準備間接保全自己的教育開設邏輯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和社會學科等,為準備做父母的教育開設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為準備做公民的教育開設歷史、社會學,為滿足個人閑暇時休息和娛樂的教育開設文學、藝術等。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科學、技術與產業展望》的報告中,將知識分為關於事實的知識(know what)、關於原理與規律的知識(know why)、關於技能知識(know how)及人力知識(know who)四類。古典主義知識選擇觀側重哲學、修辭學、幾何和音樂等通識教育課程的學習,實用主義知識選擇觀以選擇使受教育者獲取某些技能的「有用」專業知識為基礎,側重知識的工具價值。高等教育不是專業技能培訓機構,不僅要向受教育者傳授未來獲取物質資料、賴以生存的知識和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認識世界、理解自身,構建健全的人格,指引他們認識生存的意義和價值,教會他們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3.終身教育理論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化,發展呈現出空前的廣泛性、複雜性和不可預見性,向人們提出新的教育要求,要求人們在知識、技能、精神等方面做好準備。同時,現代人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和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開始注重對高層次、高品質精神生活的追求。現代社會的這些變化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產生了重要影響。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成人教育促進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法國教育家朗格朗首次以終身教育為題作了總結報告;1972年,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出版《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確建議將終身教育作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今後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導原則。此後,終身教育理論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終身教育所具有的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及靈活性的特點,引發了教育目標、教育手段等方面的變革,學校教育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和技能傳授,而應貫徹人的全面發展理念。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提出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的目標是促進被教育者形成完備的人格和全面的發展,即智力、身心、責任感的全方位發展。這是對人才培養過程中過度工具化、功利化、專業化現象的摒棄,吹響了教育價值從注重工具價值向重視人的內在價值回歸的號角,終身教育理論提出的「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理念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

融合發展舉措

1.確立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導向標,它決定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方針和根本目標,體現了學校辦學層次和水平,表達了人才培養工作的使命和期望,彰顯了學校的精神與品格。人才培養目標與學校發展階段、辦學定位相契合,各院校培養目標在具有特殊性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共性(見表1)。

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院校要遵循職業教育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加強全體學生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的當下,高職教育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視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在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就業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同時,也要開拓學生的視野,關注學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重視學生品德修養、身心健康、素質養成、綜合素養、創新創業精神及社會責任感等人才特質的培養,以具有高職特色的通識教育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構建通專兼重的課程體系

課程設置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是各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依據,要實現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必須要將通識課程質量與專業課程質量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構建與專業教育課程同等質量的通識教育課程。《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科學合理設置課程,將職業道德、人文素養教育貫穿培養全過程。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保證專業教育課程與產業需求、職業標準對接、生產過程相對接的同時,應全面梳理整合通識教育課程資源,建立通識教育課程模塊,健全通識課程建設體制機制,開齊、開足、開好公民素養、文化基礎、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職業素養、創新創業教育等模塊課程,傾力打造全過程、全方位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及成長成才大格局。

3.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師資隊伍建設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北京市教委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為6.1萬人,北京市安排市屬高校2017年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總規模7.7萬人,其中本科層次招生規模4.75萬人。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在運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等教學方法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積極探索適合高職學生通識教育的教學方法。一是推動信息化教學。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充分利用優質師資資源,推動教學資源庫、網路在線開放課程、模擬模擬軟體等建設,構建高職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化網路,加強精品慕課(MOOCs)等教學資源共享。二是開展通識教育實訓教學。實訓教學並非專業教育專利,通識教育教學中應挖掘課程內容,梳理通識教育中演講訓練、名著情景劇演繹、體姿禮儀與社交禮儀訓練、團隊拓展訓練、計算機應用軟體實操、英語情景對話、影視配音等真實工作項目,強化學生的參與式學習、體驗式學習。三是實施項目教學。在高等教育階段,教學與研究是同向同行不可分離的,擬定通識教育研究項目指南,開發通識教育研究項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入圖書館、實訓室乃至社會開展項目研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好形勢下,立足創客空間等實訓室和孵化基地,建立創新創業項目運作機制,支持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運用學習的理論知識指導創新創業實踐,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作者:肖毅,單位: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教務處)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科研計劃項目「高職院校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的融合」( 項目編號:SM201611626002)資助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坤錦.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7.

[2]吳文侃,楊漢清.比較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86.

[3]張富生.我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制度變遷—基於新制度經濟學的視角[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4):349-355.

[4]馮平.重建價值哲學[J].哲學研究,2002(5):7-14,80-81.

《北京教育》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2018中國海歸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棍棒教做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