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朝鮮剛炸完核試驗場,特朗普就宣布分手啦!世界上還有哪些「豐溪里」?

朝鮮剛炸完核試驗場,特朗普就宣布分手啦!世界上還有哪些「豐溪里」?

原標題:朝鮮剛炸完核試驗場,特朗普就宣布分手啦!世界上還有哪些「豐溪里」?


昨天,在中美俄英韓五個國家記者的見證下,朝鮮廢棄了位於東北部的豐溪里核試驗場。



豐溪里核試驗場主體建築爆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而幾乎就是在同一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拿出了一份早就寫好的「分手信」,向全世界宣布取消將在6月12日舉行的「金特會」。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當天深夜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常任委員會會議,商討會談取消一事,包括韓國國防部長、青瓦台秘書室長、外交部長在內的多名高官出席。



從照片來看與會者神情凝重


朝中社25日援引朝鮮副外長金桂冠的話報道稱, 朝鮮心裡依然高度評價特朗普總統做出過去任何一屆總統都未能作出的果斷決策,並為促成這個重要大事進行努力。然而,突然單方面宣布取消會談,令朝方感到意外,而且非常遺憾。



朝鮮副外長金桂冠 圖片來源:韓聯社


如果不是因為豐溪里核試驗場處在半島博弈的風口浪尖,「豐溪里」也難為全世界人所熟知。從2006年10月開始,「豐溪里」幾乎成為了朝鮮核試驗的代名詞,先後6次規模逐漸增強的核試驗,讓人們讀到與豐溪里有關的新聞時都捏了一把汗。



廢棄前的豐溪里核試驗場衛星圖

但是實事求是的講,豐溪里核試驗場的規模實在有限。一直到2016年9月以前,豐溪里試驗場里進行的歷次核試驗爆炸當量,都沒有美國在二戰期間向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原子彈的威力強。而朝鮮6次核試驗和美國1030次核試驗相比,簡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豐溪里核試驗場先後6次核試驗位置分布


而世界上曾經還有很多像「豐溪里」一樣的核試驗場,用滿目瘡痍的痕迹記錄著一次又一次爆炸。


美國:炸完島礁再炸本土


1945年美國在新墨西哥沙漠進行了第一次原子彈爆破試驗,這直接導致了「小男孩」和「胖子」降落在日本本土。此後的一段時間裡,美國忌憚核武器的威力,開始在遠離本土的太平洋島礁上進行實驗。



馬紹爾群島是當時美國核試驗場的其中之一


1954年,因為一次對爆炸強度的誤判,美軍在馬紹爾群島附近的「城堡」系列核彈試爆創造了一個歷史記錄——足有1500萬噸的爆炸當量。也正是因為這次「誤判」,美軍沒有及時對島民進行疏散,導致了紹爾群島上約665名居民受到核輻射影響。


然而由於試驗過於頻繁,美國發現可供試驗核武器的島礁越來越少,所以乾脆就把核武器放置在駁船中隨便找塊海域就爆破。但是遙遠的試驗場需要運送大量裝備、設備和人員,這讓美軍苦不堪言。在進行了幾次試驗後,美軍逐漸有了自信,所以就把試驗場從廣闊的太平洋搬到了美國本土內華達州的沙漠里。



「得益於」冷戰的爆發,在40多年的時間裡,內華達核試驗場共進行了928次地面和地下核爆破試驗。而這一舉措還帶動了當地的「核彈經濟」:當地理髮師為顧客設計蘑菇雲形狀的爆炸式髮型,所有賓館老闆都信誓旦旦地保證住在他們那裡能看到最美的核爆破場景。



「只需要3美刀,你就會像我一樣愛上這次爆炸」


隨著核試驗的進行,周邊居民覺得身體日漸虛弱,經過了三十多年後,他們發現自己遭受到了嚴重的核輻射。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對受到輻射沾染的人員進行補償,至今已有1.2萬人獲得國家賠償。1992年,內華達核試驗場的活動全部停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冷戰結束了,最終向美國本土投擲原子彈的不是別人,而是美國自己。


前蘇聯:獨愛新地島


1961年,就在美國「城堡」系列核彈創造歷史記錄後不久,前蘇聯試爆了迄今為止史上最強的核彈,在北冰洋新地島群島上製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爆炸。這枚炸彈有一個現在仍舊令人談之變色的名字——「沙皇炸彈」。


「沙皇炸彈」的體積和投放它的「熊」式轟炸機對比


「沙皇炸彈」的爆炸當量達到了6300萬噸,這顆核彈威力比投放到廣島的「小男孩」強3000倍,光是爆炸時的火球面積達就達到了6.4平方英里,瞬間震碎了560英里之外的玻璃。而前蘇聯並沒有打算就此「放過」新地島。



「沙皇炸彈」爆炸時升起了巨大的蘑菇雲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前蘇聯在新地島上的「中央核試驗場」中分別進行了包括「沙皇炸彈」在內的八次核試驗,其中有五次核試驗包攬了世界前五大核試驗的名次。而之所以前蘇聯對新地島情有獨鍾,還是因為新地島地處最北端,離莫斯科較遠。而且來自北大西洋的挪威暖流會將爆炸後的污染物吹往東北方,不會污染到前蘇聯本土。



至今為止新地島中央核試驗場總共進行過132次核爆炸,總當量約為2.4億噸級。隨著蘇聯解體、冷戰落幕,中央核試驗場也變成了俄羅斯唯一的核試驗場。試驗場里在沒有升起壯觀的蘑菇雲,相反周邊的中學、幼兒園、醫院、超市一應俱全,完全看不到當年的影子。


但是和內華達核試驗場一樣,或許它也會迎來在沉睡中被喚醒的那一天。


英法:本國地方小,乾脆在海外

英法和美蘇有著發展核武器的先決條件:完備的工業體系、雄厚的經濟基礎以及先進的科學技術。但無奈的國土面積有限,如果在國家最北邊試爆原子彈,沒準就能把最南邊居民的窗戶震碎了。但是憑藉著「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留下的底子,英國和法國先後在海外進行了核試驗。


英國的首選地是澳大利亞。1952 年,英國在澳大利亞的 Emu Field 進行了2 次核試驗,之後便把實驗基地永久性地搬到了馬拉林加,當地土著居民的問題通過強制搬遷新居得到了解決。到了上世紀80 年代,曾經暴露在核輻射中的土著居民、澳大利亞人和英國軍事人員開始出現與輻射相關的各種疾病和癌症特徵,兩國政府用了幾乎20年進行清理,但是emmm……



澳大利亞媒體當天對英國首枚核彈爆破的報道


法國的首選地是撒哈拉沙漠。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中的Reggane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首次核試驗,爆炸當量6-7萬噸。為了確保核試驗成功,法國人使用了過量的鈈,因此法國的首次核試驗是核國家首次核試驗中當量最大的,直到現在阿爾及利亞境內核試驗場中依舊有嚴重的核污染。



法國首次核試驗後留下核彈試爆遺址


不過到了1962年,阿爾及利亞宣布獨立了。法國不慌不忙的將核試驗場轉移到了南太平洋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土阿莫土群島上,到法國1996年宣布暫停核試驗時,法國已經先後撒哈拉沙漠和南太平洋上進行了140多次核試驗了。



法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核試驗場


時過境遷,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只剩下了一艘航母,曾經的「兩級世界」變成了「一超多強」。那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豐溪里們」,默默見證了核武器的發展。



而豐溪里核試驗場的拆除,再一次讓人們看到了半島和平的曙光。希望人們不要忘記世界上曾經那些滿目瘡痍的核試驗場,珍愛和平。

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不與任何國家進行核軍備競賽,核力量始終維持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建設完善核力量體系,提高戰略預警、指揮控制、導彈突防、快速反應和生存防護能力,懾止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2017年《中國的軍事戰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局座召忠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特朗普會就此罷休嗎?
美國曾經這樣搞垮日本,但這一套對中國行不通!

TAG:局座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