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危託孤的可不僅僅只有劉備,還有一個比他早了六百年

臨危託孤的可不僅僅只有劉備,還有一個比他早了六百年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展示了一段流傳千古的君臣之情與臣屬的忠義情懷,但是,劉備可不是這第一位臨危託孤的帝王,早在六百年前的大秦皇宮,也曾上演過相似的一幕。

據《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是一個很感人的故事,畢竟能做到如此大度的帝王也是十分少見的,但是,我們在後面的歷史記載中也了解到,當時的諸葛亮面對的可是一場隱藏的刀光劍影,稍稍有所遲疑,自己也就成為了這位心思縝密的帝王的陪葬品。只是,怪這時代太不幸運,輔助的劉後主太過碌碌無為,讓諸葛亮一世英明與才華只能沉寂於歷史之中。

但是,六百年前的大秦皇宮,有一個帝王也面臨著這個同樣的問題,對自己的兒子不太放心,自己的臣子才能又太過突出,於是就給了他「彼可取而代之」的勸告,我們不妨一起看一下到底怎麼回事。

公元前359年,一心希望回復秦國大業的秦孝公希望力圖進行改革,但是,秦國素來人才匱乏,只得向山東六國招攬人才,此時,以法家思想為代表的商鞅逐漸進入到孝公的視野之中,在進行一系列的進程之後,商鞅也是最終來到了秦國,在秦國施行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改革,讓秦國由一個落後小國逐漸成長起來,不僅收復了由魏國長期霸佔的河西失地,還使國家的政治經濟面貌煥然一新,孝公的宏圖霸業逐漸有了一個穩固的基礎,秦國的崛起也是有了很大的希望,只是,天命好像總是事與願違。

在秦國一天天富強起來的過程中,積勞成疾的秦孝公卻因身體支撐不住,卧榻不起,生命也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這對於新崛起的秦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噩耗,朝野之中,山東六國也是時刻關注著這個力行改革的君主的性命,希望能給這個國家以打擊。

孝公對自己的兒子也不是很有信心。秦惠文王小時候可是個坑爹的主,公然與自己父親要進行的變法作對抗,也是受了自己老子的一頓揍,最後還被廢掉了太子的身份,流離於當時的秦國村野之中,即使回來之後,孝公對自己的這個兒子還是不是很放心,畢竟他對這些年的政事他都不甚了解。而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自己的妹夫,商鞅甚得君心,更重要的是商鞅主持的變法正是關鍵時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所以,孝公也是在彌留之際,對商鞅也上演了一場託孤的戲劇,但是,他不像劉備那樣對諸葛亮還有一定的提防,而是想盡辦法為商鞅去掉敵對勢力。

孝公真的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君主,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時候,想到的依然是怎樣讓自己的國家富強,雖然沒有見證「秦王掃六合」的壯闊,但也是為秦國的江山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在商鞅面對公子虔、甘龍等守舊勢力的威脅時,不惜動用自己的君主權力,破壞商鞅制定的法律,可見他對商鞅的一篇赤心,可是天不作美,在巡視函谷關的時候,孝公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使命,倒在了自己的國土之上,只是他不知道,這之後的結局到底會是怎樣,又會上演怎樣的恩怨紛爭。

商君已去,即使結局不幸,但是,他依舊感謝於秦國,感念孝公的知遇之恩,如果沒有孝公,世界也只不過多了個庶子罷了,但是卻少了一位曠古絕今的改革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料 的精彩文章:

《亮劍》中的徐蚌會戰,李雲龍和楚雲飛的生死相戰,人物是否超脫
閻錫山可不僅僅只是個糙漢子,也是個具有民國風骨的文化人

TAG:歷史有點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