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宇:有才而淡泊的攝影家

劉宇:有才而淡泊的攝影家

劉宇 (2016年 胡武功攝 )

印象中劉宇是個極平凡、甚至極平淡的人。但看他的簡歷,有點令人不敢相信。

劉宇從大學畢業進新華社20多年,曾做過中央組攝影記者;常駐英、美首都;穿梭於歐洲、北非;採訪過波黑戰爭和科索沃危機;也曾在陝西寶雞掛職,當過縣委副書記,可謂走遍世界的人。所以俗話說:人不可面相,海水不可斗量。

我和劉宇最先是神交。1993年3月初我應邀擔任92中國新聞獎評選觀察員,負責撰寫評選綜述,我很看好劉宇拍攝的《波黑戰場上的新婚夫婦》。在文章中我寫到:通過這幅作品「使我們看到我們的攝影記者已經開始著眼於事件中人物心靈世界的揭示,對人性的關注,對人情的張揚,這無疑比單純再現事物本身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這幅作品拍攝的是一對剛結婚三天就上戰場,身著迷彩服的軍人夫妻席地休息的情景。妻子雙手抱只小貓,依偎在丈夫肩頭,丈夫抬頭凝視前方,流露出堅毅的目光。方寸畫面,包容了戰爭、和平、嚮往、家庭、幸福等豐富的內涵。

90年代初,可以說是中國新聞攝影剛開始蘇醒的年代,這之前的中國新聞攝影漠視人情人性,忽視事件中人命運的揭示。而劉宇卻已經清醒地認識到通過人的命運、遭際體現事件,通過瞬間形象語言,揭示人的內心世界。

正如劉宇後來說的:講故事「要有新鮮度、時代感、社會性。可以尋找小的切入點,當小題材具有某種普遍的意義時,也可以反映大時代。」我想這才是一個國際大通訊社專業記者務實的攝影觀。

人們曾對「假大空」的照片冠以「新華體」稱謂。我曾經問陳小波:為什麼新華社記者出國後都能拍出絕好的照片?小波說:放開了!

我想所謂放開了,其實就是擯棄庸俗實用主義觀念,處於一種符合人性的意識與視覺的自由狀態。其實劉宇無論在國外還是在國內,拍攝時一直放的很開。只是他這個人有才氣、不張揚;有追求,卻淡泊。據陳小波告訴我,他公示的作品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好作品至今封存在抽屜里。

劉宇屬於內秀一類,他心中明白,空洞說教、圖解政策的照片是沒有生命力的,他絕不會走那條老路。他也從來不盛氣凌人,頤指氣使,以教訓的口氣在攝影界指手畫腳,評頭品足。在他看來,搞藝術,做攝影,從來沒有救世主,也不需要救世主!喜歡攝影的人,會在實踐中自省、自立、自強的。

2016年9月,我和劉宇一行應邀參加新疆阿克蘇攝影活動,主人照例安排了採風,其實與旅遊拍照沒什麼大的區別。但是,我看到劉宇拍照的十分認真,仍然是悄悄進入,靜靜觀察,偷偷拍攝。

我和劉宇交往並不多,但他那蘊含深意的「家常話」,總會給我許多啟發。劉宇曾說「像遊客那樣拍照」。我的理解是說攝影人要保持一種新鮮感和好奇心,不要小看平常人、身邊事。只要手不離相機,堅持數年,必有收穫。果然,去年他在微信中發了一組《地鐵四號線》,其畫面生動,瞬間精彩,語言洗鍊,人物活泛,時代氣息濃烈,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攝影需要熱愛,更需要修養。當把攝影作為生命存在的一種方式時,你可能會發現或者說塑造出一個新的自己。我覺得劉宇就是這樣一個攝影家。

《波黑戰場上的新婚夫婦》 (1992年 劉宇攝)

緬懷先烈 (2005年 劉宇攝)

地鐵四號線 (2017 年劉宇攝)

地鐵四號線 (2017 年劉宇攝)

ABOUTI 「胡說影友」

朋友,好像磁石吸附鐵屑,抑或鐵屑追尋磁石,相互粘連一起。甩一甩,有的分離了,有的還相依。

朋友,有酒肉朋友,有男女朋友,有嗜好朋友,有同道朋友。

30多年來,我交過許多攝影朋友。無論已分離的,還是保持聯繫的;無論用我的,還是相互吸附的,通過他們的為人和研讀他們的攝影,我留下不少文字。如今其中一批人已經成為中國攝影界的大家,但我仍然保留著當年影友的記憶。有些朋友雖然只是攝影界匆匆的過客,但他們的初心跳動,也曾激活過我當年的熱情。

【對影胡說】的新內容——「胡說影友」與新老朋友見面了,採取兩圖一文或三圖一文的方式。 排序不分先後,從心而發,從容自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省攝影家協會 的精彩文章:

TAG:湖南省攝影家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