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向世界?日本

走向世界?日本

沒想到第一次踏上日本的土地落腳在北海道。之前對日本有限的閱讀只涉獵東京、京都。都是行前一位前輩對「和牛」的描述打動了我這個吃貨的心。

櫻花,櫻花

在一個陰雨的五月天透過雲層俯瞰新千歲機場旁的大地,枝頭還沒有綠意,陰鬱的風格像極了11月的德國。直到在飛馳的新幹線上,瞥見稍縱即逝的一抹粉色,哦,原來我來到的是櫻花的國度。

是的,日本的櫻花不會讓人失望。即便第一眼是在離札幌市中心有些距離的一個樸素的街區里。在春寒料峭的細雨中凌亂的一樹繁花,那種凄涼卻堅定的美,讓我和同伴不由嘖嘖稱讚。於是,對日本的第一印象就是空曠的街區,精緻的花園,盛開的櫻花和飄揚的鯉魚旗。

第二日,發寒川畔。沒有見過櫻花的我們,剛遇到的第一株櫻花樹就不淡定了,各種擺姿勢拍照。其實這只是一個很平常的公園,沿河的一條小徑,抬眼能望見遠山的積雪,在路的盡頭是怒放的櫻花樹林,冠蓋如雲霞,被吹散的花瓣鋪滿地面。接下來的幾天,在清晨,在傍晚,在夜深人靜的雨後,我們幾次穿過這片櫻花樹林,每一刻的美都不同。

札幌圓山公園原汁原味的日本人民的櫻花盛會著實有點兒嚇人。天上下著雨,走出地鐵站,順著人流就走到了公園門口,迎接我們的不是鮮花盛開而是濃煙蒸騰,原來再大的雨也擋不住人們在櫻花樹下燒烤的熱情,看起來有沒有花倒不是那麼重要。這裡有1700多株櫻花,有單株的倚著禪房,有成片的競相爭艷。

為什麼櫻花會成為日本文化的象徵?初見櫻花的我無從回答。在函館美術館抄錄的蠣崎波鄉的一首詩或許是一種答案:「天生名種貴無加,說向殊幫何必誇。自是東方春色主,不題櫻字直稱花。」

洞爺和小樽

行前做些準備功課:讀了以札幌為故事開端的《舞!舞!舞!》,我猜肯定寫的是北海道的《雪國》,看了屬於小樽的《情書》,以及國產北海道宣傳片《非誠勿擾》。但是想像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還是滿大的。

去洞爺前一天札幌在下雨,好在第二天陽光燦爛,在太陽曬得暖洋洋的火車上逛了一上午,中午時分抵達洞爺。坐在湖畔的一棵樹下,仰頭可見櫻花搖曳風姿綽約,眼前湖面如鏡,偶爾有幾隻水鳥振翅滑過,遠處羊蹄山上覆蓋的積雪清晰可見。那一刻,我覺得天底下只有我一個人。當晚,我們就住在一個可以看到這個畫面的房間。晚上八點,居然有一大一小兩艘船,從西到東在湖面上燃放煙花。璀璨的煙火和繁茂的櫻花應該是絕配吧!第二天早上一拉開窗帘,號稱蝦夷富士山的羊蹄山完全不見了蹤影,這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幸運。

從札幌到小樽的火車不過半個小時,其中有一段路緊緊貼著海岸線,坐在車上眺望,火車就好像開在海面上。同伴說,這就是宮崎駿漫畫里的畫面。單憑這段路,對小樽的期待就多了幾分。

但是在雨中尋找《情書》里冬季的小樽收穫的就只有失望了,這個被賦予了無數浪漫符號的港口小鎮好像完全被遊客佔領了——窄窄的舊鐵路、河邊的倉庫、數不盡的玻璃工坊都是一隊隊的遊客。

倒是為了避雨尋遍大街找到的一家叫做Coffee Flower的小店,店主是個老阿姨,食客是兩個比這位老阿姨更老的老奶奶,用我們聽不懂的日語聊天。她們的共同點是妝容精緻、動作優雅。我最喜愛的是在舊三井銀行小樽支行古老建築物里上演的屋頂燈光秀和浮世繪巡迴展。

札幌和函館

札幌是日本第五大城市,但是我們行走的範圍好像只是搭火車和地鐵出入市中心,因此沒有覺得它大;而函館是只有30多萬人口的小城市,我們卻從南到北、從北到南的溜達了三趟,所以也沒有覺得它小。

札幌多元化的城市,有著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我們短暫盤亘的兩日,即可以流連於古樸嚴肅的北海道大學,又可以閑庭信步在大通公園,還有隨處可見的購物中心、書店、居酒屋。

函館則是號稱擁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而名揚天下。不能免俗的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流坐纜車登上山頂,夕陽還未褪盡的時候可以清晰眺望見五陵郭的瞭望塔。華燈初上,一派繁華夜景也算對得起北海道「南大門」的名頭。

短暫一周的北海道之旅,推開了一扇好奇之門。我想下次出發應該會在不遠的將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MEN聚點 的精彩文章:

TAG:野MEN聚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