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有情淚沾臆 葉嘉瑩說杜甫詩

人生有情淚沾臆 葉嘉瑩說杜甫詩

葉嘉瑩

說杜甫詩

GIF

書籍信息

《葉嘉瑩說杜甫詩》

葉嘉瑩

中華書局出版社

2008年1月

作者簡介

葉嘉瑩

女,號迦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1924年7月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現為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曾任台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受聘於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哀江頭節選

/

杜甫

人生有情,想到世事變化,有誰不淚落沾襟?江水流呵江花飄,年年依舊,豈有終境?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說起杜甫,我們首先會想到「詩史」之稱,會想到他的《三吏》、《三別》,會想到他的憂國憂民,「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確實如此,後世尊稱他為「詩聖」與他博大的胸襟密不可分。李白被稱為「詩仙」,而「仙人」是高高在上、與塵世隔著一段距離的,「詩聖「則不然。「聖人「是生活在人間的品德高尚的人,比如孔夫子,是從人群中出來的,更加貼近人民大眾。在杜甫的詩歌里,我們能感受到他對於國家和人民的一份關懷,並且這份關懷是真的出自於他的天性的,所以他的胸襟比一般人博大,感情的分量也比一般人深厚。杜甫所繼承的是儒家傳統中最正確、最高最好的理想,所以他能夠深入生活、面對生活、關心人民大眾。比如在《石壕吏》中,他雖然只是將旅途中遇到的事情原原本本敘述下來,便能深刻感受到他對百姓的深切同情,「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而家破人亡的百姓又何止這一家?這種對生命的感發力出於作者內心的真情實感,而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他所寫的那種對於國家、人民大眾的感情十分真摯、深厚,這是造成杜甫集大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而另外一個原因,便是杜甫能博採眾長、各體兼備。杜甫說:「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佳句必為鄰。」對於今人寫的這種工整的律詩,我並不菲薄;對於古人寫的那種沒有嚴格的格律限制的古詩,我也很喜愛。只要是美麗的詞句,我都願意模仿它,跟它接近。因此,葉嘉瑩先生說杜甫是一位規範之內的天才,是可以進行模仿和學習的,他以集大成的胸襟生在一個可以集大成的時代

葉嘉瑩先生在講杜甫在整個唐朝詩歌的歷史演進中的重要性時,強調需要取一個歷史的觀點,知道他真正的成就在哪裡。像解析幾何那樣,從歷史上眾多的作家作品中為他找一個坐標點。不僅要從歷史的時間上來比較,還要從不同風格的作者的空間上來比較,一定要有一個通觀的整體的看法,才知道他的地位和價值到底在哪裡。

在書中,先生從杜甫早期生活及詩作說起,「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

杜甫天生就喜歡寫具有崇高、壯美品質的事物,這種傾向從他青少年時代就表現出來了。

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GIF

在長安求仕時期之生活及詩作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飈。」

杜甫受到中國儒家傳統深刻的影響,他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完全建立在為世所用上,所以後來他又回到長安,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機會。

官定後戲贈

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

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耽酒須微祿,狂歌托聖朝。

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飆。

GIF

安史之亂將起時的一篇名作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的詩是寫實的,在他之前,很少有人能夠這樣面對現實,而且所寫的有時是醜陋的、恐怖的現實。別人寫自己的悲哀就是寫自己的悲哀,可是杜甫總是從他的悲哀推廣而聯想到別人的悲哀。他的詩歌是一個生命的整體,這種感動的力量從始至終一直都存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選)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瀟洒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GIF

身陷長安時的作品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幽魂歸不得。」「人生有情淚沾襟,江水江花豈終極。」

杜甫一心想要到肅宗那裡去,他怎麼能夠甘心住在長安?所以這個時期他的詩歌中有一種悲憤的感情。

對雪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迴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GIF

脫身至行在後的作品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在中國的詩人裡邊,能夠像杜甫這樣把對於國家民族的感情、家人妻子的感情同樣深厚沉重地表現出來是很難得的。大家都知道求美,寧可作假來求美,然而文學裡面最重要的本質是你內心真正要有一種感動,而杜甫的詩真正能夠做到形式和內容的完美合一。

羌村三首·其三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鬥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GIF

長安收復後官拾遺時的作品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更愁人。」「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杜甫使七律突破了形式上的平仄對偶的限制,在變化中把七律的內容意境加深加廣了。杜甫對於春天的流連是他對於朝廷的流連,更是對於他自己的理想的流連。

曲江二首·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GIF

自左拾遺移官華州又離華州經泰州輾轉至同谷時期的詩作

「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無事問勒土,無衣思南州。」在草堂生活的幾年是杜甫流離顛沛的一生中比較安定的一段時期,他在門前種了竹子,種了各種花草樹木,朋友們送給他這樣那樣的東西,這在他的詩中都有記載。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節選)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GIF

居蜀及離蜀後漂泊西南之作

「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白日放歌須縱酒,漫卷詩書喜欲狂。」有人寫實就是寫實,沒有絲毫的象徵意味;有人用的是象徵,可他完全脫離了現實。杜甫是一位善於寫實的偉大詩人,可他的詩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他在寫實之中常常都有象徵的意味。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GIF

杜甫的一組名詩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杜甫的七言律詩之所以發展得很好,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因為常用動詞把句法濃縮,使之結合了很多的意思,這是杜甫七言律詩的一個特色。杜甫的詩不但整個的章法結構好,就是每一句的章法結構、每個字的細微作用都有非常豐富複雜的暗示,這都是杜甫藝術成就很高的地方。

葉嘉瑩先生有一部作品《杜甫秋興八首集說》,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的,裡面是對於《秋興八首》的詳細解讀,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找來一讀。

秋興八首·其一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GIF

之前也推過葉嘉瑩先生的《古詩詞課》,我們可以發現,先生的作品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鋪敘知識由點及面,由一位詩人、一篇作品中旁徵博引,涉及中西方文學、音樂學、歷史學、文藝理論等各個領域的知識,比如引用了西方人本主義哲學家馬斯洛的「自我完成」理論,即人有很多不同層次的需求,只有當你真正認識到屬於你自己的價值的時候,你才會把那些低層次的需求放棄,因為它們在你看來已經不再重要了。語言淺顯,但富有哲理,發人深省,適合各個階層的讀者閱讀,細細品味其中的每一句話,從書中讀到自己的人生,將自己的人生與書本知識結合起來,這便是讀書的目的,去學會怎樣做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佩風詩社 的精彩文章:

蘭君詩詞選:等閑看盡春秋月,聽得流年似水聲

TAG:佩風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