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陸龜種類的選擇

陸龜種類的選擇

體型大小

爬蟲類依其身體構造及棲息習性約略可將其活動範圍劃分為垂直分布型與水平分布型兩種。一般蜥蜴、蛇等爬蟲類所需的水平空間較小,多系呈高層分布,盡量充份利用平面範圍上的垂直空間。烏龜則相反,其對水平空間的需求頗大。就水龜而言,或許可依飼育箱的高度增加其垂直活動的空間;陸龜則不同,其活動範圍僅限於地面上一定高度範圍,在此平面上所剩餘的垂直空間範圍往往無法充份利用,若飼養的陸龜多屬小型,尚可用堆疊的方式架高,分層分缸飼養以節省空間,但若所飼養陸龜皆屬大型龜種,則難以架高方式飼育,而建議採用地面放養的方式。因此在考量所欲飼養的陸龜品系時,應先就該種陸龜的相關資料進行蒐集,並思考長期飼育時所能供給的環境。美國陸龜專家Richard Cary Paull曾依據陸龜體型的大小,將亞達伯拉、加拉巴戈、蘇卡達、豹龜、黃腿、紅腿、靴腳、輻射等陸龜定義為八大陸龜。

就國外的經驗而言,專家建議成體蘇卡達象龜至少需要3.6*3.6公尺的空間範圍,而成體豹龜則最少需要2.4*2.4公尺的空間範圍以及活動。

體質強健(刻苦耐勞)

摒除氣候條件不談,有些陸龜在體質上較為嬌弱,並不適合初學者入門,這類陸龜包括印度星龜(Geochelone elegans)、荷葉陸龜(Kinixys erosa)等。至於黃頭、黃腿、四趾陸龜、CB個體的紅腿象龜、歐洲陸龜、賀曼陸龜、蘇卡達象龜等皆可算是體質強健且刻苦耐勞的龜種。

WC個體與CB個體

一般市面上的烏龜依其來源通常可分為CB個體(captive-bred)、CR個體(captive-raised)與WC個體(wild-caught)三種。所謂CB個體是指人工繁殖的烏龜個體,一般來說,蘇卡達、紅腿、豹龜、輻射、亞達伯拉、賀曼、緣翹、歐洲等陸龜在國外多有繁殖場,因此較易看見人工繁殖個體(上述這些陸龜以CB個體居多,偶爾可見WC個體)。WC個體則是指野外捕獲的烏龜個體,例如黃頭、西里貝斯、靴腳、緬星、黃腿、折背、挺胸等多為野生個體。至於CR個體則是指經人工飼養一段時間的CB或WC個體,通常CB個體會較WC個體容易飼育,且較無寄生蟲與疾病的問題。你可以知道CB個體的年齡與它們的一些背景資料,若打算進行繁殖,飼養過一段日子的CR個體會較WC個體來得容易進入狀況(WC個體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適應環境,並穩定地成長至繁殖周期出現)。若硬要說CB個體有何缺點的話,那就是有些品系的陸龜幼體比較嬌弱,在人工飼育的環境下它要需要理想的環境條件以健康地成長。就新手而言,可以考慮從年紀稍長且較大一點的CB個體入門,通常這些CB個體的龜齡約為6個月至一年間。小心地提供適當的設備及食物通常可以使爬蟲迷順利地養大這些CB個體的幼龜。

在國外,對於有經驗的繁殖者來說,通常會依法引進野生的個體來增加基因庫的變化。由於所有的陸龜均屬保育類龜種,應盡量避免因商業因素而造成野外成體的補捉,並以人工繁殖體系供應市場上的需求。

個性

就像人一樣,烏龜也有不同的個性,有些害羞,有些外向,有些具有侵略性,有些又很神經質。通常比較有反應的,互動性佳的,或是看起來聰明的,都會比較討喜。歐洲陸龜和四趾陸龜是蠻人性化的龜種,它們對食物的警覺性很高,甚至會吃你手上的食物並爬到你鞋子上乞食。紅腿象龜則具外向的個性,蘇卡達則是聰明又人性化,豹龜和主人的互動性相對來說則較疏離,不過這些都不是一定的,有時會因個體而有所差異。

健康

一般而言,CB個體會較WC個體來得容易飼養,因為它們較無寄生蟲問題,也比較健康。下面有幾個用來判斷健康的準則:

1.體表各個孔穴是否正常:檢查烏龜是否清醒,如果是健康的烏龜,其眼睛應是張得開且明亮有神的。半掩目的,紅腫的,或流眼淚的眼睛都表示這隻烏龜有罹患疾病的可能性。在選購時,可以觀察它們的活動力與進食的情況,這是選擇烏龜時的最佳指標。正常的烏龜眼睛不應該是凹陷的,並且其臉頰應該是呈圓狀的,在其頰部不會有明顯可見的線條。接著,便是檢查它們的鼻孔,健康的烏龜鼻孔是乾凈的,不會有其他液體。如果可以的話,用手指輕壓烏龜的喉部,假如做這個動作時烏龜的鼻孔有液體噴出,表示這隻烏龜可能有呼吸道方面的感染。用力呼吸通常是肺炎的癥狀。

2.測試肌肉的強度:用手拿起烏龜,惦惦看它的重量,健康的烏龜會有足夠的重量。如果你覺得烏龜和它的體型相較起來過輕的話,那麼可能是疾病的症兆。健康的烏龜會展現出它們肌肉的活力,最好的觀察方是就是看它們強力縮回殼中的感覺,你可以在它們縮回殼中時輕輕使力扳開它們的前腳,測試它們肌肉的力道,或是把手張開,將它們的前肢跨在你的虎口上,測試肌力的強度,力道強的烏龜甚至可以在你手上做出拉杆杠的運動。盡量不要購買跛行的烏龜。

3.外殼是否有損傷:仔細檢查背甲與腹甲的表層下是否有損傷或是有血液的痕迹(不過長得快的龜通常腹甲中線會有點紅紅的,這是正常的),觀察它的四肢是否有任何的膨脹。其次,檢查眼睛及頭部的兩側,看它的頰部是否腫脹。如果上述步驟你是從頭頂上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健康的烏龜應該是兩側對稱的。

4.檢查喙子:檢視烏龜喙子的四周,看看有無斷裂腫脹或乾酪似的物質,如果有的話就不要購買。

5.檢查泄殖腔:泄殖腔位於尾巴的基部,應該是乾凈無腫脹或硬塊的。如果泄殖腔口有水狀的排泄物污點,則表示這隻烏龜有患寄生蟲病或(及)腸炎的癥狀,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必須檢查飼育環境內烏龜的排泄物。通常水狀的排泄物是典型寄生蟲病及腸胃炎的癥狀。一隻烏龜若有大量的白色排泄物,則表示它可能有腎臟方面的疾病。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新進的烏龜可能在剛開始時都會有水狀的排泄物,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後,拉稀的情況會漸漸改善。假如烏龜在任何方面都表現得很健康,但就是拉稀拉不停的話,則必須對其排泄物進行檢查,並進行驅蟲工作。健康烏龜的糞便應該是柔軟,呈固態,且充滿纖維的。

壽命

陸龜是最長壽的陸棲型脊椎動物之一。依文獻記載,最長壽的歐洲陸龜可活至127歲,加拉巴戈與亞達伯拉象龜皆有60年以上的壽命,餅乾龜有25年,豹龜有30年,紅腿或折背少說也有20年以上的壽命。因此,你如果打算飼育這些龜種的話,最好有心理準備,耐心與恆心是必備條件。

掃一掃關注我們,

更多諮詢早知道!

更多陸龜趣聞早知道!

更多同城爬友網最全龜鱉交流、交易信息、遊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龜 的精彩文章:

養龜密笈百招
早起挑戰,瓜分挑戰金,改變自己!月入2000+這樣的活動,我很喜歡

TAG:陸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