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願意守住一份傳統手藝的人,真的「過時」了嗎?

那些願意守住一份傳統手藝的人,真的「過時」了嗎?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熱愛,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天賦,那些能夠一輩子認真打磨一件事的人總是會令人心生羨慕,比如做傢具的木匠,畫畫的畫家,蓋房子的工人……做這些事都需要十萬分的專註,每一個微小的錯誤,都可能使一件作品之前的努力都白費。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不稀罕,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卻值得尊敬。

手藝的傳承到了我們這一代,正面臨著無人可傳的窘境,工業化的成長環境,使我們對傳統和手藝的概念越來越模糊。

北宋有一個少年成名的畫師王希孟,在十八歲的時候,就畫出了一幅絕世長卷——《千里江山圖》卷,得到了宋徽宗的讚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張藝謀導演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把《千里江山圖》卷展現到世界人民的面前,震撼了整個世界。

央視《國家寶藏》節目中的《千里江山圖》卷

為什麼說這是絕世長卷呢?這幅畫歷經千年依然保持了鮮艷的色彩,堪稱一幅大宋航拍圖。但畫這畫的手藝已經失傳多年,難以複製,技藝也難以重拾。

這位教師叫馮海濤,2013年到2017年,整整四年間,他反覆試驗、研究、猜想,發現了《千里江山圖》卷遺失千年的創作之法:「我發現複製這幅畫用的顏色不是從商場里買的『牙膏』顏色,用的是寶石,是藥材!這幅畫使用的顏色和現代中國畫的顏色是不一樣的,是粉末狀的,這個顏色跟王希孟創作300年後達芬奇繪製的《蒙娜麗莎》用的顏色是一樣的。」

他還發現《千里江山圖》卷上色的過程不是用水,而是用膠。膠是用來把顏色畫在畫布上,礬是為了把顏色固定住。但是這兩者的比例是非常嚴格的。膠多了,畫不動;礬多了,就容易脆,絹就無法保存。

《千里江山圖》卷

發現了這千年絕跡的奧秘之後,這位美術教師,又把自己閉關了兩個月,複製了《千里江山圖》卷(部分),證實了自己的研究。

在他複製階段,遇到的最艱難的問題就是顏料,既然如此罕見,現在還有人知道傳統顏料的製作方法嗎?

他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叫仇慶年的顏料大師,歷經繁瑣的工序,才製成複製《千里江山圖》卷所需的顏料。

仇慶年

每天生活在燈紅酒綠的霓虹燈里的我們或許不知道,中國傳統繪畫色彩已經只剩三十多種。這些顏料的配置方法已經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唐之重彩,經宋的工筆白描、元明清的寫意……如今卻面臨著無人繼承的困難,為什麼我們寧願在浮躁的世界裡焦慮不已,也不願踏實地守住一份技藝呢?

我們老祖宗留下來了很多智慧和技藝,但好像都「不如」一個智能手機吸引人,琳琅滿目的APP,刷不完的動態和消息,我們似乎無法耐下性子去打磨一件事了,所以有情懷的人,在這個時代,也顯得愈加珍貴。

要區別真情懷和販賣情懷也很簡單,看他們的「作品」就能分出一二。

浙江博物館裡收藏了不少民國時期豪華的花轎,但有一台極為特別的「萬工轎」。什麼叫「萬工轎」呢?據說這台花轎需要花費上萬工時來完成,也就是說每天工作8小時,需要3年4個月,才能做完這頂轎子。

萬工轎是朱金漆木雕工藝中的極品之作,這項工藝源於漢代雕花髹漆和金箔貼花藝術,唐宋時期主要用於官府、宮殿、寺廟和皇室冊封的亭閣等,傳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

「萬工轎」全圖

在捐萬工轎的時候,朱家後人說,這頂轎子做成之後,遇上戰爭動亂,總共也沒有租出去幾回,成本都沒收回來,朱全來做這頂轎子,全是為了傳承傳統手藝和傳統藝術。

匠人「擇一事,終一生」,女子「擇一人,共白頭」!這便是一頂轎子所承載的意義。如此單純,卻又如此不易。

有一種叫「熔模精密鑄造 」的技術,被用來製造繁雜精密的高科技產品,比如飛機發動機的渦輪葉片。這項科技由一個叫奧斯汀的美國飛機機械師「發現」並申請專利。

原來我們以為這項技術是一件舶來品,是外國人發明的,但其實這項技術早在2500年前的中國就被發明了,它就是「失蠟法」。

什麼是「失蠟法」呢?其實做法並不難理解: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

雲紋銅禁細節圖-四角小龍

如今很多尖端科技的精密器件,都是用的這種方法,但是我們之前卻一直以為它來自印度,最初將其利用到高科技上的也是美國人,而這竟然是我們延續了2500年的技藝,在此之前我國史書中「最早」有失蠟法記載的是在《唐會要》中,高祖武德年間鑄造開元通寶,用的就是失蠟法。

這項工藝我們傳承了兩千多年,卻讓美國人申請了專利,最早用在他們的飛機上,確實有些令人打抱不平,也提醒了我們,保護一門技藝和追溯它的起源是多麼重要,還好我們千年的文化脈搏沒有斷,還有機會讓後世了解真正的歷史。

《國家寶藏》

於蕾 呂逸濤 等主編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信書院 的精彩文章:

過去100年影響力最大的30本書

TAG:中信書院 |